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2-08-22 10:38:28

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受此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我国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问题的根源在于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重要影响。从坚持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创新多元背景下人生观教育新内容,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寻找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多元社会;大学生;人生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大学生的人生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上仍沿用一元社会的模式,用理想化的标准衡量多元社会中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正视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总体向好我国大学生人生观总体向好,呈现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态势。2011年11月一项针对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大一新生的调查显示,有35%同学将人生手段选择为“拼搏进取”,另有11%同学坚持“诚实守信,8%“自我控制”较好,有大约60%的同学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另一项以30高校大学生为被试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是,55.2%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工作是很容易找到的,说明当代大学生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存在的问题:个人化倾向在我国的多元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关系扭曲,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的人生观存在个人化倾向。主要表现为:1.关注自我,忽视别人,这是人生目的方面的问题。一项以50高校跨四个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的调查显示,40.4%的同学在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时,把个人利益优先化。另一项针对某大学2011级大一新生的调查显示,21%同学认为人生目标中“家庭和睦”排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约占16%,再次是“事业成功”,约占8%。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比较看重与个人素质有关,关乎个人发展的课题和内容。在同一项调查中,极少数的同学选择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而对于“造福子孙”等选择更是无一人选择,表现大学生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忽视他人,甚至自己的子孙后代。2.追求功利,不讲奉献,这是人生价值的问题。有些大学生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作为自己最大的奋斗目标,想问题、做事情过多关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从来不问自己能为大家做什么。“开150万奔驰车上大学”、要求父母在北京给自己买房的“最年轻博士”张炘炀等大家曾经热议的话题,凸显了大学生功利化的人生选择,他们在作出选择时,过多追求物质利益,从不问我能为社会或者别人做点什么。3.消极悲观,不思进取,这是人生态度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对很多事情无所谓、无兴趣,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看待人生,这是一种价值真空状态,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无责任化倾向严重。中国贫困大学生的代表马加爵就是这样一个消极悲观的学生,他不思进取,却把自己陷入无谓的同学纠纷中。优秀大学生代表洪战辉事迹在社会中引起很大反响,据调查,10.1%的同学认为洪战辉精神“认同,但不会去做”,原因在于“与我无关”。

二、多元社会的特点及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多元社会的根源是多元的经济结构,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多元经济社会中,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基于此,探究多元社会的特点,一定要基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主义盛行也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其文化意义,也深深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

(一)消费主义的特点1.物质欲望是主角。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大,物质追求也成为最根本的需求,并通过不断的消费,获得这种满足。物质欲望的现实表现是对时装、美容与化妆、旅行与娱乐等方面的过度欲望,以“购物狂”的形式表现出来。2.象征意义大于实际需求。消费主义背景下,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是真实的实际需求,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通过追求名牌、华丽的服饰、高档的消费等显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但商品的真正使用价值并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3.缺少理性的社会趋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与其他消费者或者社会流行趋势趋同,做出无视自己经济承担能力和实际需求的攀比消费与从众消费行为。

(二)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1.人生目的物欲化。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存在着追赶时尚潮流、追求名牌等盲目的攀比和过度消费现象。2013年一项针对重庆市五所高校的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71%的同学在自己拥有的手机过时时,选择丢弃。在“衣服够穿”时,74%的会继续购买,仅有26%的不会购买。有的大学生还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满足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望,精神文化被远远抛在物质享受之后。2.人生态度消极化。部分大学生认为,人活着就是要随心所欲的快乐生活,快乐就是自由的享受,对于通过大学生的个人努力才换的幸福,不认可。在面对人生的困难时往往选择消极应付,并用“干嘛难为自己”为自己解脱,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对策研究

人生观规定了人生方向,决定了人生的基本道路。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问题上,高校责无旁贷。

(一)继续发扬传统的人生观教育优势尽管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文化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高校要继续坚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保证其在不断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能够坚持正确的人生观。1.抓住人生观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统领人生观的总纲。高校要继续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2.践行当代核心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一,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的人生为什么奋斗、朝什么方向和目标奋斗,对构建人生观起到“指南针”的作用,鼓励大学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其二,核心价值观就像一根具备擎天柱力量的柱子顶着、撑着,使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增添正能量、坚定信念、转危为机,是人生观的“主心骨”。其三,核心价值观建构了一个现代的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更好改造客观世界,是人生观的“孵化器”。

(二)创新人生观教育的新内容1.正确的消费观。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容易滋生享乐主义、苦乐观缺陷等问题,高校人生观教育要将正确的消费观念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对科学消费观念的正确认知,包括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等内容,使大学生自觉反对奢侈浪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行为。创建家校交流联络机制,加强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共同教育、引导和管理学生。若发现过度消费苗头甚至负债消费等不正常的现象,应及时予以制止,并严格控制消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2.合理的幸福观。相信每一个大学生都期望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没有捷径可以走。肯定大学生幸福观的追求,让大学生懂得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另外,幸福不仅仅是物质利益得到满足,更表现为精神的愉悦和幸福,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为持久的幸福。

(三)用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自觉观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推进“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用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凝聚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关注和思考,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响应党团组织的工作号召和思想动员,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2.将耐挫项目纳入校园文化。“耐挫折教育”国外也称为“生存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许多发达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挫折教育已形成了机制,日本的中小学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荒漠学校”、“森林学校”。我国部分高校也将劳动周、野外求生、户外拉练等活动内容,加入大学生教育中,并用文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传统。3.建设人文校园,充满爱的温暖。一是加强人文关怀,高校校园文化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定位,避免工作愿景与现实脱离。二是加强心理疏导,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心理异常。同学关系、恋爱、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矛盾,他们的思维认知、信念看法会步入误区,甚至是牛角尖,产生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变异。高校要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让咨询老师的介入,为大学生提供恰当的心理关怀和给予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艳书,王云胜.关于“9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4(4).

[2]王倩.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3]王敏.试论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

作者:商霄 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问题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