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现状范文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现状范文

时间:2022-10-24 10:00:51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现状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上世纪末教育部在《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1999年教育部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分上下午两次进行,每次活动的时间25-40分钟,使得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得到了有效的保证[1]。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程之外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临汾市五所初中大课间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一些积极性的建议,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对山西省临汾市5所中学临汾一中、临汾三中、临汾七中、临汾向阳中学、临汾阳光中学学生发放450份问卷,每所学校发放90份,初一、初二、初三各30份;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共发放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为100%;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2结果与分析

2.1临汾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2.1.1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调查发现,48%学生很喜欢参加大课间活动,27%的学生比较喜欢,15%的学生无所谓,9%的学生不喜欢,1%的学生反感,总体来说,参与态度是积极的,持主观、肯定的态度;在这一项调查中,持非常喜欢态度的男生占总人数的33.3%,比女同学高出19.7%,存在差异性,其他四种态度差别不大;说明在对待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上,男同学优于女同学。初中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动机(表1)主要集中在“玩”和“逃避上课”和“遵守学校规定”这两项中,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将“玩”作为第一动机,反映出学生对于“体育与玩”概念的混淆,学生参与的盲目性,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遵守学校规定”占有25%,调查知有四分之一的初中生按部就班地被动接受学校安排,并未体现自我主观能动性;应付达标考试的动机占到第三位,仅有8.5%。在调查中排在最后三项的恰恰是最能体现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初中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也可以反映出该地区初中体育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学生不够明确体育的价值与功能

2.1.2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国家教育部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出了明确的时间规定:学期上学中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被调查的五所初中,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低年级执行力明显好于初三,初三年级的开展情况只有60%,这与中考带来的升学压力有着紧密的联系,迫于升学压力,这一现象在我国应该是较为普通的,如何监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执行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被调查的5所中学,能够良好执行国家政策的占57.1%,每天学生活动时间少于30分钟的有26.5%(表2),从参与时间上来说,总体情况良好,多数学生的参与时间可以得到保证,但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人数会随着年级的递增呈下降趋势。

2.1.3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场所和项目根据现场调查,5所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的地点都集中在学校体育场馆,多数在操场上开展;在与教师的访谈中,针对这一问题“什么因素会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多数教师首先提到的是天气和场地因素,冬季或雨天无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是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体育场馆不足而造成的。被调查的五所初中,广播操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的活动内容,所有学校都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开展广播操,延续了我国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实施课间操的模式。其次,篮球作为我国群众基础最好的运动项目,也是初中生比较喜爱和开展比较好的;“自由活动”在被调查中,出现了半数以上,也暴露出部分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但组织性较差,处于“放羊”状态。因此,在被调查的学校中,虽然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较好,但是开展活动的内容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国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相继提出“校园足球”,这也是为“十二五”期间,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各个学校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着手开展及组织足球活动,提高基层校园足球普及率。

2.1.4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呈现出“上下午”两个时段的特征。在上午两节课后学校都会安排广播操作为活动内容,对于组织者来说,管理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内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每天重复同样的内容,积极性较低,参加效果一般。在下午两节课后主要的大课间活动形式有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运动团体和自由活动四种形式组成。其中,自由活动占47.6%(表4),侧面反映学校及体育教师在组织工作中存在偏差,并没有体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价值,这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或教师的师资力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社团是占到份额最少的组织形式,恰恰这种组织形式是国外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途径,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应大力推广体育社团,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2.2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发展策略

2.2.1学校应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是体育课程的延续,为更好地发展学生体育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针对调查现状,学校应可以采用校园橱窗、校园广播、主题班会、体育文化节等宣传手段和途径,使学生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价值与功能所在,逐步树立学生体育价值的观念。

2.2.2学校领导大力扶持,完善体育教学人力和物力资源学校领导及体育部门应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避免“形式化”。各级学校应该配备充足的体育教师,体现教师的“专职化”,杜绝其他课程老师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到“专人专用”;其次,完善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条件——建立体育馆,做到专款专用,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确保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推进。最后,学校应鼓励体育部门和教师组织不同类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出台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杜绝出现“应付”、“自由活动”等组织形式,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执行力;严禁其他课程将其占为己有,保证每天两个时间段开展该活动,注重活动开展的质量。

2.2.3创新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灵活,突出“两主”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应丰富、富有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拳类:太极拳、长拳,娱乐类:跳绳、踢毽子、陀螺等,形式应灵活化,可以开展年级竞赛,运动团队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意识。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起到引导、导向作用,主要唤醒初中生的体育意识,而活动的主体是初中生,主要目的是让初中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顽强拼搏、团队合作等精神。

2.2.4学校提供平台,建立评价机制学校应和体育部门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对在校的各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评价范围可以涉及到班主任、学生、班级和年级其中的一项,或者是多项,评价结果要和学生、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评优挂钩;评价手段可以是通过体育竞赛名次、运动团队的参与情况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临汾市初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较好,多数同学的态度是积极的,男同学的态度优于女同学,但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存在盲目性与混淆性,没有对体育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半数学生可以保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初三同学参与次数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年级。

3.1.2临汾市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集中在操场上,但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大课间活动的形式统一,内容比较单调,活动内容上午为广播操,活动形式中自由活动占有比例最大,侧面反映出各个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落实得不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上午为广播操,其他的活动内容覆盖传统的运动项目;自由活动占有份额过大,也是组织活动开展不顺的重要体现。

3.2建议

3.2.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都要通过学校及体育相关部门来完成,学校领导应为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学校的专项资金投入,要宏观统筹,完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学校应加大监管,建立管理制度,出台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标准。

3.2.2各级各类学校应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响应国家号召,以趣味性和民族传统体育为突破点,多形式化组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评价制度,对象应该从大到小,涉及到学校、体育部及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建立各级评价标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有序、正常地发展。

作者:褚婷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现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whtyxyxb/68085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