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瓷器缠枝纹装饰艺术特色范文

瓷器缠枝纹装饰艺术特色范文

时间:2022-06-08 03:42:46

瓷器缠枝纹装饰艺术特色

一、中国瓷器缠枝纹骨骼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

瓷器缠枝纹最基本的骨骼组织形式是“S”形波状连接线(见图2),该骨骼组织形式的基本形状,在瓷器装饰发展中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基本上是呈“S”形波状连续的曲线。贡布里希认为“S”形波状连接线的应用是广泛的、传承是必然的。波形线条的特点是可以缩短和延长,在主体和边缘都适合伸展,装饰的灵活性非常高。这种灵活的适应性是“S”形波状曲线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中国瓷器缠枝纹的最基本的骨骼发展始终未脱离“S”形波状曲线,但中国丰富的图案组织形式给予了缠枝纹充分的发展空间,缠枝纹样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这些类型:二方连续(见图3、4、5、6)、四方连续(见图7、8)、适合纹样(见图9、10)。在这些类型中,缠枝纹穿插自如,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让构图更加饱满和充实,更是对各种植物花卉和祥禽瑞兽的兼容并蓄,使缠枝纹样表现出不一样的旺盛生命力。此种装饰骨骼随着不断的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有时圆润,有时近似垂直,有时表现出不断重复的特征,但基本形状始终没有变化。

二、中国瓷器缠枝纹的艺术特色

(一)装饰题材——由模仿向创造发展缠枝纹是一种理想化的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缠枝纹的部分,但是无法搜寻到整体。它是一种集多种植物特征为一体的植物纹样,因此在现实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植物花卉来。缠枝纹由云气纹、藤蔓植物的纹样发展而来,是对自然的模仿。佛教传入中国后,尤其到了魏晋南北朝,外来的缠枝纹样式和题材对中国本土的缠枝纹装饰,特别是对缠枝图形的构成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大发展时期,瓷器缠枝纹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创造更新,其装饰达到了顶峰,题材丰富,样式多变。(1)模仿自然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原始先民就对自然充满了崇拜,这是依赖自然的一种表现,日月星辰、草木山川、花鸟鱼虫都是先民们的崇拜之物,而在瓷器上描绘这些植物花卉、自然现象,就是一种模仿自然的崇拜行为。典型的瓷器缠枝纹装饰题材有:牡丹、芍药、宝相花、西番莲、葡萄、石榴、菊花、葫芦、灵芝、童子、莲花、狮子、孔雀、鹦鹉、云纹、水纹等,这些是自然崇拜的表现。研究者们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缠枝纹是云纹变化而来的,有的认为是忍冬纹变化,有的认为是来自于西方,但是无论其根源是什么样子,缠枝纹来源于自然是明确的,模仿自然是缠枝纹产生的最初根源。乾隆八年的瓷胎洋彩葫芦罐(见图11),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该葫芦罐罐身描绘着蓝色的缠枝卷草纹,口沿和足底部为深红色,上面描满金色的缠枝花卉纹样。主纹饰为葫芦缠枝纹,描绘着藤、花、葫芦。藤蔓共长出十二个接合的黄葫芦,葫芦的中间部分则巧妙布置在上下筒壁中间。上罐的葫芦上书写着“万年”、“甲子”、及十天干,下段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依次相配,可以组成一甲子六十年,也称“甲子笔筒”。缠枝葫芦模仿自然,因“葫芦”与“福禄”谐音,我国民间常用葫芦来表示福禄齐全。枝叶繁茂、多果的藤蔓与多籽的葫芦表示“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可渡水、入药,也为暗八仙之一,寓意健康、长寿、平安。(2)中外融合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有各种不同的缠枝纹样式。埃及、希腊、罗马以缠枝棕榈、缠枝忍冬、缠枝蓖麻为典型样式,波斯、印度则以缠枝葡萄、缠枝郁金香为典型的缠枝纹代表。[2]在中国,缠枝纹的早期形态是忍冬和缠枝莲花。瓷器缠枝纹的发展始终融合渗透着国外的图形文化,国外传入的装饰样式影响着中国缠枝纹发展风格。尤其在南北朝时期,大量的植物纹样传入中国,最终被广泛地应用在缠枝纹样中,此种在装饰观念、装饰风格方面对缠枝纹的吸收改造是不容忽视的。例如,伊斯兰的许多图案装饰以植物为主,构图繁缛,画面梦幻,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我国明永乐、宣德青花上,就有类似风格的缠枝纹装饰,这是中外文化的融合在当时的器物上的反映。[3]再如,佛教虽由印度传入中国,但经中国文化的吸收与润泽,产生了多种佛教的衍生产品,佛教八宝纹样(八吉祥)算是其中的一种特殊传统纹样,与缠枝纹组合后的装饰更是丰富多样。以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大罐(见图12)、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合碗(见图13)为例,经过内化改造和发展的缠枝纹与八吉祥的组合装饰,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八瑞吉祥,福寿安康的思想。(3)创造发展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缠枝纹样的形成、演变、发展,会带有各个不同时代的烙印。缠枝花卉纹是元、明、清三代皆有的纹饰题材,且发展到各自的高峰期,但各时期的装饰风格却大不相同,风格迥异(见表1)。

(二)装饰色彩——单色向多色发展“单色向多色发展”是中国瓷器缠枝纹装饰色彩发展的总体方向。具体可分以下阶段:单色釉、多色釉——单色青花——青花、釉里红——彩瓷,色彩的种类由少至多。[4]单色釉、多色釉:东汉至宋期间,缠枝纹的装饰色彩以瓷器的釉色为主。中国传统瓷器审美艺术追求“类玉”的效果,缠枝纹的装饰技法主要以划花、刻花、镂空、点彩为主,因而缠枝纹的装饰色彩即为瓷器的装饰釉色。缠枝纹的装饰技法主要以划花、刻花为主,因此缠枝纹的装饰色彩以瓷器的釉色为主(见图14)。单色青花:元代是缠枝纹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元青花瓷中缠枝纹大量出现,青花釉下彩的出现几乎完全取代了由汉至宋以划花、刻花等为主的装饰技法。青花装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底为白,缠枝纹为青色(见图15);另一种是底为青色,缠枝纹装饰留出空白(见图16)。青花、釉里红:自明洪武至成化年间,青花和釉里红平分天下。缠枝纹的装饰色彩以青色(见图17)和红色(见图18)为主。彩瓷:以清雍正五彩、康熙粉彩最为著名,缠枝纹装饰色彩丰富多样。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的瓷器彩色颜料中没有蓝色,若需要用到蓝色,青花可以取代,因而称“青花五彩”,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明成化的斗彩瓷进入了明朝彩瓷的制作顶峰,开创了彩漆的时代。清康熙晚期,在五彩基础之上,发展使用了粉彩技术。除红、黄、绿、褐、紫彩外,还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得到广泛应用(见图19、20)。色彩丰富,表现细腻,成为后续几个朝代非常流行的瓷器装饰特点。(见图21、22)。

(三)装饰规律——统一向变化发展缠枝纹的装饰规律是单一向多样性的统一发展,这是形式美的规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是缠枝纹装饰规律的细化,可以说这也是形式美的一种完美阐释。(1)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是形式法则的总的原理,也是一切形式组合的普遍规律。缠枝纹对于题材的运用是其多样化的表现。在瓷器装饰形式与造型上更是外观与内在统一,使装饰器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尤其是缠枝纹的“s”形曲线可以伸长和缩短,可以从单独纹样变化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适合纹样,此种多变的形式形成了缠枝纹的千姿百态。(2)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对比是变化的一种方式,通常是两种对立的事物相并立,以突出其差别。缠枝纹细小柔软的枝干和花朵、叶子形成了形状和大小鲜明的对比,“S”形骨骼的强烈滑动感与花叶的静态形成对比,形成了瓷器装饰的活跃动感;缠枝纹的主纹与副纹的大小对比等都让缠枝纹装饰充满了活力。但缠枝纹的装饰是协调的,花叶的线条具有相似性和秩序性,统一和有秩序的“S”律动规律是调和的。对比和调和形成了缠枝纹装饰的优美旋律。(3)节奏与韵律缠枝纹样中单位纹样的连续不断是一种不断重复展示的节奏。重复是缠枝纹样中最基本的构成手法,它以基本形的规律反复,加强力度,给人深刻印象,并形成极强的安定感、秩序感。曲线的每一次起伏则是韵律的生动表现,“S”型缠枝纹线条如音乐般婉转。这种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有高度的协调性与整体感,充满着柔美的力量。四、结语中国瓷器缠枝纹的装饰题材由模仿向创造发展,装饰色彩由单色向多色发展,装饰规律单一向多样性发展,从中反映的不仅仅是中国瓷器缠枝纹的变化和发展,更是中国图形装饰艺术的历史。柔美而变化多端的缠枝纹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映射出国人的审美观念和装饰思想。

作者:万剑 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瓷器缠枝纹装饰艺术特色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