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儒家思想对德育的启示范文

儒家思想对德育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2-08-18 11:33:55

儒家思想对德育的启示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道德完善,行为规范

作为一个君子,孔子要求心中必须具备“仁”的理想,也就是必须拥有追求道德完善的理想,在行动上要用礼来规范自己,内仁外礼,文质彬彬,这才是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最高标准。如何追求道德的完善呢?孔子给出了这样的方法:《论语•里仁》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一语点出了孔子学说中的关键词,那就是从“忠”和“恕”两个方面来达到“仁”的理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希望达到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尽心竭力为人,这是“忠”的体现。在行为处事和人际交往中,要求的就是正心、诚意和积极性,这也应该是个体的一种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推己及人,这是“恕”的体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当然这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而人都是有弱点的动物,总是被各种私心杂念所干扰,要达到此种道德的高度自觉自律,相当困难,但孔子仍然希望每个人“不同程度地去实现‘仁’”,并且也认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着仁”。所以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要实现“仁”,除了道德的自觉,还必须要有外在的约束力,这就是“礼”。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不知道行事为人的准则,你就无法与他人交往,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每个体现着独立价值的个体,也还是一个社会关系中的人,他必然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应采取的态度就是积极的面对,那么他就应当学习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各种礼仪规范,并将之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仁”的概念很抽象,它需要借助“礼”来作具体地呈现,当你始终要求自己遵礼守礼的时候,意味着你一步步地成为一个君子,不断地向“仁”的理想靠近了。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有所修饰,或者说是约束,既不能任内在的观念或者想法肆意地爆发出来,又不能成为一个道貌岸然的人,内在和外在一定要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这种中庸之道,其实也体现了孔子所寻求的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平衡。按杜维明的说法,就是“仁”和“礼”之间的张力,“成圣之道应是介于精神的个体性及伦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狭窄山脊’”。当谈及通过礼对人的约束而使个体更具有社会性,使之成为一个君子的时候,就必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铺天盖地的“礼”是否扼杀了人的创造性?这是儒学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重提儒学必然引起的深思。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对礼的强调到后来确实演变成礼教的传统,相当多的民众被限定在自己的等级上,安份守礼,甚至是到了麻木的状态,主体性严重失落,没有了自我意识。当“礼”发展为“礼教”的时候,就已经逐步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而当我们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原始儒家身上的时候,我们相信,这并非孔孟儒者的本意。人性始终存在着私心、惰性等弱点,不加以限制,就很容易被放大。就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孟子,也承认人性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自己没有主观努力去求“放心”,仍然会堕落变为恶人。所以这就需要“礼”,用礼来成为衡量君子行为的一个标准,并成为内心的一把杠秤,但它不是僵死的,正如前面所说的,要找到的是一个平衡点,就是在“我”和“我们”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既要融入社会,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又要守护住自己一片独立的精神天地。

二、关爱社会,修养自身

《中庸》里面说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首先,“仁”是人本身应具备的一种道德禀性,它又必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仁者爱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将爱传递出去,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如此,那大同世界也就不远了。其次,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所以说“亲亲为大”。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对所有人的爱都一样,必然有亲疏远近的不同,必然是先爱你的家人,再向外推广,爱你周围的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种推而广之的爱首先是建立在自己对亲人的爱这个基础上的。假如对自己的亲人很冷漠却做出一副关爱社会的样子,那只能是欺世盗名;假如只知爱自己的亲人而忽视对社会的关怀,那又是自私的表现了。所以个体必然背负着关爱家人的责任和关怀社会的使命,这才能促使家庭和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孟子相信每个人只要有向善的主观愿望并不断凝聚自身的浩然之气,最后都能成为圣人,也就是最终都能实现“仁”的理想,因为每个人的人性深处都有善端,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恻隐之心的基础上,孟子又进一步把“仁”具体到“内圣外王”的路子上去了。在内,要进行自我修养,使善的萌芽不断生长,要有“仁心”;在外,要将恻隐之心推而广之,作为君王来讲,就是要行“仁政”。孟子的观念看似在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出谋献策,但其实孟子是站在民众的基础上来与君王对话的,应该说孟子是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本主义者,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他心目中的社会理想,那就是老百姓都有田可耕、有肉可吃,社会上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假如这个君主罔顾老百姓的利益,那么他将不再是君主而是一个“独夫”,百姓自然可以将他取而代之,“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君臣之间都必须守礼,臣子并不是只处于被动的地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如不守君道,臣也不必守臣道了,彼此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和历史上很多“愚忠”现象恰恰相反。这也说明了孟子倡导的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和后来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君臣之间紧张森严的关系截然不同。孟子希望所有踏入仕途的仁人志士都要有政治的自觉意识,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不做政治的傀儡。正如孔子认为人应该守礼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礼一样,孟子提倡的也是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融入政治,又要脱离政治,既要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又不能丧失了自我的人格,不能忘记还要“独善其身”。这其实也是在参与政治和修养自身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中庸之道。如果说“孔子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反思”,那么“孟子则是对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的自觉”。孟子强调的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的问题。

三、心智成熟,人格健全

在以“仁”为教育的大方向、以“礼”为总体的行为准则之下,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努力,也就是后人总结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常常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来进行,《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几个弟子向孔子问“孝”的情况,孟懿子问孝,孔子的回答是“无违”,也就是不要违背基本的礼法就可以了。孟武伯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要关心父母身体的疾病。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能赡养其父母,但是却不太恭敬,所以孔子特别提出了“敬”的问题。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针对子夏对父母缺少温润之色而提出了能不能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问题。这个例子很能说明孔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并且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有所缺失的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因材施教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上的,这需要教师用心、细心地去发现学生的天赋和缺陷,并施之以相应的教导。《礼记•学记》作为先秦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也强调教师对学生应“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教师要了解学生,才能够做更有效的引导。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在心智上更加成熟,深思熟虑,保持中道的平衡,最终实现“仁”的理想。这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不是将学生看成是纯粹接受知识的集体,而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查缺补漏,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方贤才。虽然最终的结果不一定人人都能成才,但毕竟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结果会怎样,孔子也甘愿顺应天命。孔子并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关于教育的著作,但是他的言传身教却真切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更适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教育,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不断学习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今天的学校教育当然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但显而易见,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恰恰是现代教育中容易被忽略或者比较空泛的地方。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人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有所提升,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与高学历背道而驰,这是片面重视智力培养而造成的人格缺陷,也体现出学校教育中心灵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道德意识的淡泊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警惕,同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意到教师自身就是一个典范的作用,所以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身正为范”。此外,德育最长远的影响莫过于使个体形成道德自觉意识,“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自我反省、更正错误,使礼仪规范和价值观念深入每个个体的内心,转化为自我约束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最终实现道德自觉。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放逐出去的心找回来,回到善的轨道中来,孟子强调的也是人主观向善的愿望,客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产生影响,但最终决定道德水平高低的还在于人本身。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树起一个道德的天平,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衡量,“不用到上帝面前而是在自己内心中寻找美丑善恶的标准,追求道德的‘自律’,而不是‘他律’”。也只有每个个体都体现出道德的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公德的形成最终还是得落实到个体私德的培养中来。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升华以及心灵的熏陶,使学生具备一个公民的素质,以及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良心,祛除那些“假、大、空”的语言和情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定收获更多的诚与爱。培养道德自觉意识,在天地之间支起一个“人”字,这便是儒家所讲的“成人之道”,也是当下德育最本质的目的。

作者:黄绮彦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儒家思想对德育的启示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