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时代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探究范文

新时代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探究范文

时间:2022-09-21 09:12:59

新时代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探究

摘要: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高校工会工作应将“健康中国”建设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把提高高校教职工健康水平列入高校体育中心工作。研究通过对浙江省13所高校的教职工进行体质测试工作和健康素养水平调查,以此为依据进行教职工健康水平的特征与规律分析,同时对13所高校工会的体育工作现状开展调研,并对高校工会体育工作之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功能进行论述,从而探索出新时代的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新思路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健康中国;工会体育;体育工作

0前言

在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体现了党对人民健康关注和重视达到了新高度,建设健康中国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健康中国”的科学定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给出三层含义:从健康事业角度看,它是一个发展目标,是指人民健康、长寿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从人民生活角度看,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指拥有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家家享有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它是一种发展模式,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模式。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这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于高校来说,必须从制度层面统筹谋划推进。

1研究意义与方法

1.1理论意义可以较为详实了解我省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差距及其原因,为改善与提高我省高校教职工健康水平提供策略支持;可以较为详实了解我省高校工会体育工作基本状况,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经费及其制度上对工会体育工作倾斜、重视;探索出一条工会体育工作创新思路,以促进我省高校工会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1.2实践意义探索出一条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高校体育工作新思路;创出一条浙江高校特色工会体育工作新路子;从实践上进行研究实证便于总结、分析与查证,数据来源更具说服力、可信度;便于推动我省高校工会体育工作,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实与推进。

1.3实际价值为了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高校工会工作应将“健康中国”建设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把提高高校教职工健康水平列入高校体育中心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工会组织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促进高校教职工身心健康、保障教职工健康权益,是高校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能,组织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是工会履行服务职能、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体现。

1.4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法对我省高校教职工体质状况、健康素养及各高校工会体育组织实施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同时对高校体育工作之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功能进行理论梳理,最终提出新时代下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新思路与实施路径。

2浙江省高校教职工健康水平特征与规律分析

选择分列于浙江省11个市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嘉兴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台州学院、丽水学院、衢州学院等13所高校,通过对这13所高校教职工健康素养水平和体质状况的抽样调查与测试,我们得到了大量教职工的健康数据。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调查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和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体质测试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总体上来看,有以下特征与规律。

2.1健康素养方面13所高校教职工体育健身意识强烈,几乎所有教职工都有意向参加体育锻炼,说明高校工会开展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景非常之好;高校女性教职工的健康素养明显高于男性教职工,这说明女性教职工较之男性更加关注健康;高校教职工健康素养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因为高校教职工普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其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较高;但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慢性病防治、健康信息等素养水平并不高,说明高校教职工有健康的理念却缺乏健康的手段。

2.2体质水平方面高校教职工体质水平呈现出与年龄和性别相关的差异性,女性教职工的总体体质水平稍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男女生理差异和社会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教职工的体质健康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高校的健康工作也应据此开展,统一规划、区别对待。男性教职工在30岁以后的体重、腰围、臀围、腹部皮褶厚度等方面明显增加,而女性教职工在这些方面没有年龄分水岭。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增加,教职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身体形态逐渐富态臃肿。高校应注意到这种变化的同时,制定性别区分度高的健康提升计划。20~39岁男性教职工的力量、耐力较好,20~39岁女性教职工的力量、耐力和平衡能力较好,40岁之后均出现明显下降;40岁之后男女教职工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都有显著下降。如果说30岁是高校教职工身体形态的分水岭,那么40岁就是高校教职工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又一个分界线。所以,高校应对处在40岁左右的教职工重点加强身体素质和机能干预。

3浙江省高校工会体育开展状况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13所高校的走访调查,大致了解了浙江省高校工会体育工作开展现状,总结出以下三点问题。

3.1组织不力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高校工会体育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职工运动会(包括趣味运动会)田径项目、大球项目(篮球、足球等)、小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群众基础好、普及率高、运动强度相对较小,组织动员的难度也不大。有些项目如瑜伽、登山、健步走等体育活动也得到了很多高校工会组织者的青睐,然而一些深受大龄教职工热衷的传统体育项目(如门球、太极拳等)和广大教职工欢迎的休闲体育项目(扑克、台球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开展。高校教职工由于年龄、性别、兴趣等差异,对工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展针对不同特征教职工的体育活动并且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其中,工会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另外,13所院校各工会几乎都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育工作组织者,其组织体育活动的方式基本是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将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下派给学校体育部门的相关老师或体育社团。体育部门的老师则需要在工作之余开展工作,由于个人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活动的组织、创新力度和最终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3.2职能不清所调查的13所高校中,各校工会成立的体育社团在数量和质量上参差不齐,分工会和各社团协会存在分工不明确、职能划分不清的现象。各高校成立最为普遍的是乒乓球协会和羽毛球协会,其他体育社团包括网球协会、足协、篮协、瑜伽协会、登山协会、户外俱乐部等。校工会、分工会和社团组织缺乏有效联系,往往各自为战,这造成了管理混乱、三方信息不对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等不利于高校工会体育工作开展的因素,如体育社团往往受活动经费和场地设施的限制、校工会受制于自身号召力和人力的不足。

3.3保障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高校体育工作的硬件保证,是开展教职工健身活动的基础,浙江省部分高校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体育工作的开展。13所高校都设有如教工之家、教职工活动中心这样的场所以解决教职工健身难问题,然而,受教职工欢迎的羽毛球、篮球、足球项目的场地仍稍显不足。当前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体育场地已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教职工面临着与校外群众、校内学生共同分享体育设施的局面,如何在满足学生和社会公众健身需要的同时保障教职工的健身权益,尤其值得工会组织者考量。活动经费是高校工会顺利开展体育工作的必要保障,通过对13所高校工会的调查得知,浙江省各高校工会的经费几乎都来源于学校拨款,渠道非常单一,这就造成了工会在开展体育工作时有心无力。这种依靠行政拨款的现象在这13所高校中普遍存在,由此造成体育活动开展受限,严重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开展效果。拓宽体育活动经费的来源渠道、争取校外资金资助以及鼓励广大教职工为自身健康投资是今后高校工会应努力的方向。

4高校工会体育工作对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功能

4.1引领指导功能新时代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高校工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工会体育工作可以培养教职工健康的身体并改善其精神状态,为教职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必要的保障。新时代的高校工会在健康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明确体育工作改革要求,以广大教职工的健康为中心,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2组织协调功能由于高校工会的组织架构相对健全,包括了高校的各个院系和管理部门,使得高校工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和优势,有利于“健康中国”建设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同时,高校工会还是高校党委与教职工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工会广泛听取民意,了解教职工真正之所需,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高校工会在建设健康中国和教职工个人健康发展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可以不断优化学校党委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工作开展、组织协调、具体实施和成果共享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4.3沟通凝聚功能高校教职工有独特的群体特征,这决定了他们的体育活动有自身特点,工会引领,形式多样、组织性与自发性相结合,目的以健身、娱乐、沟通交流为主是教职工体育活动的主要特点。高校工会开展的体育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缓解教职工工作时的焦虑情绪、培养教职工健康的心理。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增进教职工之间的情谊、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而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个体而言,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还可以促进自生更好地融入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高校而言,开展体育活动使广大教职工拥有了更健康的身体、更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4.4支撑保障功能高校教职工服务着庞大的学生群体,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学校的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投入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时常面临着身心俱疲的状况。高校工会作为校园“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践行者和保障者,承担着高校工会体育工作的组织重任,为教职工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体育工作的开展更是高校工会发挥组织优势,做好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健康权益的重要途径。

5新时代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新思路与实施路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高校工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它的主要工作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5.1体育工作新思路

5.1.1形成健身氛围,普及健康生活。高校工会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向广大教职工宣传并传授专业的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广泛地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和竞技交流活动,从而提高教职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全民健身氛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高校工会应强化自身引导指导功能,搭建体育锻炼信息平台,普及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理念、传递体育赛事信息;其次,高校工会应强化组织协调功能,为广大教职工的健身活动创造便利,创新体育活动形式,组织教职工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创新激励手段,激发教职工参与工会体育活动的热情;最后,高校工会应强化其支撑保障功能,出台工会体育工作制度保障活动实施,并针对教职工多发的慢性疾病和健康隐患编写教职工健康指导手册和运动处方。

5.1.2创新活动方式,优化健康服务。首先,高校工会应不断创新体育活动形式,设计出更加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以满足教职工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循环反复、乏善可陈的体育活动并不利于教职工参与积极性的产生,也不能满足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真正需求。开展体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工会,各社团组织和分工会也应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各组织各部门的积极性,多开展能够促进教职工间沟通交流的体育活动,为教职工打开交际圈,增强其团队责任感和归属感。要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沟通凝聚功能,努力通过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给予教职工更多的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其高效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其次,高校工会应该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一是建立教职工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将每年的体质测试运用到教职工队伍中去,而不仅仅是学生。为教职工建立健康数据库,实时监控其健康状况,提供运动处方;二是要针对学校工会锻炼场地匮乏和健身指导缺失的现状,工会应积极沟通联系学校体育学院和体育部门,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邀请体育专项教师为各种健身活动提供指导。

5.1.3拓宽经费来源,完善设施保障。首先,高校工会开展体育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的行政拨款,而是要积极开拓经费的来源渠道,吸引企业赞助,推行体育赛事的冠名权,并鼓励体育社团自筹众筹举办赛事。其次,高校工会在持续拓展资金渠道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学校硬件条件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教职工体育锻炼环境,为广大教职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5.1.4更新工作观念,强化组织实施。高校工会应深入学习精神,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实际工作,更新体育工作中的陈旧观念,主动适应新时展的新特点、新形势,切实增强高校工会体育工作的实效。新时代,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日新月异,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队伍持续壮大,工会在开展体育工作时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过去的工作观念和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必须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组织实施,简政放权,使工会与各分工会、体育社团形成有机联系。

5.2体育工作实施路径

5.2.1体育文化建设平台。文化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新时期的高校工会体育工作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实施高校工会体育文化平台建设就是要结合高校所在地域的特点,不断探索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渗透,与现代体育文化特点有机交融,最终形成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新时代工会体育文化。新时代,互联网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引领指导功能,利用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体,如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搭建高校体育文化展示平台,展示工会体育活动成果的同时普及科学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并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宣传效果,从思想上转变部分教职工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和工会体育工作的偏见,端正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提高参与积极性,为教职工营造人人争先、健康积极的体育文化氛围,打造符合本校自身特色的工会体育文化。

5.2.2体育社团化组织建设平台。新时代下,高校工会体育工作参与主体更加多元,管理难度更大,实施体育社团化组织平台建设就需要要求校工会与各社团组织划分出清晰的权责关系和管理模式,加强沟通协调,互助合作,协同管理高校工会体育工作。建设体育社团化组织平台,高校工会需要准确把握教职工不同的健身喜好和习惯,鼓励发展各种体育项目的体育社团,简化社团审批过程,将体育工作管理权限逐步下方给各社团,赋予其更多的自由。实施高校工会体育社团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体育社团组织的积极性,提升其参与感,推动其推陈出新、开拓思路,创造出更加丰富生动的体育活动。

5.2.3教职工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建设教职工国民体质健康管理平台,首先要成立高校工会体育健康工作领导委员会,统一组织管理体育和健康保障工作;其次要实施教职工健康中国指标和国民体质标准达标计划;第三要建立教职工健康数据库,实时监督与评价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成立高校工会体育健康工作领导委员会,联合校工会、体育社团、校体育部门、后勤部门、校医院等共同管理,统一规划,协同配合。实施教职工健康中国指标和国民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计划,高校工会应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健康指标要求,由体育健康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开展实施教职工体育锻炼达标测试活动。高校工会每年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体质测试和健康素养调查,针对教职工多发的慢性疾病和健康隐患编写教职工健康指导手册和运动处方,提高教职工科学健身的水平,还要依据教职工不同的年龄、性别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工作计划。建立教职工健康数据库,实时监督与评价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就要通过上述达标计划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教职工的健康档案,对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估,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5.2.4体育锻炼比赛信息平台。在如今这样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应充分意识到新兴媒体之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将传统载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建设体育锻炼比赛信息平台,增强活动宣传效果,提高体育工作效率。体育锻炼比赛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高校工会体育活动的组织效率和效果,为顺利开展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工会可以将教职工体育锻炼比赛信息在平台上广而告之,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同时也要创新宣传载体,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形式体育赛事通知或进行赛事实时直播,方便教职工了解赛事情况。也可以组织专门人才研发本校工会APP,这样不仅有效推动了工会的信息化建设,还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

5.2.5教职工体育品牌建设平台。高校体育品牌是以校名和某个体育项目为标识,以其独特个性和强大实力为特征,且被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促进高校综合实力发展和知名度提升的实体。为满足广大工会教职工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建设具有本校工会特点的体育品牌平台,这样不仅能够对工会体育工作的推行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有效推进高校“健康中国”建设,极大地提升工会教职工健康水平。高校教职工体育品牌的建设要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和实际情况,精准定位,合理把握优势项目并利用优势资源,在各高校职工会体育工作中脱颖而出。在高校教工体育品牌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对将要打造的教职工体育品牌进行全方位的精准定位,这样才能有利于高校教工体育品牌的形成与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工会要充分依托各分工会、体育社团,发挥自身的组织协调功能,并利用体育部门的资源优势为举办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赛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传启.健康中国: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N].中国人口报,2016-11-07(003).

[2]王丽.新版《健康素养66条》在京[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6):194.

[3]张卓林.北京市高校工会体育工作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4]王广.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活动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27(5):111-114.

[5]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01).

[6]刘明福,王忠远.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系列讲话的体会[J].决策与信息,2014(Z1):8-15.

[7]宋鹏.高校体育品牌与大学精神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1):12-14.

[8]赵永祥.武汉市高校工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9]李萍,陈凯华.安徽省高校教职工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2):118-122.

[10]牟珊珊.山东省高校教职工排舞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1]吉布哈.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对其影响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12]刘青.浅析高校工会在教职工体育工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0(17):209.

[13]闫文伟.全民健身理念下高校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新思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108-110.

[14]高惠兰.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职工群众体育工作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5):34-36.

作者:王鹏;蒋健保 单位: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时代高校工会体育工作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gztyxyxb/7201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