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问题及策略范文

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问题及策略范文

时间:2022-10-22 03:39:27

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问题及策略

一、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规模较小,资金投入不足,生源不够稳定要加快发展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就要进一步扩大办学的规模。它目前的办学规模、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均无法与我国的大学本科、专科教育相提并论;办学资金也投入不足,教学改革因教学硬件落后的制约,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状态。其资金主要来自于学生,办学规模较小;办学经验匮乏,其办学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也导致了生源的不稳定……这些反过来又影响了办学的效益。

(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整体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我国边疆地区、或内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知识方面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三本院校的预科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在相应的层次分别比三本线低80分,比二专线低60分。另外,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与其他公办本科院校的预科新生相比,他们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如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较差,容易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习惯不健康,如酗酒、吸烟、沉湎于网络游戏等。

(三)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离“预“”补”的课程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一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模式基本上采用高中阶段的教育模式,缺少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目的是为本校培养合格的大一新生。只要学生没有严重的违纪问题,一般都能升入其所在学校的二级学院。近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得来的反馈信息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预科学生在升科以后,还是很难适应他们的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学习起来比较吃劲,这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进入预科学习阶段前的一些不良学习、生活习惯往往重新表现出来,厌学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待遇偏低,影响了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太合理,后继乏人。这严重制约了其民族预科教育的纵深发展。而且,三本院校的预科教育教师往往未能享受一些特殊的政策,待遇普遍较低,也很少有进修和获得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的机会。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也导致民族预科教育的青年教师的流失,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教学方法陈旧,沿袭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较少做到因材施教目前,预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的灌输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轻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研究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过程,使一些学生处于被动听、消极学的学习状态之中。

(六)课程设置单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长远发展,也缺乏对学生的科学、严格、系统的考评制度。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低分入学,低分升科”的现象上述种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三本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有一套适合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才能为民族预科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模

式和管理机制是解决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自2005年下半年成立以来,就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努力探索适合三本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培养途径。我校经过近六年的预科民族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为本校各二级学院培养合格的本、专科的大一新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民族预科教育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我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自2005年秋季,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就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并专门成立了预科教育管理机构,虽然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几经调整办学思路,但是始终保留预科部,现预科部与管理学院合并,有预科学生400多人。预科教育招生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新疆、内蒙、云南、贵州等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也可适量招收了散杂居各边远省区城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分数线在同批线下降60-80分。少数民族预科学制为一年,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本校学习一年后,通过结业考试,就可以顺利的升入我校的各个二级院系。通过近六年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我院为各二级学院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少数民族预科结业的大一新生,这成为了那些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而无法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地区考生通往大学的“金色桥梁”,大大的缓解这些地区的升学压力,同时丰富了我院的办学层次,扩大了我院的办学规模,也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二)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成为解决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鉴于当前三本院校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致认为,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就应该要推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建立预彭立平: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科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和健全符合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的模式,才能为独立学院各二级学院培养合格的大一新生,以满足三本院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据此,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少数民族预科部做了如下有益的探索。

1.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依章依法办学俗话说,办学要取得卓有成效,制度要先行。自2005年秋季办学以来,预科部根据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颁布的有关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编印了《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预科部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汇编》和《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预科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扎实而严谨的建章立制,有效地推进了少数民族预科部管理工作朝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学院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2.分层组织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构成应能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能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体自身的状况,对学生的成长做出最佳的选择,力争为每一位学生找到最佳成长的模式。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我们根据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生入学后,就按升科志愿分类来编排文理班级。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培养方案和考试要求,以便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其次,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我们首先强化语数外三门主干课程,同时按照文理分科的教学实际需要,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物理、计算机、民族理论、思想政治等课程。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并坚持兼顾专业学习的原则,对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让课程教学进一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既不是高中教育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完全的大学教育,它应体现在“补”、“预”相结合的特点。“补”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预”是指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和素质,培养其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意识、能力、方法和方式,养成健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预科部在2005年秋季成立以来,就组建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教研室,在各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合理制定各学科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他们顺利升入本、专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我们根据不同学科采用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愉悦身心的场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

4.加强预科教育管理的改革力度第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转变学生学习、生活等行为方式。首先,我们根据预科教育的“预”“补”的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他们能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坚持“严教风、抓班风、促学风、细管理”的管理办法,努力营造出“人人讲责任、人人讲效率、人人重学习、人人抓质量”的良好学习氛围。每周周一到周五,组织学生进行晚、早自习,要求各科任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习课的辅导。其次,我们在抓出勤这环节上,除任课老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外,还专门组织学生会干部对学生上课的到课率进行统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次,我们还成立了园区宿舍自律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学生各个寝室纪律的管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宿舍的安全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学生做好消防、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定期评出文明寝室。通过以上措施,绝大多数的预科生能实现在学习上由被动到主动、在生活上由他理到自理、在纪律上由他律到自律态度上的改变。第二,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要完成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关键在教师。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教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为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鼓励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解放思想。严格了教师教案编写的管理工作,使教师教案的编写规范化、科学化。我们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规范的而又不失灵活的备课案模板和供学生使用的导学案模板,并认真研究制定基层课堂教学评价表,定时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和评比。其次,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设立预科部教学督导组。教学督导组坚持以集体听课和个别听课相结合的方式,每次听课后及时召开评议会,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得与失,并在每学期发放学生评教表格,组织学生评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保证教学效益的的最大化。

5.拓宽育人渠道,实施特色教育,发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色加强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的创新之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是我们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预科部自2005年下半年成立以来,就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少数民族书法展,开展了红色革命歌曲合唱大赛,各种主题的演讲赛。预科部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突出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他们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6.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测评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确立发展性评价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方面,我们将评价主体纳入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其主体包括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家长和学生,还扩大了评价的内容,增加了评价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透明度。引入了“宽进严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升科标准严格把关,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另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促使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激励他们自觉养成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7.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因地制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开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者必须面对的任务。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多已不能适应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能适应学生对课程学习广泛性及丰富多样性的需要。我校依托现有的民族预科各学科教材,打破原来的把教材当圣旨,按照教学顺序,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总之,近六年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成功开办民族预科教育的实践探索证明,构建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是发展民族预科教育的迫切需要。三本院校优质高效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每年能让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子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合格的预科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将回到边疆民族地区,成为该地区的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这无疑是一支维护边疆社会、实现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生力军。这也充分表明,办好富有特色的三本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校的目标是建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精品工程,以便为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开辟更广阔的道路,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任重道远。

作者:彭立平单位: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问题及策略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