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范文

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范文

时间:2022-06-20 04:21:40

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2014年第五期

一、“竹文化”在《其多列》一课中的渗透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依然采取“短竹子”拍手、“长竹子”拍腿的律动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其多列》节奏型的同时,感受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区别。图片的视觉冲击初步激发起学生对竹子的兴趣。

(二)学唱环节“老师知道有个民族居住的山坡上长满了竹子,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这个民族?”通过这句话引入对哈尼族视频的观看。视频文字内容:哈尼族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竹竿舞既是舞蹈也是一种常见的而且非常有意思的娱乐游戏。竹竿舞男女老少都可以跳,跳的时候要掌握它的节奏。哈尼族的房子屋顶铺着稻草和竹子,在房子周围还长满了竹子和树,整个村寨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视频长度约一分钟,采用的是央视少儿频道《小小智慧树》中介绍哈尼族的片段。当熟悉的节目出现在课堂上时,学生显得格外兴奋。视频从哈尼族人跳竹竿舞、用竹子造房子等角度对哈尼族进行介绍。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竹竿舞是十分感兴趣的,对竹竿打出的“开合、开合、开开合”的节奏形式也充满好奇。因为歌词讲了“上山坡去拣竹叶、砍竹筒”这件事,所以对哈尼族“竹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对学生理解歌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竹子不但可以用来跳舞和盖房子,还可以用来制作乐器呢。”通过这句话引出乐器——巴乌。用巴乌吹奏《其多列》的旋律,学生跟随模仿,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也对这件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在学歌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巴乌,比如在学习开头和结尾的旋律时,用巴乌吹一吹,让学生感受一下哈尼族音乐常用的小三度音程,以及喜欢用“两短一长”这种典型节奏型的特点。用民族乐器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也不失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渗透。

(三)拓展环节在歌曲唱会的基础上,再来跳一跳竹筒舞。“哈尼族小朋友拣了竹叶、砍了竹筒用来干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进行议论。“老师知道竹筒还有一种玩法呢,请看视频。”视频文字内容:为了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哈尼族人还会跳起传统的竹筒舞。从前的时候没有什么乐器,人们发现竹筒发出的“咚咚”声十分悦耳,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欢快起来,所以在年节的时候就用竹筒来庆贺。视频长度约一分钟,场面为哈尼族人民手持一米多长的竹筒,按节奏敲击地面发出声音。这一玩法很吸引学生,也与前面欣赏的哈尼族人民跳竹竿舞的视频相呼应。两段视频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其律动体验歌曲提供了依据。最后,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竹筒,伴随着《其多列》的音乐亲自体验一下哈尼族人民跳竹筒舞时的心情。借助游戏学习音乐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方式,竹筒舞的律动游戏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学生对此乐此不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亲自体验。将挖掘出的民族音乐文化元素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玩”中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二、几点感受

上课之余,笔者反思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不到恰当渗透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在认识层面上,缺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在操作层面上,不能充分挖掘与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元素,而且不能准确把握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的“度”。

(一)要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新课标”中提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教材编写者通过精挑细选将这些内容合理地融入小学音乐教材中,对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有着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并非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意识。虽说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应该是灵活的,但过多地寄托于课堂之外的形式,就体现不出课堂作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主阵地的价值。若是因为学生年龄小,就不去有意识地渗透民族音乐文化,那么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何时才能起步?具体到课堂上,当面对一首类似于《其多列》这样简单的民歌时,在学生跟唱几遍就能学会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将这40分钟充分利用?很多老师选择了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型,具体做法是将本单元的其他内容融合进来,这未尝不可。但是,作为一首民歌,在教学中丝毫没有涉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岂不是一件憾事?不能由于我们自身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不够,从而使引导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成为空谈。此外,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人曾说:“判断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多高,看他的音乐素养就知道了。”这句话充分说明音乐素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修养。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形成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一线教师更应该担负起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二)充分挖掘与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元素“一首乐曲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感情的生动展现,一首歌曲往往真切地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①这句话之所以深刻,在于它生动地概括出了音乐与孕育它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然而民族音乐包含的种类繁多,民族文化涵盖的内容则更加广泛,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的是“与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元素。那么应该如何挖掘音乐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呢?哈尼族民歌《其多列》与当地的“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脱离“竹文化”进行学习,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多列》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民族情感的。所以笔者抓住了“竹文化”这样一个点进行切入,将其作为一条线,贯穿始终,并与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紧密相连,使得课堂充满了文化气息和内涵。就像吴斌老师所说:“相关文化的渗透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所以不论是图片、视频,还是巴乌、竹筒的加入,都在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渗透歌曲背后的民族文化。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同样40分钟,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还包括孕育这首歌曲的民族文化。如果学生对于音乐作品不但会演奏、演唱、表演,而且还能说出与作品相关的点点滴滴(包括孕育它的民族文化),那么这相关的点点滴滴又会反作用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笔者发现,很多小学音乐课不能充分挖掘与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或者只是进行宽泛的文化讲解,这都不利于音乐本体的学习。

(三)准确把握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的“度”“教师要紧紧地把握住与作品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内容,以最为简捷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和理解。”②因此,即便挖掘出的民族文化元素都与音乐相关,也不能全部堆砌到课堂中,应准确把握好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的“度”。在进行渗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好内容和时机,巧妙地进行渗透。

比如,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我们有一定的距离,怎样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其多列》的歌词中涉及的“拣竹叶”、“砍竹筒”对于其他民族的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而课堂上围绕“竹文化”的两个短小视频片段的出现,巧妙地将学生悄悄带入到了哈尼族的文化中,在此基础上理解“拣竹叶”、“砍竹筒”便容易多了。巴乌和竹筒的加入,则进一步激起学生主动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欲望。所以若能敏锐地抓住几个合适的点,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无论是视频的选择还是乐器的加入,都要以适度为原则。以往失败的课例都在向我们暗示:民族文化的渗透要以音乐为本。过度地挖掘与音乐无关的民族文化,或者不能将挖掘出的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元素巧妙地渗透到课堂中,而只是泛泛地游移于课堂表面,那么“文化”的介入只会干扰正常的教学,使得音乐本体在“文化”中迷失。我们应该明确,任何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是为更好地将“音乐本体”与“文化”有机结合而服务的。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而民族文化元素的出现,又为歌曲的演唱和表现提供了依据。从这层意义上讲,能否将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作为感受、体验和表现歌曲的重要手段,便成了衡量能否合理地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标准。

在以感受体验为主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应尽量与游戏律动相结合,同时还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把握好这个“度”,始终不要忘记一个原则:文化的介入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的。所以任何民族文化元素的选择,都要经过仔细斟酌,抓的点不在多、贵在巧。此外,民族文化在音乐课堂中的渗透还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即便是一首小小的民歌,我们也要将其上得有声有色。因为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一颗热爱民族文化的种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和有必要做的事情。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有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充分挖掘与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元素,准确把握民族音乐文化在课堂中的“度”。这样,“新课标”中的“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才不会成为口号。

作者:颜婷婷单位:山东省邹平县梁邹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zgyyjyzz/6471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