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思考范文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思考范文

时间:2022-04-24 03:21:06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思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摘要]我国的教育模式应该从应试型、知识型向素质型、创造型转变,而高校考试制度也必须适应和践行这种转变。教育模式的转型及其考试制度的变革绝不是高校及教师一方面能够完全解决的,而是与教育评价体制、社会价值观、家庭教育等一些外在因素密切相关。但是,作为一个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地方,高校及教师不能将所有事情归咎于体制和社会,应该在服务和教化社会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教育评价;社会;家庭

高校的考试是为了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引导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教育教学工具。考试制度是高校为了实现考试的评价与引导功能而制定的能够体现考试的价值理念,涵盖考试环节、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组织、考试过程、考试结果运用等在内的考试管理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多年来,社会上对高校考试制度尤其对考试方式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问题多有诟病,认为我国的教育模式应该从应试型、知识型向素质型、创造型转变,而考试制度也必须适应和践行这种转变。其中的道理每个人都明白,说起来也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因为,教育模式的转型及其考试制度的变革绝不是高校及教师一方面能够完全解决的,而是与教育评价体制、社会价值观、家庭教育等一些外在因素密切相关。这不是推脱高校及教师的责任,也无意为高校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推进缓慢进行辩解。事实上,多年来许多能够正视中国大学教育问题的高校管理者和具有职业操守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及其考试制度的改革问题,但为什么到现在仍然社会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甚至高校自己都不满意,难道是这些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都不懂教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高校而言,考试制度看似一个小问题,但其改革优化必须置于高校制度建设的大框架内进行,必须充分考虑了考试制度机制与教师教学管理与发展机制、学生学习管理与发展机制、人事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联动以及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中理想和可操作性如何平衡的问题。

一、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教育评价体制

责任大学的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一所大学办的好不好归根结底还应该由学生、家长和社会来评价的。如果办学质量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社会认可,学生自然选择报考这所学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体制偏于行政化、集权化,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限,专业设置与建设质量要评价、课程设置与建设质量要评价、就业率要评价,等等。我国的高校多为公办,公办高校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办学质量指导、监督、评价本无可厚非,但与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比,行政化评价对高校办学的影响更大,高校的生存、发展、声誉、经费与行政化评价结果息息相关,高校办学的注意力自然也会放在这些评价上。虽然这些评价的本意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但相比专业数量及结构、精品课程数量及层次、就业率高低等,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考试内容和方式显然不是“硬指标”。当高校面临“名誉”和生存发展压力时,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相应的考试制度变革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被一些现实的考虑所取代。为什么我国众多高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学生的兴趣和人格特质培养等方面特色不够鲜明,为什么高校会出现“争抢”高考生源、学术造假、就业率“注水”等为社会质疑和诟病的问题,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大学生“以混文凭的态度对待大学学习,不在乎在大学里学到什么,而是拿到规定的学分毕业即可。但我不认为这就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当前整个大学教育教学出了严重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的严重功利化、空心化滋生了这种现象。”

二、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社会责任

人们现在总喜欢拿教育说事,视乎社会上存在的诸多陋习和问题都源自教育,但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吗。目前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创新教育不足、创新能力培养缺失、考风不正等诸多问题,根源在教育之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荣辱观及其对“美丑”、“对错”的认识发生了很多变化,自我、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盛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目前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旷课迟到等违反校纪校规的问题屡见不鲜。更令人担心的是,违纪违规学生对其行为没有愧疚感甚至心安理得。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目前在社会上,“自我”、“精明”、“巧诈”盛行,有的甚至毫无底线,而且能够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和赞许,而“自律”、“拙诚”往往被视为“笨拙”,“老实”成为一个贬义词,这些值得我们深思。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困惑学校考试管理已经多年,学校、学者、媒体也多“思考”。但往简单想,只要社会风气好了,人们对“美丑”、“对错”有着正确的认识并很在意这些东西,人们对法制、秩序心存敬畏并向往这些东西,学生考试作弊的陋习就不难解决。从学校管理层面看,不能说不管,而是管的不好、管的不严,学校对违反规则的事情往往会出于短期性考虑而放松管理。目前,我国的每一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都有比较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其标准,以及为实现目标和标准所制定的规则如校规校纪。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高校的规则或多或少已经功利化。学者程平源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背后是教育资本化。当教育被人为地强行塞入经济学概念后,教育现象和整个教育就逐渐服从于纯经济目的,教育成为虚拟商品,分数成为硬通货,原本属于国家公共服务的领域变为市场交换领域,教育求真求善的价值渐为经济意识形态裹挟,导致经济主宰教育等社会关系的资本运动。”②学者于丹认为,“为什么过去最有操守、最有尊严的三大职业教师、医生、记者,而现在却遭受很大的质疑?因为这几个行业中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的冲突比过去更加严重。”③我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④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求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是培养人价值观的地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开在课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的所有规制包括考试制度及其管理都应着力体现上述价值理念。学校管理的功利性以及学生学业考试过程中的不公正、不依规、不诚信,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高校的校纪校规是让学生去遵守的,应该是学生出于自由意愿的选择,如果学生不愿意,可以选择去别的大学。

三、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家庭责任

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有多少家长真正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并因势利导孩子成长。社会的功利推升了家长的功利,家长的功利言行又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家长更多地关心孩子大学毕业后是否有一个稳定、体面、收入高、能够“光宗耀祖”的工作,而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职业能力和心理品质不会斤斤计较。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家长的价值观取向及其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和人格品质。“早期教育不仅会影响一个孩子今后的学业,也会影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⑤现在的大学生家长大多数也是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即使能够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即使能够认识到孩子兴趣培养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也往往会被功利性的现实考虑所肢解。因此,我们今天谈大学的创新教育不足、教学方式僵化、考试内容和方式墨守成规、考风不正,家庭教育的责任不可推卸。为什么现在大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有“热门”和“冷门”之分,为什么许多学生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往“热门”专业和名校凑,原因不言自明。孩子缺失了自由和兴趣,考虑的只是现实和功利,还会追求创新吗。退一步讲,即使大学强力推行创新教育、创新教学及其创新能力考核管理,家长也认为这些管理没有什么不好,但当这些管理与自己孩子的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多数家长会选择孩子的现实利益。如果要在学生考试作弊受处分与毕业拿学位之间进行选择,多数家长会选择后者。“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让学生在玩,不注重知识的传授。其实并非如此,美国的基础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感觉。在美国人看来,知识可以在任何时候补上,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训练过程。美国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受到这种训练,所以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兴趣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世界上最差的’的基础教育却能培养出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根本原因。”美国的这些教育理念,有多少中国家长能够认可。即使认可,有多少家长可以真正接受,因为中国的每一位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点上”。

四、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学校责任

以上说了这些,是不是学校没有责任,可以坐等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法制秩序的形成。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地方,学校应该在服务和教化社会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安排对考试的影响。考试理念与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是相互联系的,考试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高校自身看,多源于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在这些理念支撑下的制度安排。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些职责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和分项制度安排进行实施和推进。应该说,高校的上述职责没有那个是不重要的,但在高校的发展和管理中,其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面临轻重缓急的权衡与选择。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无论在高校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教育人和培养人始终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和中心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高校只有牢固确立并切实践行上述办学理念,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及其考试制度的改革优化才能持续推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优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在高校管理和教师评价及利益机制上要牢固确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并将其与高校发展、办学声誉、办学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如果高校在制度机制上能够真正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责”,就会真正重视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就不难处理考试管理严与松的关系。事实上,在良好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上,教师和学生可能从来没有统一的“天性”,但好的制度可能激发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而不好的制度则可能暴露其最自私和短视的一面。

二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创新教育及其考试方式的影响。首先这里要引用美国知名公立高中威尔斯利高中校长在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部分讲话作为开始:“你们拿到手的毕业文凭,除了名字外,也跟其他人的完全一样。你们毫无特别之处,你并不与众不同,你们只是普通人。假如你在威尔斯利高中就读的几年中学到了知识,我衷心希望你学到的是应该学到的知识,衷心希望你学到的不仅仅是对物质利益的渴望或对知识的卖弄炫耀。今天你们就毕业了,我要求你们铭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只做自己真心感兴趣的事情,不要自鸣得意,不要被闪闪发光的物质主义冲昏头脑,要有道德感,并将道德力量贯穿至自己的言谈举止之中。不要在乎他人能为你做些什么,细细想想自己能为世上68亿人奉献些什么,然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人本体验的最高境界在于无私、胸怀坦荡,然后你很快就会发现生命的最大快乐就是源于对‘自己毫无特别之处’的认识。”作为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对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反复强调“兴趣”和“毫无特别之处”,为什么这种“毫无特别之处”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潜质,并育成了许多“特别”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值得我们深思。与此相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高校热衷于上层次、扩规模并批量培养出“拔尖”、“精英”人才。这种办学追求和人才培养理念,恰恰抹杀了学生们的“潜质”、“兴趣”和“天性”,使学生们过分看重名利,学习和生活都处在“被动”和“压抑”中,学习的快乐感和创新追求逐渐丧失,表现为或者过分现实、势利、无责任感,或者离经叛道、不求进取。不管高校这种“不平凡”人才培养理念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会无形地影响着教师、学生和学校的管理,影响着高校创新教育及其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推进。

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对创新教育及其考试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比较强。但这些成绩并不能掩饰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以下缺失: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人格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批判精神不足。这并不是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淀可有可无,因为没有知识积淀就不可能有质疑、批判和创新。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积淀从纵向看是退步的,而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明显提升。作为大学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确实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在大学教育教学系统中,教师是施教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在学校制度框架内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主要是由教师确定的,教师是重知识传授还是方法传授、重知识接受还是知识质疑甚至批判、如何看待师道尊严并敢于面对学生的挑战,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说了算。大学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但有多少教师真正了解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大学教育倡导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动,但对如何启发、如何互动,教师课前又准备了多少;大学教育应该鼓励知识批判,但有多少教师能够从内心放下架子,坦然面对并虚心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挑战。这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因为现在的教师也是在我们固有的教育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传统及其教学过程和考试方式进行创新发展,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所有事情归咎于体制,却忘记自己也是体制的一部分。”

作者:张贵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aoyuqikan/gxsfdxxb/70397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