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外国文学作品模糊用语分析范文

外国文学作品模糊用语分析范文

时间:2022-03-26 09:26:08

外国文学作品模糊用语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用语对于作品艺术水平来说尤其重要。20世纪90时代,针对语言中模糊语言的应用人们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研讨,最终这种现象被定义为“语用模糊”。由此在世界语言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模糊语言的热潮。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有模糊性这一特征,就横向来看,无论是生活语言还是模糊性语言,都具有模糊性这一特征。语言的色彩也正是因为模糊性这一特征而表现得更加多样和精彩,人们的交流和欣赏乐趣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在模糊语言的参与下文学作品的创作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作者观察世界表达思想的渠道和角度也更加多元。众所周知,在人们抒发情感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这些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情感就是要依靠这些模糊语言形成强烈和简洁的表达效果。模糊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仅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读者能准确无误地接受。否则,作者只顾自己表达而忽视了文学接受的效果,则最终会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用语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以其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在他幽默的语言表达中不乏对于模糊用语的巧妙处理。例如他的《百万英镑》《竞选州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经典名著中都有对模糊语言的运用与处理。模糊语言是一种具有极强的弹性的语言,它的外延和内涵都没有固定的解释,只能根据当时的语境进行判断解释。因此,模糊语言与生俱来就具有灵活性这一特点。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模糊用语无不在描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构筑作品意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西文学对模糊语言运用都有值得借鉴的丰富经验。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作者就大量地运用模糊用语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形容贾迎春肌肤细嫩,就像刚剥开的荔枝;以她的眼睛和眉毛的与众不同形容她的气质超凡脱俗,另外,在向读者介绍了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人物的形象时,也大量运用模糊性语言,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可惟妙惟肖地还原人物形象。通过诸如腮凝新荔等模糊词语让读者对人物的形象在想象力之下给予充分的感知。外国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模糊用语增强作品艺术性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甚至人们的生活语言中也时时刻刻离不开模糊用语。英语文学中的名句“tobe,ornottobe”则含有各种不同的意思,可以做“去还是不去?”也可以做“吃还是不吃?”又可以译为“行还是不行?”等等,总之根据上下文语言环境的不同,这些模糊性语言也都有不同的意义。这给人们的想象力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大大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外国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效果为一部部精彩作品的问世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文化顺应语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述,文化语境主要是某一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等方面的集中体现。这些方面约定俗成的环境成为人们语言交流中的工具和桥梁。顺应这种语境就会起到十分奏效的效果。同时,这些文化语境也成为影响文学作品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部分。

(一)风俗文化对文学模糊用语的影响

例如,英国文学《雾都孤儿》中对西方社会流行的成人礼的描写,就是一种社会风俗文化对文学作品影响的典型例证,也是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的表现。它是不同语言环境中民族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的积累。因此,民族的差异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风俗文化,而不同的风俗文化的熏陶又会产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模糊用语的应用。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用语应当表现出对自身文化语境的顺应。比如,英语中的“old”和汉语中的“老”,都表示年龄大,时间久的意思,但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两者却存在一些差别,这些差别就是导致模糊用语性质不同的根源。在中国“老”可以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张老、王老、老一辈”等,这是中华民族“尊老”传统文化的体现。而在英语环境中对“old”一词的运用和理解则更加强调旧的意思。在情感色彩上主要突出贬义,这就是风俗文化导致的文化语境造成的差别。因此,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中若不顺应西方文化语境会给文学的如实传播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对于颜色的理解、应用和忌讳也是风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在西方国家白色是圣洁、庄重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因为只有在人死去之后才会穿上白色的丧服,因此丧事又叫“白事”。红色在两种文化背景中代表的含义也有很大不同。汉语中的“红”是喜庆的颜色,男女结婚用红盖头,穿红衣服,过年贴红春联。而在西方,“红”这种和鲜血一样的颜色则被视为不吉利、倒霉的象征。由此可见,同样的字词因为民族的风俗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对模糊性用语的选择、应用和理解也应当顺应这种文化定势。因此,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若作品的创作主动顺应这种文化语境,恰当选择使用模糊用语,人们就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相反,读者若对作品产生的文化语境了解不深或者不全面,就容易产生对作品的误解。同样,作者对文化的把握不深也容易在创作中产生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的误用,贻笑大方不说,最重要的还是使自己的作品不容易产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外国文学作品对价值观的顺应

文化语境中的价值观主要根源于个人对客观事物及特性的总体评价。民族成员的价值观不同也必然导致民族成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的不同。例如,西方国家对个人主义的看法就与东方文化存在明显不同的价值观念。[3]西方文化环境中十分推崇个人的地位和作用,个人主义浓厚。而中国文化中则以集体为核心利益,这种价值观的差别就导致了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在文化语境上的不同。例如,西方的文学巨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所颂扬的英雄主义,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来看,似乎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作品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作为人类英雄与天神的孩子,其身躯刀枪不入,但脚踝却是唯一的致命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他为荣誉而战,与领袖奥德修斯一起讨伐特洛伊,但是在战争中却有过拒绝出战的意外,原因就是个人的尊严受到了挑战。这一故事直接在西方产生了一种文化符号,即用阿喀琉斯的脚跟比喻某个人致命的弱点,因此在外国文学创作中用阿喀琉斯的脚跟作比喻的时候只能比喻他们的弱点,这就是对文化语境的顺应。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再见到这一比喻时也应立即想到“弱点”这层意思,这也是对文化语境的顺应。

(三)文化语境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文化背景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性因素,思维方式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对文化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人们的精神世界、物质生产方式、行为习惯、语言习惯等都与思维方式存在密切的、深层的联系。而且,就语言学角度而言,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必将产生不同的语言,一种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集中反映。外国文学作品正是与他们自身的思维方式有着深刻而又密切的联系。这种差异的表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其常见。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文化语境的不同,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辩证思维方式,因此中国人在看问题,评是非,创作文学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注重逻辑思维,他们常常习惯于透彻地分析事物本身。这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中有较为普遍的体现。

总之,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用语使得文学作品精彩纷呈,这是一种文化默契的表现,而模糊用语的应用和理解又需要文化语境的支撑,实质上顺应了这种文化语境,模糊用语才是有效的。

作者:肖立章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外国文学作品模糊用语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wgwxyjzz/64121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