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目标制定的过程与反思范文

目标制定的过程与反思范文

时间:2022-07-02 03:45:36

目标制定的过程与反思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2015年第五期

一、目标制定的过程

(一)语言训练处“跑焦”,目标过于人文执教者基于再次对文本的解读,修改制定出如下目标。(1)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父母间看似平淡、实则深厚的情感。(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细节,走近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人物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此次修改后的目标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教学内容——细节描写,并从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悟父母间看似平淡、实则深厚的情感到结合生活中的细节,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看起来,这样的学习目标从关注文本的教学内容走向了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细细推敲,会发现不管是抓文中的细节描写,还是结合生活中的细节,最终都是为了感受父母间看似平淡、实则深厚的情感,读懂这如茉莉般的真爱。这样的目标设计最终仍指向的是课文的内容理解,指向的是文本的人文情感与价值观。吴忠豪教授曾这样界定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任务与非本体性任务:本体性课程内容,即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点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等;非本体性课程内容,即人文教化任务,它是各门学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等。由此可见,这样的学习目标虽然关注了文本的特点,但是目标过于人文化,使得非本体性的教学内容仍占据着课堂。“行为目标之父”泰勒曾强调:“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于学生在学习规范中引起某种变化。”也就是说,教学成功与否,教学效益的高低,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故目标的表述必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尽管有时作为主体的学生没有出现,但是必须是隐含着的。从这个角度说,目标二应该调整行为主体,如“结合生活中的细节,走近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人物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二)语言训练处“聚焦”,目标有机整合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要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故阅读课要实现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不能将目标停留于感受文本的人文价值,更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经过大家的研讨,最终制定出如下的学习目标。(1)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生活中如茉莉般的真爱。(2)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批注式阅读,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试着进行细节描写的练笔。第三次制定的学习目标有“法”可行。如通过朗读感受生活中平平淡淡的如茉莉般的真爱。那么,怎样朗读呢?方法是想象当时的场景画面。不仅如此,目标还关注到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即“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批注式阅读”,在体会细节描写表达效果的同时感悟到人物的美好情感,既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又兼顾到了语文教学的非本体性内容。本次制定学习目标的着力点在细节描写上,但又不是空泛的,也没有“跑焦”,它强调了细节描写应当教到什么程度,即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并试着进行细节描写的练笔,让教学行为落在实处。

二、目标制定的反思

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目标定义为学生学习可以预期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支配、调节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使用教学媒体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个明确且全面的教学目标,可以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的高耗低效的问题。既然学习目标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走向,那么究竟如何制定目标,让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华丽转身的航标灯呢?

(一)从文本出发,关注语言运用目标的制定离不开文本自身的特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之所以要“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是因为我们在课堂上反反复复地进行着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耗费了大量课堂中宝贵的学习时间,却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分析讲解的误区,更多地向语言文字的运用倾斜,表现在学习目标上,即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爱如茉莉》是一篇赞美人间真爱的课文,有很强的人文情感。然而,不管课文表现的人文情感是强是弱,都必须有语言文字的训练,否则就不是语文课。第一次制定的目标中,尽管提到了“抓住重点词语”,但是目标却只指向“感受父母间如茉莉般看似平淡、实则深厚的爱”,指向的是人文内容,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丢在了一边;第二次制定的目标中,将“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但“细节描写”只是感悟文本内容的一个抓手;第三次制定的目标中,将“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试着进行细节描写的练笔”作为主要目标,就是从关注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制定的。因为这样的目标不仅强调了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更让学生通过练笔巩固了这样的描写方法,不只着眼于教过学过,更着眼于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教会学会。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文本,它都有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应依据文本的特点,明确一到两个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点,并落到实处。

(二)从学生出发,关注原有起点前一段时间,周一贯先生引发了语文教学应当为谁而教的大讨论。毫无疑问,语文教学当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每篇课文都蕴含着许多可教的内容,如何从中选择并确定,甚至开发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内容,这当然得从学生角度出发,依据学生的原有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学生已会的不要教,教了也不会的不要教。《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如果我们将目标定位于“感受父母间看似平淡、实则深厚的情感”,这样的课文放到中段教学也能完成目标。因为这样的目标仅仅着眼于引导学生感悟人文内容,很容易将课堂演绎成“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即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感悟理解到自己的水平,有时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由此可见,单纯制定这样的目标,对于高年段的学生而言,课堂上是得不到充分营养的;在第二次的目标制定中,关注到了细节描写,这是高年段学生尚未完全掌握却可以掌握的内容,但对细节描写的学习仅仅止步于理解,目标的定位还是浅了、矮化了学生的思维。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吴忠豪教授也曾说过,教过了理解并不等于理解,运用了之后才是真正的理解;在第三次的目标制定中,对于细节描写的处理,很明显,更强调运用,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尝试练笔才更有挑战性。当然,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们也可以定为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动词在句中的意思,如“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的“探”字,如“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的“钻”字,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并进行相应的片段练习。还可以定为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丰富且细腻的内心世界,练习写一段内心独白,等等。当然,前提是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原有起点来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

作者:王成 单位:南京市宇花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目标制定的过程与反思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zxxjxyjzz/67489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