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文学论文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因为在宋代,确实有很多人论文时持“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的标准。据《后山诗话》记载,黄庭坚自己就说过,“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陈师道也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即使是“江西派”之外的人,也讲过类似的话,如朱熹曾云:“余尝以为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法,学之者须循序而渐进。如学诗则且当以此等为法,庶几不失古人本份体制。”强调作文首先要遵循文章体制,这种观点既不是兴自宋代,也不止于宋代,实则是贯穿汉语文学史始终的。如果说包括刘勰在内的许多人把《尚书》中的“辞贵体要”这句话理解为强调文体对写作的重要性还显得有些牵强的话,那么《文心雕龙•风骨》篇中说“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这段话,虽然不是专论文体问题,但显然已经包含了要求文章写作应该明白各种文章体制之义。同时期的《典论•论文》《文赋》也有相关论述。生活在唐朝的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曾经谈到,如果不了解文章体制的“清浊规矩”,是不可造次作文的,“制作不依此法,纵令合理,所作千篇,不堪施用”。这种观点,与上述宋代文论家的观点已经十分接近。至于宋之后的情况,如明代的陈洪漠就把“体弗慎”与“意弗立”、“气弗昌”、“辞弗修”一起称为为文之“四病”,认为“文莫先于辨体”,“体正而后意以经之,气以贯之,辞以饰之”,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在宋代以后大量出现的诗话、词话、文章评点、小说评点中,强调“文各有体,不能相犯”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与文论家,都有着十分明确的文体意识,而他们的文学写作与文学批评活动,就建立在明确的文体意识之上。在明确的文体意识支配下,“体正”是判断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辨体”则是写作者必须经历的一种基本训练。

汉语文学文体意识的产生与成熟,与汉语书面表达对语言形式的特别关注有直接关系。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后世的儒家学者宗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尊崇周代之“文”。这里的文虽然含义十分广泛,包括周代在前人基础上重建的整个礼乐文化、典章制度,但至少诗与文章是包含在他们所说的“文”的概念之内的,而且还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周人那里,作为礼乐典章制度重要载体的文章,不仅要求有切实的内容,还要求有讲究的形式。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表明的正是当时人们对语言形式的看重。“尚文”的观念,对汉语的书面表达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汉代以前的文人作文,虽然很少单纯用于消遣娱乐,但无论是作议论性的文章,还是书写历史,都十分强调文章的形式与语言使用的技巧。甚至一些完全实用性的文章,也要采用韵文的形式,使用十分讲究的修辞性语言。汉赋以及之后的骈体文中大量使用的押韵、偶对等修辞手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先秦的经、史、子类著作中,这些修辞手法都能够见到,尽管最初的时候可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运用的。如果作一个历时考察,便会发现从周初到春秋战国之交,再到战国末年,各种文章体式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一个从粗疏到精致的发展过程。而从句子的类型上看,则经历了一个从早期比较随意、简短的散体句式向比较整齐、结构比较复杂的排比句式、骈偶句式发展的趋向。以最能体现汉语形式特征的对偶句的使用来看,《尚书》《周易》等早期文献中,已经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偶句,到《论语》《老子》等著作形成时,偶句出现的频率不仅比《尚书》《周易》更高,而且形式上也更趋完善。而到了战国时代,在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人以及一些纵横家的文章中,对偶的运用,不仅已经十分普遍,而且也达到了十分精致的地步。汉代,不仅赋、颂、诔、吊等以铺叙言情为主的文体具有十分精致的形式,就是诏、策、表、奏等公文文体,论、赞、序、议等论说文体,甚至包括书信、契约等日常应用文体的写作,也大量使用精致的对偶句或排比句。汉语写作的这种状况,很自然地引起了文论家们对文学形式的关注,并产生了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类的主张。发生在南朝齐梁间的“文笔之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而用“文”与“笔”这两个概念对文学进行二分,只是中国文学史上从形式入手区分文类的一次初步尝试。在“文”“笔”之辨之后,还有用“骈文”(在不同时期也分别称为今文、时文、六朝文、四六文)、“散文”(唐宋时多称为古文)这样一些概念对文章进行二分的分类方法。

在骈、散二分时,形式分类这一原则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贯彻。汉代以前的文体,主要是以文章的用途与功能为依据进行划分的。文与笔、诗与文、骈与散等文类概念的出现,以及律诗内部各种体裁的滋生,为中国文学走出早期以文章之用划分文体的思路,形成建立在形式区分基础上的比较科学的文体文类概念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新产生的文体,无论是属于诗体的词、曲,还是属于文章范畴的八股文,以及小说文体中的笔记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等等,采用的大多都是以语言形式、文章结构为根据的分类原则。更低级别的文体类别,如词中的小令、中调、长调,元曲中的小令与散套,明代戏剧中的传奇与杂剧等等,也都采取的是形式分类原则。从文学观念发展的角度看,以形式为依据对文学文本进行文体与文类的区分,是一种比以文章用途为依据对文体分类更科学的分类方法。汉语中“文体”一词作为文章学的概念,正是在南朝的梁代开始出现的,之后成为一个常用的文学术语,其内涵主要指向文章的体式与风格等形式方面。近代以来,汉语中的“文体”一词,一般与英文中的“style”一词对译。而“style”一词在英文中无论作为文体,还是作为文学风格,也都主要指涉文本中语词的选择、声律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组织等形式方面。而从先秦到汉代以用为原则对文章分类时,尽管有些时候也会由文体之用推及文本的形式,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文本的形式特征是被掩盖的。汉语文学从以文体之用为依据对文体进行分类与命名,到以文体形式为依据对文本进行分类与命名,标明了文学观念的长足进步。就文学写作而言,对特定文体规范的遵从与作家创造力的展现,是两种相伴而生、相互限定的力量。许多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创造性因素,其实就包含在作家的才情与文体要求的奇妙结合之中,包含在作家对文体形式的创造性利用与对文体限制的巧妙突破之间。对一篇文学作品价值的判断,往往需要对其在文体方面的细微变化有敏锐的辨析能力。一个身居文学史现场的古代文论家,与当代的研究者相比,在这方面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代的研究者往往抛开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文体上的关联,单纯地就一篇作品去谈论其艺术特征与文学成就,结果常常导致对作品的评价严重偏离文学史的实际。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文学史研究者,需要真正进入汉语文学的历史语境中,对古代中国文学的文体格局及其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把握。

然而,在讨论汉语文学写作与批评时所持有的“文各有体”这一基本原则时,我们还应该知道,对文章体制的强调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汉语文学在文本形态上存在的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状态而言,文体形式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其中的某些因素随时而变,则是绝对的。文体变化的情况可能十分复杂,首先是文体格局的变化:一些文体逐渐地由核心文体走向边缘文体甚至消失,一些新的文体会悄然滋生并走向成熟,还有一些文体会由边缘向中心迁移。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核心文体要想维持其原有的地位,必然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常常表现为对其他文体要素的吸纳;而新文体在自己生长的过程中,也常常要吸纳其他文体的要素以丰富自身。因此,文体互渗的情况也就会随着原有文体格局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可以讲,“文各有体”是一种文学史的常态,“文体互渗”也是文学史的常态,前者保证了文学文本形态与原有文体格局的相对稳定,后者则作为一种动力,促进了文学文本形态与原有文体格局的变化与发展。在汉语文学史上,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首先表现为作为核心文体的诗与文之间的平行互渗。

在晚清以前,尽管不断有新的文体产生,但诗与文的核心地位一直没有发生根本的动摇。作为核心文体,诗与文之间在文体形式上的相互借鉴与吸纳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格局中,诗与文作为一组相对峙的文类概念,其间的区分,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方面,也表现在功能方面。钱钟书先生曾谈过这样一种观点:表面上看,中国古典文论中“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似乎是相互冲突的,而实际上,“文以载道”中的“文”,并不是指文学,而是指区别于“诗”、“词”的散文或古文。“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两个命题,体现的是古代文论家对诗与文这两类文体职能的不同规定,这就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一样,看起来针锋相对,实际上水米无干。钱钟书的这种理解,依据的正是诗与文在中国古代文学体系中作为两个不同的文类概念,处在对立二分的关系上这一事实。它们在文体功能与文体形式方面的区别,恰恰为其相互影响与渗透提供了可能。赋这种文体在汉代的定型及在汉以后的发展,正是诗与文互渗的结果。作为一种“文”的特殊体式,赋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但吸纳了《诗经》《楚辞》的句式,吸纳了在诗歌中发展起来的韵律节奏形式,在其最辉煌的时期形成了以四言体为主的大赋以及“骚体赋”,而且还吸纳了被认为是属于诗歌的“抒情”性因素,承担了原来主要属于诗的美刺功能,最终成为一种亦诗亦文的文体。而且,赋体对诗体的吸纳并没有到东汉的抒情小赋为止,在之后的时间里,它还吸纳了律诗句法与结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骈体赋、律赋。其实,从文体形式上吸纳诗歌因素的绝不仅是赋这一种文体。汉代以后散文的逐渐骈化,在包括应用文在内的许多文体中都有突出的表现;而散文骈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诗”的文体形式向“文”的文体形式渗透的过程。至于文章对诗歌的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应该算是由唐及宋逐渐展开的“以文入诗”的创作实践了,这种实践实际上是“古文运动”在诗歌创作上的投影。对于这一实践过程,清代学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有一个精确而简洁的总结,说是“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与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他将自己在古文运动中形成的一些创作主张运用于诗歌创作,不仅写下了“破屋数间而已矣”、“岂谓贻厥无基址”(《寄卢仝》),“知者尽知其妄矣”、“不从而诛未晚耳”(《谁氏子》)等具有明显的古文句法特征的诗句,而且将古文中叙事、状物以及人物刻画的笔法,起承转合等谋篇、布局的章法,都引入诗歌创作之中。同时,韩愈还开了以诗歌发表议论的先河。韩愈“以文入诗”,在唐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诗风。到了北宋时期,像苏轼这样“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深受韩愈诗风影响的诗作,已经随处可见。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批评。其所讲的“以文字为诗”和“以议论为诗”,是包括了类似苏东坡这样的诗作的。如果说韩愈“以文入诗”还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创作行为,因而主要体现为一个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的话,那么到了北宋,当“以文入诗”扩展为一种诗歌创作的时尚,形成一种风气时,则应当理解为诗歌文体形式在“古文”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变化与发展了。文体互渗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核心文体与边缘文体之间的互渗与影响。在文学史上,处于边缘地位的文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常常会吸纳处于核心地位的诗文的某些因素。比如词这一文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边缘向中心的迁移,就得益于以诗为榜样所作的自我调整。古人素有“诗庄词媚”之说。这一说法一方面强调了诗与词在风格上的区别,另一方面也有明显的贬低词的意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虽然对词极为推崇,但也承认诗与词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别。他把词与诗的区别总结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以上观点都是从风格与功能上对诗与词的区分。从形式上讲,词与诗也“别是一家”,一方面,如李清照所言,“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另一方面,与诗主要以作者为抒情主人公不同,最初的词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特别是词作为隋唐时代随着燕乐兴盛而产生的一种合乐可歌的新文体,在刚产生时,其体鄙俗,主要以表达男女私情为主。文人介入词的创作之后,虽然其艺术水平已经与民间词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早期词代言体的形式、以表达私情为主的内容、柔婉哀怨的基调,以及娱乐的功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并没有根本改变。也正因为如此,与诗比较起来,它常被贬斥为“薄技”、“文末”、“小乘”等。词的形式真正发生改变,是在宋代苏东坡手里。一方面苏东坡将“豪放”的风格引入词作,另一方面,他将词改造成了像诗一样可以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文体,并在词作中大量用典。苏东坡对词的这种改造,被后来的文论家们称为“以诗为词”。虽然有人对这种不符合词体原来的文体规范,混淆诗与词的界线的创作指向颇为不满,但这种以文入诗的做法仍然引来众多仿效者,创作的声势越来越大,到南宋时,甚至有词成为主流的趋势。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多元文化的含义

由于国际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我国各方面得以更进一步地发展。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整合性。多元文化的出现与发展,对我国各种文化的传播、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多元文化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融合作用,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更多元的文化。

(二)多元文化的特征

多元文化是相对传统单一的文化而言。传统单一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一定的社会、群体所存在的单一文化,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立性。而多元文化则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一定的社会、群体同时存在多种文化,这些文化相互联系同时又各自具有独立性质。多元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文化的相互平等性

社会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团体构成的,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而各种文化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没有等级之分,因此各种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2.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多元文化在社会中必须是共存的,并且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多种文化。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是形成多元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存在的基础。

3.文化的差异性

在各民族的长期发展中,经过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各个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多元发展的特性。即使是在同一社会之中,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中也存在不同的阶级、阶层,文化的不断更新、变革、进步,因而出现了各种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4.文化的整合性

多种文化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存,其关键就在于各种文化相互承认了彼此的差异性,同时也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性,因而出现了相互鉴赏的可能性。多元文化从这个层面说,不是为了突出某一种文化的特性,而是将多种文化很好地融合与联系,并且相互影响。多元文化的出现及其固有的特征,影响着世界各国、社会各种群体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同样,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三)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思想活跃、文化交融的时代,先进与落后的文化、健康与腐朽的文化并存,是我国5000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状态、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上差异的必然结果。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

1.一元主导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我国的文化主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总结革命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有效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2.多元复杂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我国文化得以创新与发展。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碰撞,最终达到共存状态。同时,外来文化影响着我国的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文化多样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特性,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有包容心,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充分利用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发展与创新自身文化,促进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

4.文化互补性

各种文化之间既有特性又有共性,在文化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多层次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文化自身是需要生存与发展的,我国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多元文化在相互作用中和谐发展。

5.整合与冲突并存

在文化的交流中,相近的文化可以很好地交融,而差异较大的文化,在交融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碰撞与冲突。在这过程中,各种文化能不断磨合,发现其中的共性,尊重特性,在交流中吸收借鉴,不断地进行冲突与整合,最终达到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状态,使得多元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多元文化对现代汉语文学的影响

如今,我国不断走向了国际化,各国、各民族必然会有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体系。各种文化不断冲突与整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而由多元文化带来的思想上的变化也正不断影响着我国现代汉语文化的发展。结合我国多元文化的特征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对现代汉语文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影响着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思维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惯有的文化与思维方式,由于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的不断冲击,人们不断接受着不同的思想,面对这些外来文化与自身的文化,难以辨别其对错,从而导致思想上的变化。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思想的冲击,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而言,多元文化带来的思想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将其表述到文章之中。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文学作品更是在各种文化之中不断地交流,各类的思想也在人们的脑中经过转化,人们用更为进步的视角去看待社会的发展。这些思维上的变化在现代汉语文学中得以体现,也正是这些思想的冲击,使得我国现代汉语文学走向了国际化发展。

(二)多元文化影响着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环境

如今正是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各国、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交流与发展。信息的不断更新,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进步,这也正影响着我国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环境。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之下,各国优秀作品的大量传播,信息的泛滥,不仅影响着思维方式,也为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有高雅的必然也存在低俗的。无论是高雅的或是低俗的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汉语文学的创作环境。同时,文化走向了市场化、国际化,更多的文学作品会跟着市场的节奏,迎合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出现了一些低俗的现代汉语文学作品,这对于我国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多元文化对现代汉语文学发展的冲击

我国现代汉语文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主流思想。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对当今的人们产生了不少影响。然而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盲目地推崇外来文化势必会影响现代汉语文化的发展,无法正确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文学的进步,更可怕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传播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的思想文化,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然,多元文化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现代汉语文学更好地走向国际化。面对多元文化对现代汉语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保持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现代汉语文学得以健康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

三、结语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基础技能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语文”一词作为课程的名称始于1949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解释道:“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3]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读书”和“作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4]由“语文”一词的内涵和语文教学的目的可知,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写作、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1.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要讲标准的普通话,二是要有足以吸引学生的口才。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听清楚、听明白。这就要求教师发音标准,课堂语言要规范。其次要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语言是一门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名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家,他的语言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成效。教师的语言既包括课堂上朗诵课文的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把课文中叙述的故事、人物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包括同学生交流时充满感情,情真意切。2.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书写规范的汉字,二是写作能力。2013年,教育部了《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二[2013]1号)。《纲要》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通知明确要求:“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这里所说的“书法”既包括“硬笔书法”,即钢笔字和粉笔字,也包括“软笔书法”,即毛笔字。3.写作能力要教会学生写作文,首先教师自己要会写。因此师范生要熟悉各类文体的写作要领,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并且有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够运用优美的语言、通顺流畅的文笔来表情达意。4.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5]特级教师钱梦龙为了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他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文章,而是自己怎样‘读’文章”。“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找到引导学生的办法,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鼓’起来”[6]。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好词好句等语言素材,学习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手法,同时学习人生的经验。师范生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有较强的分析文章和鉴赏文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实施能力主要指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付诸实施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教研技能教师不仅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应该是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再反思的过程,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育技能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通过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和学生沟通使学生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汉中大学中文系发展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在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陕西省特色专业,专业具有省级精品课程,并且有“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汉水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和省级教改课题立项研究作为支撑。在培养语文教师技能方面,有校外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经过十年的探索创新,本专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规定》、《教育实习工作细则》、《学生综合素质和师范技能训练实施办法》、《实验教学实施办法》等,从而使本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有制度上的保障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创新。

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本专业自2003年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通过一、二年级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培养,三年级进行专业必修和个性化方向培养,四年级主要培养毕业论文写作、示范课实习、教育实习和其他职业岗位的能力,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基础教育适应能力。2010版培养计划制定时减少了总学时,增加了专业选修课比例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语文教材研究”、“教学艺术论”和“文学作品的审美解读”等课程,强化了师范技能的培养。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本专业在最新的培养计划里除了保留“微格教学与教育实习试讲”、“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还新增加了“专业调研”、“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示范课”等内容,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程度,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本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展开各种实践活动,开展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举办诗歌朗诵大赛、演讲大赛、师范生讲课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微格教学、实习基地课堂教学、三笔字大赛,以及量化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例如:每学期不少于10部理论书籍和30篇文学作品,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学期必须完成30篇千字文。除此之外,本专业数次邀请中学优秀语文教师为本专业学生做示范课,并且与学生对课堂实践进行探讨。除此之外,学院从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组成了实验班,并且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学生们更好的享受教育资源,更快的掌握教学应用技能。

3结语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激活扩散模式具有流动灵活、顺应认知思维走向及包含内在关联等特点,这些特征的存在有利于我们以该模式为基础来构建教学词汇语义网络。首先,这一模式中概念的扩散方式灵活,极少受到人为的层级划分的束缚,从而使它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调整。以上图为例,我们既可由“鸟”的概念直接扩散到其所属的大类“动物”;也可以先扩展到与“鸟”联系更紧密的“哺乳动物”节点,再向更一般的本质———“动物”来推进。在构建生词语义网络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灵活选择扩散方向(、取舍概念节点)。另外,激活扩散模式与认知思维走向切合,展现了不同概念在大脑中的激活顺序。如,当“鸟”的概念出现时,大脑中与此相关的各种信息会被触发,且由于各节点与原始节点的关系分处不同层面,概念扩散也具有不同方向。思路可能沿着“属于”关系扩散到“动物”概念,也可能沿着“具有”关系扩散到“翅膀、羽毛”等,还可能扩展到属于鸟的动物如“鸽子、画眉”。构建词汇语义网络不能随意放射,而应根据认知规律,将大脑中的知识路径复现于教学中。这样可使生词呈现顺应认知走向,符合学习者心理预期,以便降低其畏难情绪,使其在低焦虑的状态下进行习得第三,同一关系层面上的概念彼此间有内在关联,我们应注意利用,尤其是对某些词汇难点,可这样来处理,如对同形异义词“切”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往往是“切”的“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这一义项,如“切菜”“切除”“切分”等词中的“切”。那么,当学到“亲切”一词时,学生就容易产生理解困难。对此,我们可用语义扩散的方法,由“亲切”扩展到“切身”“切肤”,突出“切”的“密合、贴近”这一义项。我们将以上两个“切”分别称作“切1”“切2”,它们由于字形相同但意义无关,给学习者正确区分带来干扰。生词扩散的目的,就是通过呈现更多含有“切2”的词语,来构建含“切2”的词的语义网络,为“亲切”一词的语义解读寻找更多支持,对抗“切1”对“切2”意义理解所造成的干扰。

(二)发掘模式的立体性特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语义扩展层面

一个概念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跟多个概念产生联系。以“柑橘”一词为例,“柑橘”既可以处于“食品”层面被品尝,也可处于“景观”层面被观赏,还可以沿着“气味”的线索衍生出“清香”的信息、在“色泽”层面上扩散到“橙色”概念。可见,概念的语义网络是立体的、多角度的。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两点启发。一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确定概念扩展的层面。生词的扩展要有度可循,不能为了扩展而扩展,不恰当的扩散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适得其反。教师应根据课文话题、交际任务等确定生词扩展的层面,使之向着最有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方向进行。我们以“竹”这个词的扩展为例,它既可以在“外在形态特征”层面扩展到“绿色”、“青翠”等语义概念,也可在“内在象征意向”层面向“气节”、“品格”、“高尚”等概念扩散。若教学任务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植物来介绍,那么教师可只对其在外在形态层面上作一扩展。但如果上的是堂修辞课,“竹”是作为象征手法的典型用例出现,那么扩展就应在“象征意向”的层面上侧重,使语义向更抽象的概念深化,引申出“气节、品格”等词。

(三)把握关系的强弱程度———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联系紧密的节点

概念间的联系有强弱之分,在结构图中往往以连线的长短来表示。关系紧密的节点间连线较短,关系较远的节点间连线较长。联系的强弱反映了不同事物在认知结构中与核心概念关系的远近。在构建语义网络时,教师应恰当把握强度不同的联系,在确定概念时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关系紧密的节点。我们仍以“鸟”一词的扩展为例。提到“鸟”,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会飞、有翅膀”等形态特征,同时出于对鸟属于动物的既有认识,一些与“动物”特质相关的概念可能被一并触发,如“呼吸、需要氧气、会运动”等。此外,大脑中还可能浮现出属于鸟类的动物的概念,如“麻雀、鸽子、老鹰”等,这类具体概念受个体经验影响较大,如有些人先想到“鸽子”,而有些人先想到“喜鹊”。由此我们认为,“飞、翅膀”,以及“氧气、呼吸、运动”等概念与“鸟”一词的关联度较高,在激活的过程中总是被个体首先捕捉到,因而应在扩散时优先选择;而对“鸽子、老鹰”等下位概念则应依据关联度有所取舍。比如,“鸽子”与“鸟”的联系较强,可选用;“鸵鸟”与“鸟”的联系较弱,就不宜选取;而“鹦鹉、仙鹤、知更鸟”等虽也属于鸟类,但因其在人们的日常认识中并不多见,所以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过多扩展。总之,如果选用生词不加甄别、一味追求数量,将使扩展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效率低下。

(四)着眼于不同语言“概念相关性效果”的差别,构建汉语词汇语义网络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1.以文学经典作品为载体,彰显充实学生人文素养的魅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中国文字和语法的运用,教师从字到词到句子再到文章的讲授,是以五千年中华民族生发史中所积累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样板”来学习和领悟的。学习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品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古老的和时尚的语言文化中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认知和品赏能力。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加强自身对于文字的运用,增加文学底蕴,增长知识。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

2.以文学理论研究和品赏架构教学模式

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以及一直以来及至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依靠教材的组织和提供,课堂教学中有教师讲授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和分析文章,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做作业的形式来习得。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依赖于卷面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考试时学生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一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掌握老师讲授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只会理论知识,只会书本上讲解到的知识,离开书本就变得茫然,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是空读了文学理论,却自己难得能动手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些汉语文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3.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教育”,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阻碍了人才的发展。由中文专业派生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就业方向鲜明,对比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造成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用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生工作时的困扰。中文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用性专业的改革,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增加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一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无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改革是必要的。

4.结语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7篇

师生间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更为的融洽,使课堂质量极大地提升。然而,在调查中却发现,在多数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互动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成为了影响课堂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多数的教师基本是按时到课堂上课,下课即离开教室,而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只是将教案讲授一遍,没有在意调节课堂气氛,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也没要多加考虑,导致课堂完全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是否认真地听课,注意力是否集中等等这些情况,教师都很少主动去掌握,而只是自顾自地在讲台上讲授,由此就相当于默许了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的做自己的事,而使得教师的讲课内容被不同程度的忽略,最终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还使有限的教学资源被浪费掉。

二、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以生为本,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教育部门和高校应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加以重视,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地制定汉语言文学教育规划。在传统的教学规划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案和课堂教学过程管理过于的重视,而对于学生听课的主观学习感受、学习兴趣,以及课堂上的心理活动等等却往往忽视,而最终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在制定新的教学规划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特点,划定合适的范围。从而在尊重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和学生学习激励机制。此外,在制定教学规划时,还要特别注意发掘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中的兴趣点,并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规划中使这些兴趣点成为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有效支撑,从而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地融洽,还可以将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落实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环节。

(二)运用多媒体积极开展师生课堂互动讨论。计算机多媒体已经在各专业课堂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运用多媒体开展师生课堂互动讨论。具体来讲,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特点,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影音视频方面的优势,制作新颖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配合板书进行授课,这样就能更加容易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意境,使学生接受度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专门开设多媒体课堂讨论课,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不同分组分别安排不同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主制作主题多媒体课件,进而在互动讨论课堂上交流各自的体会和观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能力。

汉语文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汉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以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大大提高,尤其是教育方面,越来越得到重视。同时,全民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在新形势下,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已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执行,创新的教学理念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尽管如此,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缺乏实践教学、教材内容枯燥乏味、陈旧落后等,都一一影响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存的教学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做出相应的改善,力求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卫东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枯燥、落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乏味,仅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能够满足教学所需,并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教学内容较为局限且刻板,大多教材内容都要求学生通过记忆来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已厌倦“死记硬背”这一学习方式,尤其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枯燥的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已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无法提起兴趣,导致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厌恶感。随着教育领域的丰富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实践教学的吸引,倾向于在实践中获取和吸收知识,不仅能够锻炼实践能力,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甚至有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开展困难,教学效果欠佳。

(二)考试形式陈旧、单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大院校着力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善,积极推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但大多只关注重点科目,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该科目考试形式仍旧单一,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难以适应教学领域的发展。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考试都是对学科教学成果最直接的验证和衡量,对学生来说,也是对学生成绩最直接的考核方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要点式”的考核方式仍然运用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的应试方式即为“要点式记忆”,仅仅需要将知识点背诵下来,考试时照搬即可,这种学习方式及考试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是毫无作用及意义的,高分成绩也只能证明学生记忆力较强,并不足以说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是否真正掌握,也不足以展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问题正体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三)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实践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阶段中,理论教学仍然是主要教学形式,对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掌握还不到位,教学意识不够深入。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必须结合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亦是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仅注重汉语言文学理论教学,教学设计中缺少实践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难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及语言表达水平得不到训练和发展。

(四)师资队伍水平较低在学科类型众多的今天,汉语言文学越来越不受学生喜爱,也难以被选择作为专业,导致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才匮乏。此外,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落后,对汉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较少,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不多,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就师资队伍而言,由于专业领域的人才有限,有些学校只能降低招聘门槛,将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人士纳入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资队伍的水平。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师资队伍中,越来越多缺乏相应资历及专业能力的人进入,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汉语言文学在各大高校中不受学生喜爱和重视,学校领导也未引起重视,在其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安排了繁重杂乱的行政工作给他们,导致教师们难以真正投身于学科教学中去,教学热情也被逐渐磨灭。种种原因的影响之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下,专业度不够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质量较差,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不被重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物欲横流,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有时候远远高于精神追求。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在乎精神追求,只在意物质享受。渐渐地,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文学类学科,其枯燥乏味的表象,难以得到重视和喜爱,人们甚至认为这门学科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而也很少有人积极学习此门学科。也就是说,各大高校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也逐渐放松监管、减少关注,也不会像其他热门学科一样,建立专门的教学研究小组,对教学缺乏探讨和研究。同时,学校对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的不够重视,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状态。一些学校认为汉语言文学的科任教师教学任务较轻,会额外安排其他工作,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研究也停滞不前。

(六)学习积极性不高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由于年龄、经历等的影响,学生大多处于活泼、朝气的年龄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也更倾向于实践内容。但由于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教学理念依旧固守传统,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式缺乏灵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灌输式”地接受知识教学,缺乏实践应用能力,阻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法及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加上教学内容陈旧,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加以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摒弃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互相配合,灵活使用,在传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以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学习并借鉴优秀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践合理调整教学模式,让汉语言文学成为一门学生热爱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利用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学生提前准备课堂内容,通过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适当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解出来,教师及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优点,鼓励学生的同时,适当提出建议,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还能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后,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学生也可以对教学提出改进的意见,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使得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实践意识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文学学科,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该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明显的理论性。也就是说,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理论知识是离不开的。但是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过去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重心主要在听这一方面,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写、读、说上面。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口语演讲比赛或者诗歌朗诵比赛等竞赛类节目,激发学生的斗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场景模拟,让学生在场景下进行随机口语练习,自行发挥表演,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有利于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快乐学习,更加自信地教学。

(三)丰富教学内容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的限制,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材内容较为单调、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因此,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的包含多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包括文言文、古诗词、古汉语等,教师应当丰富各种类别的具体内容,使其更符合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汉语言文学学科中虽然包含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但各种内容之前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通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相通性,了解各种类型之间的关联,开展系统性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引入相关的历史知识。众所周知,历史知识与汉语言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们接受汉语言文学熏陶的同时,了解中国历史。如此,学生们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及典故,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教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等,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时代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更新改善,在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比当下的教学模式,寻找现存的问题,不断探索创新教学对策,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提升教学的质量。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瞬间产生的,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不能急于求成而忽略教学实际。因此,教学改革必须客观地进行研究和探索,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云凡2017《基于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广东蚕业》第6期。

2李一秀2016《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鸭绿江月刊》第4期。

3郝冰艳、曹玉亭2015《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第20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