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分析范文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分析范文

时间:2022-04-20 11:31:06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摘要】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热的到来,色尔古藏寨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本文通过分析色尔古藏寨民居与当地独特自然环境的适应协调关系,总结出其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的民居建筑特色,以指导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避免这一地区乡土聚落和建筑在不可逆转的城市化洪流中,迷失自己的特色与位置,减少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建设性破坏。

【关键词】

色尔古藏寨;自然环境;适应性

色尔古藏寨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东南大门,与茂县相接,距黑水县城60公里。该村寨是岷江上游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村落,是一座原始古朴而又神秘的藏寨村落。由于历史的变迁,色尔古人通过长期的劳动和交往,创造和保存了许多古老独特的藏民族传统技艺与习俗,成为挖掘川西高原藏族文化的活化石,极具研究价值。

1聚落层面

1.1择址因素色尔古位于山地丘陵区,区内水网密集,山岭无定向连续,走向纵横交错,这使得色尔古藏寨在择址上不得不采取背山面水、背阴向阳的原则,影响其择址的具体的自然因素有:1)气候色尔古地区干雨季明显,日照充沛,温差较大,且降雨量小。这样特殊的气候决定了藏寨在择址时应选择山的阳面,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日照,还能有效的避风。2)地形在过去,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当地人没有能力对自然地形做出较大的改变,只能顺应地形地貌。色尔古藏寨建在河谷地带向阳的山坡上,把周围较为平坦肥沃的土地留作农田,把不适合耕种的坡地用来建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争取最好的朝向,聚落民居建筑顺应山势形体纵向布置,形成与自然地势协调的高低错落的聚落景观。3)水源水源对藏寨的择址十分重要,在择址时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合适的饮用水和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色尔古藏寨脚下有猛河流过,它是整个藏寨的第一道天然防线。且半高山的溪水流经藏寨内部,形成一条与各户寨楼相通的网状水渠,该水渠不仅是整个寨子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来源,而且,在古时是安全通道和打击敌人的重要阵地,是整个寨子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1.2布局特点聚落的布局一般可分为离散型与聚合型。离散型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腰和山顶;聚合型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或平坦的山腰处。文中所探讨的色尔古藏寨属于聚合性聚落,然而却是建在地势较低而差距较大的山谷两岸上。色尔古藏寨因地势的差距,房屋顺山就势,彼此错落,相依相连,拥有着丰富的建筑外部空间语言。色尔古藏寨分为上寨,下寨、娃娃寨三个自然村寨。上寨是整个寨子的制高点,与下寨紧紧连在一起,娃娃寨则在上下寨的西边,隔着一条山谷。寨内各户的寨楼相似但不相同,房屋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通,房舍间形成无数狭窄的巷子,沿地势设阶梯上下,纵横交错成迷宫格局,非常独特。

2单体层面

2.1内部空间建筑的内部空间既包含着一定的功能哲学,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整个藏寨居高临下呈碉楼式,民居建筑一般分三层,一层养牲畜、堆杂物,二层是堂屋、厨房、居室,三层部分是居室、部分屋顶可作凉晒粮食的场地。1)入口——民居的入口是根据具体的道路状况与周边环境而设置,有些入口直接而明朗,正对着道路或与道路成角度衔接;有些开在较隐蔽的街巷上,如有的大门与小巷的一侧形成一个空间较小的前导空间,有的房屋基地与小巷之间存在高差,需要通过阶梯引导。2)居室——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平面为达到更好的室内保暖效果,防止热量的散发,一般为矩形,较为紧凑。且层高较低,多在2.3-2.5米之间。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住宅卧室一般划分为冬室及夏室。“夏室”即夏天活动居住的房间,设置在三层上,采用轻薄的木质隔墙,窗户也相对较大,并且作为夏室的主要卧室房间的外墙,有的还会做木质出挑或挑廊。3)晒台——晒台可以看做是室内空间在室外的延续,它在复杂的山地地形中创造了平整的空间,以满足农事的需要。

2.2建筑结构与取材色尔古藏寨民居建筑大多采用石木结构体系,其结构的最大特色为墙承重的基础上结合梁柱承重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体现为“外刚内柔”和“下刚上柔”的特点。其外墙和底层多采用是墙承重,内部或顶层的部分部件采用梁柱承重。建筑的主要材料源于当地,墙体用来自山中的片石蘸黄泥浆砌成,石材利用其不同的大小、形状组合砌筑,用黄泥浆来填充之间的缝隙,以达到良好的气密性;木构楼面及屋顶的材料也取自周围的山中,周围山间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易于取材,采伐加工方便,且屋顶上所需的细砂土也是随处可见,碳土中夹杂着植物,这些植物吸水能力极强,尤其是雨过天晴后,植物又会有新的生命,整片屋顶透露着绿色生机,尤如现代的屋顶绿化般。色尔古地区独特的气候与生息环境,孕育了植被丰富的自然环境。可以看出,就地取材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过程。

2.3外部形态1)墙——由于历史上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藏寨依山而建,巍峨耸立,房屋外饰粗狂冷峻,与山石肌理协调,融为一体。当地群山环绕、温差较大、河谷多风,为减少建筑内外的热交换,藏寨整体较为封闭内向,底层稍大,逐层上斜,呈台柱形,墙体厚重,表现出“实多虚少”的外形特征。2)窗——窗是藏寨主要冷热交换的位置,为了减少热损失,也出于安全性考虑,外墙基本不开窗或只开小窗,且窗口断面呈梯形,内宽外窄,以便吸收更多的阳光,同时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建筑底层基本不开窗,但会选择在墙面上留出1-2个比较小的空洞为所圈养的牲畜通风换气,而且通风孔的形式和窗的一样,采用内宽外窄的开孔方法。3)装饰——建筑整体风格比较质朴,装饰主要集中在各户在屋顶、门楣和窗楣处,有白石、也有绘制“卐”和日月等图案,除此之外会挂有色彩较鲜艳的经幡作为装饰。因为在藏族人心目中,喜用纯白、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和橙色等高纯度夸张色彩,是为了表达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鲜花、树林的崇拜;装饰纹样中常用日、月、祥云、山峰等图案,便是藏族人民对日、月、星辰和山川等怀有自然崇拜。

3结语

综上,自然环境因素是色尔古藏寨形成的一个重要要素,民居的风格是先民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适应自然环境,并充分利用山川地物所创造的功能合理、实用美观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居住场所,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环境艺术观念。人、建筑与自然环境三者协调统一在一个整体中,这种协调的人地关系对色尔古藏寨的更新发展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色尔古乡的规划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在今后色尔古乡的发展中,应重点保护好古藏寨民居,同时,新式民居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现代的新材料、新工艺在民居建设中的运用,更应多借鉴古藏寨的建筑生态内涵,从而充分体现色尔古的地域特色改善较为落后的居住环境,以适应当地藏族居民逐渐转变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居住质量。

作者:张燕 李长春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居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ylw/zrhjlw/69202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