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加州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探讨范文

加州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探讨范文

时间:2022-08-31 09:22:04

加州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探讨

《江苏高教杂志》2015年第四期

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机遇与压力下,传统的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工学研究生教育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作为应对,“十二五期间”,国家着手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和培养体系,重点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于2009年开始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然而,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迄今尚未有完善的模式。相比而言,美国许多高校较早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工程类研究生项目整体实力排名中,位于全美高校第三,公立大学第一,它在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健全而有效的做法,能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

(一)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面对市场需求的未来工程领导者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结果预期,即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做出的规定,不仅规定了培养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也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可以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M.Eng)与工程硕士科学学位(M.S)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培养目标的不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未来工程领域的领导者。”从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属于实践导向型,大多数学生旨在通过接受该学位教育,能够获得进入职场、或是进行技术创业的相关经验与能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掌握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工程师能力的要求。要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除了掌握尖端的工程技术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作能力与商业头脑。当然,将业务管理和经济头脑纳入工程师的能力范畴,并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家之言,美国国家工程院早在《2020工程师》一书中就将其纳入了未来工程师的7大关键能力之中[1]。同样,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NSB)在2007年关于工程教育改革的报告中也指出:未来的工程师需要新的技能组合,公司需要人才拥有终生学习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理解工程的商业背景的能力、跨学科技能、沟通技能、领导能力和不断变革的能力[2]。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工程师,尤其是刚进入职场的工程师,往往专注于工程技术,而在业务管理、团队协作上缺乏经验,对工程领域商机的嗅觉也不敏锐,这恰恰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秉持的“工程业务,超越技术”的理念相违背。为了改变工程师只掌握相关工程技术,而缺乏业务管理能力和商机嗅觉的单线思维模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将工程技术、工程业务管理以及相关金融知识加以融合,旨在使学生能够成为既掌握相关尖端工程技术,又能够具有一定业务管理能力和商机嗅觉的“未来工程领导者”[3]。

(二)严格而多元化的准入制度我国许多高校将工程硕士和学术硕士统一招生,将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作为学术型硕士录取,而将相对靠后的学生录取为工程硕士。这实际上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志愿和能力性向,同时也将工程硕士在实质上作为学术型硕士的低端补充,这与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作为两种无关高下,只是类型不同的定位是完全不符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要求非常严格。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各工程专业都有较高的淘汰率,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2014年的105位申请者中最终被录取的人数不足20人。与大多数美国高校将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区别开来进行招生的做法不同的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M.Eng)和科学硕士学位(M.S)有着相同的招生标准。具体来说,工程硕士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首先,在申请者的学历要求上,报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必须获得工程或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或者是相关公认的等效凭证。其次,学生在所申请的工程专业领域,需要接受过足够的本科教育,例如:环境工程专业要求申请者需要接受过微积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以及至少学习过1学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课程,并能掌握Matlab等相关高级编程语言[4]。第三,申请者需要提供一份本科期间的成绩单,本科四年的平均分(GPA)至少达到3.0(B级)以上,但往往被录取的申请者的GPA都在3.6以上(总分4.0)。除此之外,必须提供最近5年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单,国外学生还需通过托福考试。第四,学校还要求每位申请者提交一份自我陈述,自述的重点在于申请该学位的目的,此外学生需要附上3封专家推荐信[5]。由于申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群大多是就业取向的,其中除了有应届学生之外,还有大量在职进修人群。为了满足各式群体的需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安排相当灵活,除了1年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之外,还有2-4年不等的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完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攻读,但差别也仅在于节奏上的不同,在入学标准、课程要求、质量要求上都遵循着同一标准。除此之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培养的灵活性还在于其总结了19个以上的新兴工程技术领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从中自由选择,以此来满足学生各不相同的个性化需求。

(三)整合校企资源,构建T结构工程领导教育课程模式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作为全美最负有盛名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来重视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也不例外。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出一套专门的课程模式:即“T型课程模式”。在此课程模式中,将工程类课程与领导力、管理等核心概念相整合,通过案例研究和毕业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就接触到来自行业的实际挑战。“T结构工程领导教育课程模式”主要包括“核心领导力课程”(coreleadershipcurriculum)、“专业技术课程”(technicalexpertise)和“毕业设计”(capstoneproject)三个领域。其中“核心领导力课程”包括核心领导力课程I(3学分)、核心领导力课程II(3学分)以及创新系列讲座(1学分)三个部分,旨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领导技术企业与投资项目中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技能。在核心领导力课程的内容上,以上三门课程也各有侧重。核心领导力课程I主要从与技术型企业相关的管理和领导的核心概念出发,涵盖技术战略、谈判、组织行为、财务会计、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等主题[6];而核心领导课程II则侧重探索工程技术型企业的关键运作、领导能力以及金融观念,包括融入市场的方法、直接或间接的销售、物流与后勤、人才管理、创造性的管理、项目管理、领导风格、财务总监的类型与财务报表的说明、资金来源、预算的制定、计价方法、道德、创业精神、知识产权、法律、治理和组织等方面的内容[7]。当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未来走向,积累技术型企业运作管理的经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核心领导课程I与核心领导力课程II中分别设置了一个平行的营销项目与企业发展战略项目供学生进行研究、探讨。除了核心领导力课程之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的“创新系列讲座”每周都会邀请硅谷或是其他著名企业的创新领导者来分享他们在创业、企业管理、项目开发、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旨在通过这些讲座中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实际业务情况以及行业的最新走向。与属于必修课程的核心领导力课程所不同的是,创新系列讲座属于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专业技术课程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T结构核心领导课程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整合校内资源,由科尔曼•冯工程领导研究所提供“专业技术课程”,共有19门目前工程领域前沿和新兴技术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从中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至少选择4门相关课程,完成12个学分的学习任务,旨在通过工程领域相关课程的学习,深化学生的技术专长。毕业设计环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T结构核心领导课程模式中占据极为重要的部分,被视作是联系核心领导力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的中间环节。学校规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需要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并且这些项目均来自于企业实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与硅谷等地的超过500家企业建有合作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技术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并以3-5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共同合作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在学生入学初就开始进行,一直持续到毕业。而项目所形成的成果与报告,则作为学生毕业答辩的主要考核内容。学校还设有与学生毕业设计相配套的附加集成课程,以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为基础,学生通过每周与校内导师、企业技术顾问进行1个小时的研讨,将沟通技巧、管理原则以及领导观念应用于毕业设计中[8]。

(四)多重措施,保障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首先,毕业标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规定工程硕士除了完成核心领导力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毕业设计三个部分,共计25个学分的学分要求、总体绩点达3.0以上之外,还需要完成5个学分的与毕业设计项目相关的附加课程。由于工程硕士的毕业设计大多需要横跨两个学期,为了保障项目的完成质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毕业设计(5学分)划分为两个部分(2学分和3学分)分学期进行考核,并且要求每个部分都至少需获得B级才能达到毕业要求。除此之外,工程硕士每周还需要进行一周的工作汇报,以此来实时了解、监督工程硕士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又因为工程硕士毕业设计的选题均由企业所提供,旨在解决企业或行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因而学校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需要由工程硕士校内导师、校外专家、同行以及企业合作伙伴组成。只有通过校内导师、企业合作伙伴、校外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学生的毕业设计才能顺利通过。其次,师资保障。由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学位类型,因而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与科学硕士学位有着本质的差别。简单来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更需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与行业经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了让工程硕士能够在校园中对行业现实有所了解,除了要求校内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外,还聘请了大量来自企业一线的、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教学与培养中。以工程硕士核心领导力课程的教学团队为例:该团队共有8名核心成员,其中,绝大数教师都是来自于实践领域,并且在讲授的内容上,每位教师都有丰富的经验。除此之外,学校在各工程专业上都设置了专门的咨询委员会,这些咨询委员会由专业的工程师、商业领袖、学者、高等教育领导者以及相关政府官员组成。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从咨询委员会处得到帮助。并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500多家企业建有合作关系,充足的项目来源,能够真正满足工程硕士的个体化需求。

二、启示

(一)结合工程实践需要与自身特色,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定位由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实践导向型,或者说是职业导向型的学位类型,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就离不开对工程实践要求和工程师能力要求的考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所以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工程领域的领导者,是根据当今工程领域对工程人才的需要而来。这种与自身特色相匹配,与工程实践需求相符合的培养目标定位,自然更容易获得申请者的青睐,也更容易实现。这就给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自己已有的学科、资源优势,将跨学科、跨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考虑目前工程实践领域亟需的人才规格,综合考虑以上两点,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又具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立严格的入学标准和灵活的培养机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用和科学硕士相一致的入学要求,这种严格的入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质量。而目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现实操作中,往往成为工学硕士学位申请者被淘汰后无奈的选择,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成为工学硕士学位的次级学位。这便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生源质量、学位的认可度上难以与工学硕士学位比肩齐声。另外,还应当效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培养形式上灵活性的特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了不同学制的培养方案;又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有针对地安排相关课程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加强或补缺。而在我国虽然也存在在职的工程硕士教育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之分,但总体区别不大。可以效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种在不降低培养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学习年限,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三)构建项目实践、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实践导向型的学位类型,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其关键所在。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采用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但由于工学硕士培养的惯性以及学校工程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不足,导致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项目实践的脱节。这就丧失了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内、校外共同培养本该具有的协同优势,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些做法或许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为了促进工程硕士课程学习与项目实践的融合,实现培养未来工程领域的领导者的培养目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此特定开发和构建了“T结构工程领导教育课程模式”,此课程模式将专业技能、核心领导力课程与项目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聘请众多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个部分都能与行业现实结合起来。

(四)建设校内、校外双重质量保障体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特别重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为此学校内部建立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诸如严格的毕业要求,同时要求校外专家、校内导师、同行、企业合作伙伴参与毕业设计的答辩;设置了由专业工程师、商业领袖、学者、高等教育领导者以及相关政府官员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作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咨询机构;从校外聘请了众多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教师;与500多家硅谷及其它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保障项目来源的充足性;而在院校外部,参加ABET认证,以A-BET的要求进行培养活动的改进与完善。正是这些质量保障措施促使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稳居美国工程类研究生项目整体实力的前三名,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积累较高的社会声誉。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大发展时期,培养规模日趋扩张,在此之际,更要谨防再次掉入“盲目扩张而致使培养质量下滑”的发展陷阱之中,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应该建立和完善各种质量保障措施,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够真正与行业实践需要无缝对接。

作者:汤磊 王丽根 单位:东南大学 基本建设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加州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jsgjzz/67832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