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心理对新课程实践的意义范文

教师心理对新课程实践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2-09-10 10:53:08

教师心理对新课程实践的意义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情绪因素体现

1、积极情绪如兴奋、喜悦等

新课程带来了新思想,也促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新课程的理念符合他们对教育的理想和追求,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予以积极接纳,这类教师对新课程反映的是一种兴奋、喜悦之情。

2、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压抑、担忧等压力过大和倦怠感等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过度的压力导致教师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有调查表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压力已具普遍性,90%以上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的实施是有压力的,其中67.8%的教师认为很有压力或极有压力感。这些消极的情感体验,不仅使教师感到身体不适,且对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另有调查显示,新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也使教师产生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表现为否定故我的失落感、权责失衡的无助感、力不从心的焦虑感、敷衍塞责和抵制迁怒。

3、复杂情绪

部分教师认同改革的方向和理念,但实施中的挑战和问题,又让教师犹豫和彷徨,对改革产生了复杂的情绪。

二、教师消极情绪问题的缓解

1、增强教师专业自主权和能力

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因缺乏专业自主权而无法参与课程策,无权感让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产生了许多消极情绪。而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专业能力不足,也导致了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把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结合起来,让教师拥有专业自主权,包括制定课程政策的参与权、对国家和地方政策课程政策的建议权、教材选择权、教材改编权、课程实施权,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的发挥专业自主权。当教师感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或更能够创造机会,认识到那些政策中蕴含的东西能让他们自由做出充分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付诸行动并承担行为后果的责任时,他们的专业自主权和专业能力就相应得到提高了。

2、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群体中较多发生的情绪困扰主要是指较为长期地陷入强烈的负面情绪状态的情形,诸如持续消极的心境,过度持续的紧张感,焦虑等。这种弥漫着的不良情绪则可能引起生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使身心失调。身心失调反过来又加重了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长期持续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教师情绪的管理与调节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应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缓解教师消极情绪问题的根本举措。

3、建立有效的改革运行机制

学校和行政部门要调整现有的组织结构和规章程序,建立有效的改革运行机制,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举措。建立行政吸纳和咨询制度,让专家、一线教师和有关各方人员参与决策,听取各方意见,以改进课程方案,确立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机制,形成课程改革的广泛的社会基础。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考试制度,建立与课程改革相一致的评价制度,建立课程实施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在教师的培养方面,摒弃培养教书匠式的教师教育与封闭性的培训模式和体制,建立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师教育与培训机制。

总之,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在政策上协调、缓冲和疏导教师的消极情绪。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教师情绪密切相联,良好的教师情绪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消极的教师情绪不但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且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起着阻碍作用,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成员,就没有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共存的和谐社会。关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情绪问题,并注意采取一定措施使其缓解,使教师情绪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张笑盈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教师心理对新课程实践的意义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