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范文

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范文

时间:2022-03-26 09:19:32

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

一、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开设立体课程

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文学作品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时,为了使受到不同文化背景浸染的读者能够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感觉。诗歌是融绘画、音乐等审美因素于一体的艺术,中西传统诗论都将诗与画类比,有诗画同源之说。为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文学家在诗歌作品里营造出绘画的意境,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象征主义者则把诗与音乐沟通,将音乐技巧引入了诗歌创作,把诗歌视为“音乐和韵文的结合”。而西方现代派诗歌自觉追求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突破诗歌的形式,争取得到音乐的效果。鉴于诗歌与绘画、音乐等的紧密联系,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或将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用课件以绘画艺术作品赏析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或结合配乐诗朗诵等手段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个器官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图文并茂的生动展示。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开设西方艺术作品鉴赏等选修课来辅助外国诗歌的教学活动。让绘画、音乐等与文学相互渗透能起到审美互补的作用。

二、将双语教学方式引入外国诗歌教学

“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言,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新批评派代表人物兰色姆把诗的构成分为“构架”和“肌质”两部分。“构架”是诗中可以用散文转述的主题意义或思想内容部分。而“肌质”则是作品中不能用散文转述的部分。他进一步指出,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构架。只有肌质才是诗的本质、诗的精华。兰色姆的诗歌理论虽有所偏颇,但不无道理,因为它强调了诗歌的外在美———诗的语言形式,主要是音韵方面对诗词的重要性。外国文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外国诗歌都是外语原诗的汉译作品,在很多学者看来,这只是“散文化的释义”,无法译出原诗的意境、神韵、美感。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外国诗歌的韵律美,我们适时地将双语教学引入到外国诗歌教学当中。因为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和韵脚等方面,那么我们就对这些知识点做适当延伸。如:我们知道普希金诗歌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音韵美,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切身感受,我们以这首著名的爱情诗《致凯恩》为例介绍俄语诗歌的韵脚知识:毗邻韵(aabb)、交叉韵(abab)、环抱韵(abba)。Япомнючудноемгновенье: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Передомнойявилосьты,在我眼前出现了你,Какмимолетноевиденье,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Какгенийчистойкрасоты.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在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一首四音步交叉韵诗歌,也很形象地感受到了洋溢在诗行间的音乐美。

双语教学方式在讲授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尤为明显地显现出来。众所周知,作者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说中对韵律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独创出读起来既铿锵有力又缠绵悠长的“奥涅金诗节”。整部作品除了男女主人公各写的两封信外,其余的各诗节都是用四音步抑扬格写成的十四行诗。而每个诗节的押韵方式都是由交叉韵(abab)、毗邻韵(aabb)、环抱韵(abba)和毗邻韵(aa)组成的。在此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很容易就把这种独特的韵律解释得明白透彻,迅速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分析中西诗歌的不同及外国诗歌不同流派的差异

比较的方法是人类分析问题时惯常采用的思维方式。只有进行比较才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拓视野,洞察事物的本质。首先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民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都是诗歌,而古今中外的很多诗歌作品都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和理想,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环境里,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文学这种人类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物化形态,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人类共同具有的、彼此相通的、有审美共鸣的文学的同一性。”例如中外文学诗歌史上都拥有大量歌颂爱情、抒写自由的诗篇,在学习此种题材作品的时候我们尝试运用了对比研究教学。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的代表人物阿赫玛托娃素来以爱情诗闻名于世,在她的诗中有许多将抽象的爱、恨、情、仇具体化的例子。比如:“你好重呀,爱情的记忆!”(《你好重呀,爱情的记忆……》)在读到这首诗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的诗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位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相隔千万里的著名女诗人在刻画情感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把无形的情思化作有重量的东西,化虚为实,巧妙地表现了她们感情的深重,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中外诗歌在艺术技巧、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共通性由此可见一斑,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从学习汉语诗歌中获得的审美经验移植到对外国诗歌的学习中去。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中外诗歌的不同,因为读者在欣赏诗歌作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有根深蒂固的本民族的审美传统。面对同一首诗歌作品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解读方式是不同的。如何避免一首作品被误读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对原作的语言内涵或文化背景有足够的了解。

四、宏观综述与微观剖析相结合,注重对诗歌背景资料的梳理介绍

同一个审美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可能给人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综合分析,才有可能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与感受。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宏观综述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式,既深入介绍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及其主要的创作特点,也分析总体的社会状况、诗歌流派的艺术特征等,以便更好地对诗歌作品进行解读。如在学习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之作莱蒙托夫长诗《恶魔》的时候,我们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首先我们宏观介绍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总体特点。莱蒙托夫毕生都生活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黑暗统治下,沙皇的暴政令人感到压抑和窒息,这种高压处境促使诗人萌生了强烈的反叛精神。诗人穷其一生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叛逆者形象,借用这些形象莱蒙托夫宣泄了自己对沙皇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的极端不满。莱蒙托夫诗歌情感的基调是浓郁的忧伤,但这种忧伤不仅没有使人坠入绝望的深渊,反而唤起了人们积极反抗的热情。其次详细对该诗作进行赏析。长诗《恶魔》是莱蒙托夫诗歌创作的顶峰,代表了他在诗歌创作领域的最高成就。在这首长诗中集中反映了莱蒙托夫诗作的多方面特征,如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及鲜明的戏剧性都在该作品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学生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诗歌深层的情感内涵。

五、感悟与认知相得益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象征主义先驱爱伦•坡认为,“诗歌的价值就在于能激发人们心灵深处对美的渴望,在于促使人们在对神圣美的感悟中实现灵魂的升华。”既然诗歌是艺术而不是科学,那么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包含着知识认知的审美感悟。而只有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激发起读者的审美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刻体会诗人所塑造的诗歌意境,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带动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美的同时,心灵上也受到美的熏陶。

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实践。为此,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刘勰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很少读外国诗歌作品的人,是很难有鉴赏感悟能力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采取了让学生写诗歌赏析的做法来督促学生主动阅读,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外国诗歌教学的实际效果。总之,外国诗歌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才有可能激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进而达到诗歌教学的目标———培养与提高读者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

作者:李艳单位:德州学院中文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外国文学诗歌教学刍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wgwxyjzz/64120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