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体质自我评价与体育锻炼范文

大学生体质自我评价与体育锻炼范文

时间:2022-09-22 11:30:30

大学生体质自我评价与体育锻炼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二期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生体育意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与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是国内外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研究的中心课题。国外有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习惯的研究集中在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如KELLER等对德国一年级大学生4种与健康习惯有关的调查研究,中美两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导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原因的研究等,均提倡合理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营养、积极处理心理压力、充足而有质量的睡眠等。国内对学生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没有显著改变有广泛的共识,相关研究也是关注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健康生活习惯及影响因素等,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质健康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及关系研究却未见提及。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的体质健康测量评价仅是作为一项工作,学生做、教师测,收集一些必须数据,或上报或转换为分数,既不教会学生科学地测量评价自己体质健康的意识和方法,也少见做个性化的指导与交流,也未与学生体育锻炼、健康生活态度及行为衔接。本文以普通院校大学生体质下降,体育锻炼、健康生活习惯需要端正与缺乏科学的体质健康自我评价意识与能力有关为研究假设,在不同地区普通院校整群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经统计分析,归纳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自我评价能力与体育锻炼、健康生活习惯状况的关系,探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将培养正确自我评价体质健康列为重要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同专业、不同城市(北京、沈阳、西安、广州、杭州、天津、成都和武汉)的8所普通院校大一、大二学生中整群随机抽样,总有效样本量为2334人,为排除大样本量高冗余度影响,经再抽样,研究样本量为778人(男382,女396)。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习惯等对大学生进行访谈,促成本研究课题的确立。研究目标和内容,在设计、调查及研究过程中不断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及针对性。研究课题确定前后,对业内专家教授和一线体育教师(副教授以上)就研究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访谈,专家教授给出极有价值的建议,并为本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在研究全过程还提供极具建设性的咨询和指导。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参考S.N.WALKER等编制的《生活方式量表》,通过访谈收集调查专题,初步拟定的问卷调查题目涉及调查对象体质、体育锻炼、健康习惯、体质自我评价及态度等,共34个题项。经专家审核,结合问卷结构、问题的针对性、语义表述的准确性,以及问卷的格式、发放问卷的可操作性等因素,最终形成27个题项的正式问卷。为确保数据质量,将同类题项穿插排列,并进行预调查。正式问卷于2011年10月—2012年1月陆续发放并即时收回。8所院校一二年级大学生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各发放问卷350份,共2800份问卷,回收2456份,回收率为87.7%,有效问卷2334份,总有效率为83.35%。问卷数据确认有效的情况下,随机选择问卷中若干题项变量数据对不同院校同性别、同年级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多个独立样本显著性检验),各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院校面向全国招生,调查样本数据同质性较高,所以各单位数据合并分析。考虑到样本量较大,会带来高冗余度,以及以小样本为基础的SPSS计算误差的干扰,可能造成运算结果失真,对合并后问卷进行分层按比例抽样,确保最小样本量为100的情况下,抽取原问卷的1/3为最终分析样本。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是由专家就内容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问卷的总有效性为85%,符合设计要求。为方便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笔者在问卷中特意设计了2个表达方式不同,内容、难度和对应题项的提问方式等都完全一致的一问两题,以实现复本信度检验,该复本信度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如第18题“最近30天内多少天你感到疲劳?”和第27题“总是感觉很累:平均1月要有大约几天”。结果显示,男生0.719,女生0.78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REDEVELLIS的标准,属于“相当好”的等级。

1.2.3数理统计法问卷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录入并进行初步整理、筛选和编码,统计学处理由SPSS17.0完成,涉及描述统计、非参数卡方检验、k-s检验、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调查问卷数据同质性认定问卷的数据有类别变量(nominal)、序次变量(ordinal)和连续变量(scale)之分,统计计算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前文对院校间问卷数据的同质性认定,减少了不必要分析的工作量,同性别不同年级调查数据同质性也应鉴别,以进一步减少重复性工作,因此对不同性别2个年级之间各题项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1)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共涉及T3年龄、T41身高、T42体重等10个题项。结果发现:男生一二年级之间T3年龄、T7睡眠时间、T171身体健康较差天数和T172精神健康较差天数有显著性差异;女生一二年级之间T3年龄和T18疲劳天数有显著性差异,T7睡眠时间接近显著性差异;其余题项无显著性差异,不再分年级讨论。(2)类别变量和序次变量采用非参数2个独立样本k-s检验,涉及T6睡眠是否充分等15个题项。结果表明,男女生一二年级之间各题项均无显著性差异,也不再分年级讨论。

2.2调查对象体质健康自我评价及态度分析本次调查涉及的身体形态与技能基本指标有身高、体重、安静时脉搏及导出的派生指标BMI,各性别一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9~22岁年龄组划分,不再分年级统计分析。安静时脉搏测量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也不再深入分析。

2.2.1调查对象BMI等级分布及身体形态自我评价本次调查的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值大部分在全国同类人群范围内,为避免个体差异及指标特异性影响,以下用派生指标BMI分析。男生BMI均值为20.97,女生为19.84,在中国成年人BMI正常范围内(18.5~23.9)。各年级之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再分年级深入剖析。对BMI等级频数分布之间的差异以及调查对象对自己的评价做了深入探讨,不同性别BMI等级之间差异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可见,正常占大多数(男生71.7%、女生57.1%),而女生偏瘦比率(35.6%)远超出男生(14.1%),偏胖以上比率(6.5%)又远小于男生(14.1%)。不同BMI等级被调查对象对身体形态的自我评价,反映了其对体质健康及自我评价知识的把握水平。如第23题“你如何形容自己的体重?”有“体重太轻、体重有点重、体重有点轻、体重很重和体重正好”5个选项,为了与BMI等级匹配,将“体重太轻和体重有点轻”合并为“偏瘦”。不同选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生χ2=73.337,df=12,P<0.01;女生:χ2=63.973,df=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男生。合计BMI等级为“正常”的比率最高(71.7%),依次为“偏瘦”(14.1%)、“偏胖”(13.1%)和“肥胖”(1%),BMI等级分布比较理想,但自我判断准确率仅为48.8%(37.2%、51.9%、56%、50%)。“偏瘦”判断正确仅占19.2%,另有80.8%的男生自我判断体重“偏瘦”实际属于其他BMI等级,准确率太低;“正常”判断正确率为82.3%,比例最高;“偏胖”判断正确率占43.8%,“肥胖”判断正确率仅为4.2%,即该2等级判断错误占大多数。可见,男生对BMI标准认识模糊,应当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身体形态。(2)女生。合计BMI等级为“正常”的比率最高(57.8%),依次为“偏瘦”(35.6%)、“偏胖”(3.5%)和“肥胖”(3%),BMI等级分布“正常”的比率低于男生,“偏瘦”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自我判断准确率仅为41%,低于男生(35.4%、36.9%、50%、41.7%)。“偏瘦”判断正确率为35.6%,“正常”判断正确率占54%,“偏胖”判断正确率仅占6.5%,“肥胖”判断正确率为14.7%,自我评价正确率低、判断错误率差距很大。可见,女生对BMI标准认识模糊,可能与追求“瘦身”有关。上述结果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是,应当普及相关知识,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评价标准判断自己的健康与体质状况,纠正不正确的目的追求。

2.2.2调查对象针对体重自我评价计划采取措施的态度分析不同BMI等级调查对象结合体重自我评价,计划采取措施的态度反映了调查对象关于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该题项为“T24针对体重措施”,有“减轻体重、保持现有体重、增加体重和没打算”4个选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生χ2=61.359,df=12,P=0.000;女生χ2=74.631,df=1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男生认为针对体重应该采取措施,持“增加体重”“保持现有体重”和“减轻体重”态度接近32.5%、31.4%和27.2%。BMI“正常”者分别占持上述态度的74.2%、80%和59.6%,说明维持正常体型与不断采取措施相关,态度是积极的;BM“I偏胖”取“减轻体重”占32.7%,BM“I偏瘦”取“增加体重”占22.6%,采取合理态度的比例比较低。(2)女生针对体重所持态度排序与男生相反且比例相差悬殊,持“减轻体重”“保持现有体重”“增加体重”和“没打算”分别为43.2%、32.3%、12.1%和11.6。计划采取“减轻体重”措施中,BM“I正常”占第1位(76%),追求瘦身意愿的比例过大;计划“保持现有体重”态度的女生中,BM“I偏瘦”(49.2%)占比最大,与“正常”(46.1%)接近,也同样体现出追求“偏瘦”的影响;计划采取“增加体重”措施的女生中,BM“I偏瘦”占比最大(68.8%);计划采取“没打算”措施的女生中,BM“I正常”(58.7%)占比最大,这样的态度属于正常、健康的。

2.2.3调查对象对减轻体重的态度分析不同BMI等级调查对象对减轻体重的态度,从侧面反映了调查对象对待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科学态度,该题项为“T25减轻体重措施”,有“锻炼、节食、锻炼并节食和节食不锻炼”4个选项。不同BMI等级对减轻体重态度的卡方检验结果为:男生χ2=30.153,df=12,P=0.003;女生χ2=31.401,df=12,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男生认为应采取“锻炼”与“锻炼并节食”的措施占比在前2位(61.8%和20.4%),且BM“I正常”占比均最大(75.4%和61.5%),说明持积极、正面态度与维持BMI在正常范围有很大关系,持其他态度占比虽少,但值得关注。(2)女生认为应采取“锻炼”与“锻炼并节食”的措施虽然也占前2位(41.9%和35.4%),但明显低于男生,原因是“偏瘦”所占比例也较高。其中,这2项BM“I正常”占比最大(55.4%和65.7%),但前者低于男生、后者高于男生。有意思的是,持“锻炼并节食”态度要高于持“锻炼”态度的比例,采取“节食”态度高于男生(10.4%/8.4%),说明女生是比较重视“节食”的作用,但是采取综合措施减轻体重行为应该是更合理的。

2.2.4调查对象对增加体重的态度分析不同BMI等级对增加体重的态度,也能反映调查对象对待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的态度,题项为“T26增加体重措施”,设计了“锻炼、营养、锻炼并营养和营养不锻炼”4个选项。不同选项卡方检验结果为:男生χ2=22.843,df=12,P=0.029;女生χ2=26.874,df=12,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男生采取“锻炼并营养”的态度占第1位(53.4%),其中BM“I正常”的态度占第1位(69.6%),说明调查对象对增加体重,采取锻炼并营养的态度是比较全面和积极的,其余所占比率均不足其一半。(2)女生采取“锻炼并营养”的态度也占第1位(35.9%),但明显低于男生,BM“I正常”也占第1位(64.1%);持“营养”态度的比例接近前者(31.8%),BM“I偏瘦”的态度(50.8%)占第1位,其次为“正常”(43.7.%)。说明,女生对于增加体重的态度取向更看重“营养”,其次才是“锻炼”。

2.3睡眠与饮食状况分析睡眠质量是关系体质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涉及睡眠的题项有3项:“T6睡眠是否充分”,有“是”“否”2个选项;“T7平均睡眠时间”,为连续数据;“T10入睡时间点”,也为连续数据。其中,T6经k-s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项选择人数接近,不再按睡眠是否充分分类分析。因男女生一二年级之间T7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将T10按年级分析。男生一二年级之间睡眠时间差异显著,一年级比二年级平均少0.414h,差距较小。睡眠平均时间在6~8h。因入睡时间取值在0~24,男女生80%以上在午夜前后入睡,虽然时间点接近,但数值相差较大,导致标准差大于均值,也是年级之间尽管相差1~2h,检验结果却差异不显著的原因。但入睡时间基本集中在午夜前后,加上6~8h的睡眠时间,早晨课前的时间肯定比较紧张,也势必影响早餐的正常进食,进而影响健康(见表4、表5)。本次调查有2题涉及饮食健康:”T8进食是否规律”,有“是”“否”2个选项;“T9影响选择食品的第一考虑因素”,有“口味、耗时、营养和价格”4个选项。2题经年级之间k-s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仅按性别分析。不同选项卡方检验结果为:男生χ2=22.159,df=3,P=0.000;女生χ2=24.469,df=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饮食规律、影响选择食品的因素有显著性差异。(1)男生三餐进食有规律者占63.9%,选择食品第1考虑因素依次为营养(45.1%)、口味(36.9%)、耗时(13.1%)和价格(9.4%),进食没有规律者选择食品考虑因素的排序有所不同,为口味(42.0%)、营养(27.5%)、价格(17.4%)和耗时(13.0%)。(2)女生三餐进食有规律者占67.2%,影响选择食品第1因素排在前2位的是口味与营养(48.5%和41.7%),进食没有规律者选择第1因素比例为60.8%和20%。说明女生选择食品首先注重口味,其次才是营养,进食没有规律者更甚。关于吸烟的调查发现,有吸烟习惯占少数,且男生(25.1%)明显大于女生(1.5%),且所处吸烟环境不容乐观,朋友吸烟占43.5%,周围吸烟占30.6%。

2.4身心健康自我评价该专题涉及5个题项:“T15自我健康评价”,有“一般、很好、不好和好4个选项;“T171最近30天内身体健康较差天数”;“T172最近30天内精神健康较差天数”;“T18最近30天内疲劳天数”;“T19是否担心自己健康”,有“是,否和是,且靠运动健身”3个选项。其中,身心健康的自我评价包括“T15”与“T19”,为类别变量,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按性别分别进行选项类别卡方检验。T15卡方检验结果为:男生χ2=90.586,df=3,P=0.000;女生χ2=211.051,df=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各选项差异显著,自认为健康程度“一般”所占比例最大(男44.5%、女56.1%)。T19不同选项卡方检验结果为:男生χ2=91.058,df=2,P=0.000;女生χ2=118.561,df=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男女生各选项差异显著。“担心健康”所占比例超过1/2(男53.9%、女53.5%),说明调查对象比较关注自己的健康,而靠运动健身的占比最小(14.1%、9.3%),都没有将健康与体育锻炼联系起来。以月为单位的自我感觉“T171身体健康较差天数”“T172精神健康较差天数”“T18疲劳天数”3项,均为连续变量,经独立样本t检验,男生的一二年级之间前2项以及女生的一二年级之间第3项有显著性差异。男生以月为单位的身体健康自我感觉较差平均天数,二年级(4.29)比一年级(2.06)要多;精神健康自我感觉较差平均天数,二年级(5.48)也比一年级(3.87)要多;女生月感觉疲劳平均天数二年级(9.65)也要多于一年级(7.53),说明大学生入学后自我感觉体质健康水平在下降,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深入研究导致这种感觉的真实原因。

2.5体育锻炼态度与习惯分析体质健康水平与锻炼习惯、健身方式、健身强度有很大关系。观察调查对象在大学入学前后锻炼时间的差异,数据来自“T14上大学前周锻炼时间”和“T16上大学后锻炼时间”2个题项,各有“不锻炼、1h、2h、3h和3h以上“5个选项,频率分布及检验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性别间2个题项各选项频数的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s检验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大学前后锻炼时间,男生“不锻炼”“1h”“3h”比例上升,“2h”比例下降,“3h以上”比率下降一半(31.4%/16.8%);女生“不锻炼”持平,“1h”“2h”有所上升,“3h以上”比率下降,说明自我锻炼意识在下降。问卷设计时没有将体育课时数排除在外,若排除体育课时数,以锻炼3h以上为自觉锻炼选项,则大学入学后比例(16.8%、9.1%)极低,且较入学前下降。大学前周锻炼时间男女生分布不同,女生锻炼1h及男生周锻炼3h以上频率最多(约30%),其次男生为2h以下,女生为2h,而女生不锻炼者大于男生(20.5%/10.5%)。上大学后周锻炼时间,男女生不锻炼与锻炼“1h”频率增加,其余均有所下降。“T13大学前周体育课时”调查发现:上大学前,男生10.5%、女生14.5%不上体育课,上1节约50%,34%的男生和49.2%的女生入学前周课外锻炼时数不存在,排除体育课时数,课外锻炼时间很少。所以,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体质健康欠缺有前因。调查对象上大学前后周锻炼强度调查有“T20周中强度锻炼天数”和“T21周高强度锻炼天数”2个题项,各有0~7天8个选项。性别间2个题项各选项频数的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s检验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中强度锻炼者“不锻炼”接近15%(男生13.6%,女生14.9%),周高强度锻炼者“不锻炼”比例增加(男生19.9%,女生30.8%),锻炼“1天”比例最高。在“T22周力量锻炼天数”中,男女生锻炼“1天以下”比例更高,若将体育课时考虑在内,可见大学生锻炼意愿和习惯不容乐观。

3结论与启示

(1)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形态、机能等单项指标数据多在正常范围内,身体形态自我评价与BMI等级符合率差距较大(4.2%~82.3%),追求“瘦身”对女生有影响,学生对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模糊;针对体重的态度,大多数第1选择为“锻炼”或“锻炼并营养”,女生偏重后者。(2)调查对象睡眠时间尚可,80%以上入睡时间在午夜前后,对健康不利;进食有规律者约占2/3,选择食物首先看重的是“营养”和“口味”,吸烟比例很小。(3)二年级大学生身心健康自我评价的百分比低于一年级,自我感觉身心健康水平在下降,加之相当多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习惯在大学入学前就没有养成,男生上大学后不锻炼比率又有所增加,女生不锻炼比率持平,大学体育教育面临情势不容乐观。(4)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习惯等态度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受自己体质健康水平判断的影响,正确地评测自己体质健康是其至关重要的基础,这个“基础”正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短板。目前的体质健康测量评价,多是学生做、教师测,收集一组数据后上报,与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与行为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更没有将个性化、科学地评测自己体质健康水平的知识和方法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体质健康,以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强身健体。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教会学生正确测量评价自己的体质健康,并作为指导和推动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措施,这应当是今后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者:姜一鹏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体质自我评价与体育锻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tjtyxyxb/6793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