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范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范文

时间:2022-06-05 03:47:24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2期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国际化资源的引入,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律,与世界知名学府寻求合作,进一步注重品牌塑造,充分依托技术优势,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达国家;中国;发展路径;文化品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缺乏丰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国际先进教育模式和国际先进教学方法的引进上,忽视了将自己的教育资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向国际输出,从而导致了国际化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借鉴欧美和亚太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更为合理的选择方案。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演进与最新发展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全面支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从而建立了一个覆盖国内学生和教师向国际输出、国外学生和教师向国内引进的全方位的政策网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宏观上描绘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针对向在国外学习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学生、教师设置绿色通道,简化归国的各种手续并给予优厚的待遇,鼓励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参与中国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表达了中国同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的合作意愿,明确了给予来华留学生更好的教育资源、给予同中国合作办学的各国外学府的优惠政策条款。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日趋完善,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其他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

(二)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出国留学生规模和来华留学生规模都不断扩大。从我国的出国留学生数量上看,近13年时间翻了5倍多。我国的出国留学生更多地选择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等。这些国家不仅经济发达、高等教育水平高,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体系也非常完善、市场运作也非常成熟。从来华留学生数量上看,近13年时间增加了4倍多。起初,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较多;近两年,美国、俄罗斯等欧美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对发达国家的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三)归国人才和外籍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在我国连续出台有关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利好之下,大量的海外留学人员、海外高端人才选择回国工作,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进入了国内各大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归国留学生人数仅为同年出国留学生人数的22%,意味着高端人才大量流出。但到了2017年,归国留学生人数相当于同年出国留学生人数的79%,意味着高端人才大量回流。这十多年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智力回流潮”。海外留学人才的回归,大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骨干。目前,中国高等学府的校长、中国两院院士拥有留学深造经历的人数占有极高的比例。不仅我国留学生大量回国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还有很多外国知名学者受到中国的吸引投身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他们有的是客座教授,有的是兼职教师,有的甚至全职来华从事教育工作。归国人才和外籍人才的引进,壮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

(四)跨国合作办学模式逐步建立并稳步发展

在我国中外联合办学政策的吸引下,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联合办学的合作关系。其中,仅美国和澳大利亚通过与中国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就超过300家。跨国合作办学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中国合作办学,即境内合作办学;另一种是在外国合作办学,即境外合作办学。目前,境内办学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近千家,在中国大多数省份兴办合作学校或建立联合培养专业,为国内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境外办学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孔子学院,用于传播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我国很多高校也致力于在海外创建分校,按照中国的教育模式对外国学生进行培养。例如,苏州大学创办了老挝分校、厦门大学创办了马来西亚分校。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体体系不断完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引进人才持续增多、合作办学不断壮大。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我国引进的太多而输出的较少,引进了国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人才,输出的是学生。我国国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人才,则很少向国外输出或者说未能得到国外的认可。这种进出失衡,不能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真实水平,也无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必须要在输出、并且高质量的输出上下功夫。

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特点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起步早、国际化体系完善,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和健全的发展路径。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是典型的跨境国际化路径。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作为世界教育强国,处于国际教育的引领地位,通过实施跨境教育来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所谓跨境教育,是指教育的实施主体和接受客体位于不同的国家。比如美国的跨境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高校位于美国,教育的接受客体———学生位于其他国家。更广义的跨境教育,泛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各类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自由流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即跨境教育,发展的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境外合作、异地学习、特许经营、建立分校、教育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经历了移植阶段、反思阶段、调整阶段和实质发展阶段。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之初,澳大利亚、新加坡大量地照搬美欧的成功经验,但并未取得理想的结果;其后,澳大利亚、新加坡开始反思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国情调整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依托跨境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模式,但它更强调理论研究、注重三大实施主体的合作从而实现了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输出。综合欧美、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学生世界化打造高校的高知名度

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各个民族、各个种族、各个国家的移民都有着巨大的包容性。美国高校孕育在美国文化体制之下,因此对于国内不同学生给予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在美国高校中,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的学生,不论出生背景、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如何,都可以坐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讨论科研项目。这种良好的传统,使得美国高校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迅速向全世界开放,广泛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据统计,美国纽约大学一个学校中,注册学生超过4万人,这4万多学生来自全世界13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的高校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都获得了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学校在给全世界学生提供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品牌传递到世界各地。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学子,奔赴美国高校的求学者仍然趋之若鹜。学生的世界化,打造了美国高校的高知名度,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实体全球化完成高等教育的扩张建设

招揽全世界的优秀学子,给予他们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不仅使得美国、英国等国高校获得了国际上的崇高声誉,也使得赴美英等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需求迅速增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求学需求,美英等国高等教育通过实体全球化,完成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建设。以美国纽约大学为例,通过在其他国家建立分校、设置教学站、就地安置有求学需求的当地学生入学等措施,实现了其高等教育实体国际化的扩张。在中国,纽约大学建立了中国上海分校;在英国,纽约大学建立了伦敦教学站;在德国,纽约大学建立了柏林教学站;在法国,纽约大学建立了巴黎教学站;在意大利,纽约大学建立了佛罗伦萨教学站;在捷克,纽约大学建立了布拉格教学站;在阿联酋,纽约大学建立了阿联酋阿布扎比分校;在加纳,纽约大学建立了阿克兰教学站;在阿根廷,纽约大学建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教学站;在新加坡,纽约大学建立了法学院和艺术学院两个分校。扩张建设,使得美国高校完成了实体国际化。

(三)资源共享化塑造高等教育的品牌效应

如果说美英等国高校实体国际化做得非常成功,那么美英等国高等教育资源国际化就做得更为出色。长期以来,美英等国就是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化和共享化的倡导者,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热门课程的高水平课件共享工作中。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全世界的求学者可以免费获得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是质量非常高的学习内容。同实体扩张相比,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阔的覆盖范围,其国际化的影响力更大。近年来,美国的MOOC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为无数学子提供了更方便的学习途径,更好地树立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世界知名品牌,也大大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综上所述,美英等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途径,是带有创造性、引领性的,为世界其他各国高校的国际化提供了学习的样板。

(四)深入的理论研究支持国际化发展

如果说美英等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行动的先驱,澳大利亚、新加坡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的发起者。高校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等研究领域中,一些奠基性的概念和理论都是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学者提出的,包括跨国教育的概念、跨境教育的概念、无疆界教育的概念等等。为了构筑高等教育国际化完整的理论体系,澳大利亚、新加坡很多研究机构投入到相关研究工作中,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问题和对策,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资金来源和解决办法,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水平评价。这些研究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澳大利亚、新加坡学者们在没有任何先验数据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澳大利亚、新加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不仅有力地支撑了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三大主体的合作推动国际化进程

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有三个,即政府、高校、相关机构。其中,政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倡导者和政策扶持者,把握着澳大利亚、新加坡高校国际化的宏观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关的制度框架和提供财税方面的政策支持;相关机构负责各项调研工作,把握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需求和发展动态,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水平。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际践行者,其工作更为细致。第一,澳大利亚、新加坡高校为教师国际化提供了全力支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国门,如海外教学、学术休假等等,从而大大开阔了本国高校教师的国际视野,增强了教学竞争力。第二,澳大利亚、新加坡高校注重学生的引进和输出,每年不仅有大量留学生来到澳大利亚学习,也有很多本土学生走向海外高校接受教育,这一工作使得澳大利亚、新加坡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生流动机制。第三,澳大利亚、新加坡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课程水平的国际化,包括引进最先进的国际教材、和知名高校的联合培养、聘请知名学者开办讲座等等。

(六)优质教育资源输出达成国际化目标

澳大利亚、新加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制定之初,就希望依托本国教育资源的输出增加财政收入,因此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获取相关经济收益也是澳大利亚、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澳大利亚很早就开展了远程网络教育模式,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专业方面设置网络课程,对于结业学生给予水平认证并颁发证书,从而吸引了大量海外网络学员。近年来,澳大利亚已经将优质教育输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加以运作,将一系列的优质课程、高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授课模式包装成教育产品,配之以丰富多变的营销模式向全世界推广,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扩大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知名度。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相比于欧美和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笔者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选择,提供以下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跨境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必须明确高等教育跨境国际化的发展之路,以世界公民为教育目标、实现教育资源输出、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一发展目标之下,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分批次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投入到全世界教育市场的竞争之中。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外国际化,也必须首先建立配套的政策体系,从国家层面提供支持,就像之前制定大量政策吸引留学人才和外籍人才到国内从事高等教育一样。这些政策应该包括:鼓励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知名学者到国外讲学、兼职,从教育人才的角度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致力于在国外合作办学、创建分校的国内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助力国内高校在国外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扩张;建立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输出政策支持体系,包括一系列的高等教育理念输出、高等教育方法输出、高等教育资源输出的国际市场化相关政策。高等教育跨境国际化策略的制定,无论对于我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国际化策略的明确,对于国内学生是一种政策上的引导,表明了今后国内教育将致力于向国外的输出,也证明了中国教育资源和教育品质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也必将助力中国学生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对于外国学生而言,中国致力于教育资源输出,将为那些青睐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品牌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机会。

(二)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律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要把握其客观发展规律。只有认识并把握了这种规律,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案。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长远战略利益所在。如果我们一味地引进外国教育理念、外国教育方法、外国教育资源,本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将受到单向冲击,进而逐步丧失本国的教育资源,甚至导致本国文化的削弱。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人才供需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人才储备、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而为了实现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华人人才结构的平衡,也应该对外输出一定数量的人才。再次,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社会发展和改善就业问题的需要,中国教育资源的输出必然扩大中国教育的知名度、提升我国学生的国际地位,从而使得我国毕业生受到国际青睐、扩大我国毕业生国际就业机会,进而解决我国就业压力大、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律,对于我国学生也具有诸多有益的影响。一方面,学生通过教育行业的发展可以把握国家的宏观战略发展,从而进行更加合理的人生规划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教育资源输入和输出的变化,对自己的教育规划进行灵活的调整。此外,学生可以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自己的就业选择。

(三)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寻求合作

世界知名学府国际影响力的建立,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沉积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教学传统,优质的教学水平,才能换来崇高的国际声誉。我国近现代大学教育起步较晚,又学自于西方,要在短时间内超越发达国家高校的国际知名度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实体扩张和国际影响力扩大的工作中,我国高校应该采取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合作的方式,加强校际合作和校际间人才交流,借鉴名校成功经验,力争与名校联合办学,在合作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浙江大学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浙江大学是我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与国内影响力同样的高度。为了扩大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实现学校在国际上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浙江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达成合作,在英国建立“帝国理工—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在英国的排名稳居前三位,在欧洲和北美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世界知名的一流高水平大学。浙江大学通过和帝国理工的联合办学,直接将自己的名字同帝国理工大学联系在一起,引起了国外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一些教育机构对浙江大学的认可度已经超过了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认可度。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寻求合作,对于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彼此之间要给予更多的交流机会、学位培养名额和更高的奖学金待遇。对于某些国外高等学府,国内学生能够申请的机会是很少的,加之高额的培养费用,使得很多学生的深造梦想难以实现。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之间的合作,无疑会给中国学生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教育机会。

(四)注重中国文化特色品牌的塑造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中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国际地位,应该与中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是相称的。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片面地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内容,要突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要突出中国的文化特色,要注重中国文化品牌的塑造。实际上,近年来国外大量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扩大。如果我们能把握国际文化需求,并从自身的教育资源中提炼出有影响力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必然可以成功地树立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品牌,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东方文化和欧美国家的西方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西方文化尤其近代西方文化,更加崇尚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更加强调人类能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中国传统的东方文化,更加推崇人文理念和哲学精神,致力于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适应和顺从。所以,在树立中国文化特色品牌的过程中,要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寻求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把这些交汇点作为切入点开展教育工作,西方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进而逐渐消弭东西方文化理念的差异,接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价值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体系。中国文化特色品牌的塑造,对于国际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国际学子的眼中,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这里面有一些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但归根结底在于国际学子对中国、对中国教育缺乏理解。通过塑造中国文化特色品牌,有助于国际学子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弘扬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

(五)充分依托网络信息的技术优势

高等教育实体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其他物质投入,这对国内很多高校都具有非常大的压力。因此,我国高校可以更多地选择教育资源的网络输出和教学品牌的信息化塑造。从具体实现方法的角度上讲,在网络教育、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MOOC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网络输出的最合理模式。第一,我国应建立致力于高等教育国际输出的高水平MOOC平台。第二,应吸引一大批国内高水平教育人才,将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上传到MOOC平台之上,MOOC平台配套推出更加适合于外国学生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第三,通过媒体、教育机构进行充分的宣传,扩大MOOC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访问我国的MOOC平台。MOOC这种教育方式,不需要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不需要花费高昂的留学费用,就可以帮助国外学子便利地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享受中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这对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依托网络信息的技术优势,也能更加便利于当代学生的接受。

高校大学生作为有着丰富网络知识积累的网络参与群体,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们更愿意接受网络教育的方式。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更加接近于朋友关系,教育资源全面开放,教育手段也更加丰富,所有这些都让网络教育充满了更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平台上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国际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通过确立跨境国际化发展、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合作、塑造中国文化特色品牌、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优势等途径,早日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

参考文献:

[1]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第75页。

[2]程莹、张美云、俎媛媛:《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第46页。

[3]俎媛媛:《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生流动———2015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国际化与学生流动论坛”综述》,《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第2期,第61页。

[4]裴倩岚、张美云、程莹:《我国边疆省份利用地缘优势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与成效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第87页。

[5]马健生、田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基于高等教育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第44页。

[6]覃绍娇、夏国恩:《“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6期,第85页。

作者:曲晓慧1,冯毅2 单位:1.哈尔滨学院,2.哈尔滨商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