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范文

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2-04-26 08:55:04

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1大学生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

1.1思想政治观念现实化,且知行不统一

1.1.1入党动机功利化,群体间差异明显大学生是党员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多数学生认可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59.4%的大学生表示入党主要基于一个现实原因,即为了个人发展方面考虑,想在就业等方面获得优势。通过对“就业方向”和“入党意愿”两个名义变量作卡方检验,卡方值为48.747>df=24,且显著性水平为0.002<0.05,说明两者呈现差异性。对比后我们发现,已入党和有入党意向的学生更倾向于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91.1%、85.2%、81.7%)等“体制内”的工作单位。而在其他学生身上,我们没有发现类似的集中趋势,选择进入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7.9%、14.8%和18.3%。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不少大学生党员把入党看成是找工作的“砝码”和考公务员的“准入证”。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入党的动机,重拾崇高的信仰,培养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

1.1.2入党积极性较高,却对入党程序了解不足数据表明,除学生党员外,80.9%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入党意愿,其中25.5%的学生入党信念非常坚定。这说明大学生对党的认可度较高,并愿意加入其中成为一名党员。通过对“对党员发展程序了解”和“政治面貌”两个名义变量作卡方检验,可得卡方值为201.663>df=12,且显著性水平为0.000<0.05,说明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结合数据可知,学生党员对党员发展程序的了解程度高于普通同学。学生党员中,有91.2%的人了解党员发展过程;而在共青团员中,了解党员发展程序的人只有31.6%。作为党员发展的后备力量,学生团员思想上积极要求入党,但是却没有具体行动,不主动了解入党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程序,表现出思想和行为的不统一性。

1.2思想观念注重实际、趋于理性

1.2.1金钱观与消费观总体理性当问及怎样看待金钱时,有60.4%的大学生认为“金钱只是生活保障之一,不必看得太重”。他们购物时考虑的因素,也以“实用”(60.2%)和“价格”(21.2%)为主,这说明大学生大多拥有正确的金钱观,能够理性地看待金钱,并能理性消费,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1.2.2恋爱、择友注重个人品质在对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56.4%的人看中恋爱对象的人品,29.7%的人看中性格,8.0%的人看中外貌,4.9%的学生看中才能,看中家庭背景的仅有1.1%。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恋爱、择友方面比较注重人品与性格,对恋爱对象内涵比较关注,对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考量不多,不太赞同“门当户对”的传统婚恋观。

1.2.3择业注重兴趣,就业注重务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不再好高骛远、毫不妥协,变得更加理性。择业时,大学生以“兴趣”和“专业”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但是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大学生选择了“曲线救国”,近一半的会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更加灵活机动。而且在薪资要求上更趋于实际,70%的大学生把月收入期望值定在2000-4000元区间内。

1.2.4网络使用方式多样化,正视网络作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各种信息无处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代表,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网络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64.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必不可少。他们上网经常做的事情也呈现多样化,43.3%的学生上网聊天、浏览人人网、发微博,而且网络正成为大学生新兴的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维系和同学的人际关系;21.0%的学生通过上网学习、查资料,获取知识;另外超过35%的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看视频、购物,说明网络也成为他们的重要娱乐方式。诚然,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而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比较辩证客观,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网络对自己的作用,正视网络的作用。

1.3群体间心理状态差异较大表1:心理量表得分在户口性质、学生干部上的T检验分析

1.3.1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总体不如城镇大学生从表1“户口性质”指标来看,F值为0.001,显著性水平为0.972,可以接受两总体为等方差假设。从检验结果来看,城镇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平均分为40.2557,农村大学生的总平均分为39.1245,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4<0.05,说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总体不如城市大学生。进一步分析,在“自我认同”、“耐挫能力”、“人际交往”等维度上农村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城镇大学生。这说明相对而言,农村大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需要加强,而且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避免过分自卑。

1.3.2学生干部的心理状况整体好于非干部学生群体再看表1“学生干部”指标,F值为0.163,显著性水平为0.686,可以接受两总体为等方差假设。从检验结果来看,学生干部的平均分为40.7460,非学生干部的平均分为38.9488,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5,说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总体上优于非干部学生。学生干部自身素质较高,而且作为校园里最活跃的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接受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即使出现了思想偏差和心理障碍也能被及时发现并纠正。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

2.1思想教育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脱节高校思想教育课的效果甚微,86.7%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对自己没有明显的帮助。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们对思想教育课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课程理论与现实相脱节、重复内容多。一方面,这些课程内容不少与中学的课程内容重复,没有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就当前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能力而言,许多内容是难以领会的。另一方面,有的思想教育课老师侧重于说教式的讲课方式,脱离实际生活,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思想教育课的效果不如人意。

2.2学生党团建设工作不到位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高,而党员发展名额是有限的,所以各级党支部发展学生党员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学生对此满意度并不高,满意的比例只占总数的57.1%;还有31.6%的人对党员发展流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提出质疑。虽不能说,学校在党员发展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校在党员提名、公示、考察等环节上的宣传和民主监督工作还不够细致,加深了学生对学校党团建设工作的疑惑。

2.3学生工作不够细致深入当生活中遭遇困境,大学生们首先会想到找同学、家人甚至恋人倾诉,而去找辅导员和老师的比例分别只有1.6%和1.2%。遇到烦心事时,大学生们更愿意求助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而且朋辈群体已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支持的重要对象。值得学校反思的是,极少有学生会向老师寻求帮助,这说明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没有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有话不肯跟老师说,导致老师无法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难以发现问题,不利于开展学生工作。

3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3.1优化思想教育课程设置关注学生思想动向,设计出既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又有良好教育效果的课程,应该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应改进,结合现实的案例,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激励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入党流程、树立崇高信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3.2加强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放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位置,加快引进专业的心理辅导人才,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功能。高校老师和辅导员工作要细致深入,特别关注大一新生、农村大学生等群体的思想动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疏导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简单地去否定、惩罚,要采用启发式的教育带领学生去辨别、比较,成为学生们愿意倾诉的“知心人”。

3.3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朋辈教育的作用发挥学生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发现同学中不良的思想动态,健全学生问题汇报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利用社团和学生会的力量,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学习甄别错误思想观念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的氛围。此外,创造机会让更多学生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接受锻炼,通过实践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3.4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交流快捷便利、主体自由平等、不受时空限制等特征有利于“90后”大学生的发展,可以促进他们的成才[2]。学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交流平台,通过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以正确、积极、健康的交互信息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并完善网络在党员发展、思政课教务评价、学生工作事务系统中的监督和反馈作用,做到真正的阳光透明。

作者:蒋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sxlljydk/64288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