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范文

高等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范文

时间:2022-08-31 09:30:59

高等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

[摘要]“互联网+高等教育”新思维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种新思维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优化丰富了高等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使大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和学习时空多维化,使智慧校园成为现实。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高等教育”内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互联网+高等教育”新模式构建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模式构建;对策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思维正在迅速蔓延并渗透到各个传统行业中。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进一步加深。“互联网+高等教育”改变了高等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丰富了教育资源,实现了学习主体的成功转换。

二、“互联网+高等教育”内涵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笔者认为,“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即“互联网+传统行业”=“高级的新兴事物”。“+”不是广义上的“与”或“和”,而是将互联网应用于“被加对象”,结果就是使之被改造,产生深刻变化,推动其创新、向高级发展。“+”过程就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和改变“被加对象”。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高等教育”指用“互联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将互联网作为核心要素融入高等教育教学中,实现微课、慕课、手机课堂,对课程进行数字化革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人才,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的办学水平。“互联网+高等教育”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配置、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学习等,学校、教师、学生三大主体要积极参与“融合”,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校学习环境。

三、“互联网+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一)改变传统高等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各种网站、论坛、教育APP似洪水般涌入大学校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得到翻天地覆的刷新。授课时间和地点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由原来的45分课堂延展到课下的Anywhere。学生可以在anytime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登录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设计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与“高分低能”的僵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优化丰富高等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

当前网络信号基本覆盖了学校、家庭、公交车等场所,连接到网络信号,就可以接收到海量的教育资源。大学生可以在anywhere,anytime搜索并观看国内外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和大讲堂。高校教师已普遍地利用互联网丰富教育教学资料,提高了“教”与“学”效率。互联网辅助下的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成本大大降低。

(三)大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和学习时空多维化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可以下载并安装教育APP,关注微信公众号,浏览优质资源,实现多元成长。很多书籍都附有二维码,学生只要“扫描”就可以关注并浏览相关信息,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又增加了学习乐趣。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扩充知识、交际的常用工具,有助于学生打破时空限制,使时时学、处处学、事事学成为可能。

(四)使智慧校园成为现实

智慧化是“互联网+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追求和方向。智慧化主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化校园,构建富有网络化、现代化的新型校园形态。智慧校园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和前提,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个性的服务,为高校推动教育信息化打下基础。智慧校园有利于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培养“互联网+”时代下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

四、“互联网+高等教育”模式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一)“互联网+高校”

1.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固有的思想对智能手机持反对态度。大学生使用手机没有什么错,关键问题是他们用手机来做什么,这需要高校对学生加以指导。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高校要充分投入到互联网教育中,充分体验、感受和理解“互联网+”思维。

2.加大互联网建设资金投入“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实现是以软硬件设施为基础,技术人员为施动者进行的教育模式的变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要实现“互联网+高等教育”单靠国家投入不太现实。高校要进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或引入民间资本来加强互联网建设。

3.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优势的结合新时代下的“互联网+”与传统教育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其优势是互补的。传统教育可以保证知识真实性、完整性的传递,避免学生知识建构不全或因自律能力不足造成时间浪费。互联网教育具有成本低、时效高的特点,能够丰富传统教育教学内容。因此,高校教师在课上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不仅能增强对课上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

4.加强“智慧校园”建设高校应积极鼓励与支持师生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教与学,全面推动数字化资源在校园的普及、应用和融合,搭建网络信号全覆盖及网络的稳定和安全。同时,高校要建立资源共享站,应充分利用院系、专业、教师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资源等。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实现网络办公,对现有教学管理进行重构。

(二)“互联网+教师”

1.加强自身学习,切实融入“互联网+高等教育”互联网在高校的推广不能靠单方面的努力,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迎接“互联网+”在高校的融合。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互联网+”培训,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最大化运用互联网优化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开发和利用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将最新的教学资源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课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课下及时分享优质资源。教师可建微信公众号,或个人教学网页,上传课件、视频、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教师要分析授课对象特点,设计优质、高效的信息化课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教师要适时地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巧设情境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手段关注与课程相关内容,亲身探索、学习、评价、纠正错误,并实现正确的意义建构。

3.重视教育教学与改革研究各个高校都在积极顺应“互联网+”的潮流。教师更应清晰把握“互联网+”时代特征,结合新时代下大学生学习特点,加强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特点,研究“互联网+”内涵,探索“互联网+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索与利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

(三)“互联网+大学生”

面对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大学生要加强网络自律意识,不要迷失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要提高对信息把握的敏锐度和获取、处理和驾驭信息的能力。在“互联网+”新时代下学生要打破“读死书”和“死读书”的桎梏,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张红彩 单位:安阳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等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