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业经济增长阻碍要素及策略范文

工业经济增长阻碍要素及策略范文

时间:2022-09-02 09:21:08

工业经济增长阻碍要素及策略

工业作为南宁市城市经济的脊梁,在南宁市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第二产业的主体,也是重要的输出部门。工业的发达程度制约一、三产业的发展,也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由于诸多原因,南宁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短腿”严重影响了南宁市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作用的发挥。

如何夯实南宁市工业经济基础,拉长“短腿”成为南宁市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南宁市工业经济现状

(一)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轻重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1.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更有差距。从下表可看出,2005年至2009年南宁市工业发展迅速,2009年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加了684.84亿元,增长了2.4倍,2008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达到1050.6亿元。五年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64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4倍。工业总产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都超过同期的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短腿”不断拉长,成为经济增大的一大推动力(见表1)。

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南宁市工业与其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南宁市工业总产值为1069.01亿元,全国省会城市排位20位。而同期广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为7109.18亿元,为南宁的6.65倍,长沙市的工业总产值为2190.25亿元,为南宁的2.05倍,武汉市的工业总产值为3141.50亿元,为南宁的2.94倍,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为4103.89亿元,为南宁的3.84倍。

2.轻重工业比例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后,轻重工业比例不断优化,从下表可看出,改革开放后1990年到1995年轻重工业比重变化最大,轻工业的比重由69.64%下降到58.29%,重工业比重由30.36%上升到41.71%,浮动了11.35个百分点。2004年至2005年轻重工业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轻工业由56.36%下降到51.16%,重工业由43.64%上升到48.84%,浮动了5.2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看,轻工业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重工业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下面的曲线图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变化(见表2)。

(二)大中型企业不断涌现,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工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南宁市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43家,2010年已达到1303家,增长了75.37%。2006年南宁市拥有大中型企业只有67家,2009年已经增长到103家,增长速度相当快。南宁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逐年上升,2006年南宁市拥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0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13%,2010年南宁市拥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99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95%,5年间,南宁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增长了184.76%,所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例上升了8.82个百分比(见表3)。

近年来,南宁市的重点产业实力不断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08年南宁市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铝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化工、建材、造纸与纸制品等8个重点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8%。亿元企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极,2008年,193家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1.53亿元,增长28.2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3.1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0.1个百分点。

2.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总体有所提高。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5.53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利润33.99亿元,增长14.29%;实现利税总额89.7亿元,增长19.67%,其中税金55.71亿元,增长21.51%。全员劳动生产率195128元/人,增长1.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2.76%,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三)工业技术进步加快,特色经济逐步形成2000年以后,南宁市对工业发展做出了一些调整,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逐年加大。2008年,南宁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62.66亿元,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完成124.57亿元,占76.58%,全市制造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5.56亿元,占全部技术改造投资81.12%。2008年,南宁市整个铝加工行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就达10.01亿。

近年来,南宁市已经形成食品、铝加工与机械、造纸、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制造、电子信息六大重点产业为主较为完整的并具相当规模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为主的新兴产业群。与此同时,南宁市已经拥有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4家大型企业;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广西宾阳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5家利税总额超亿元企业,其中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分厂2008年利税总额已达297346万元。

南宁市工业企业底子薄起步晚,这是南宁市工业企业的弱势,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其优势所在。

如果南宁市可以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吸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南宁市的工业将有飞跃式的发展。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工业化率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虚高度化

1.南宁市工业化率低,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

从下表可以看出2000年南宁市的工业化率非常低,只有22.83%,低于广西工业化率7.44个百分点,相比比较全国57.6%的工业化率更是低了34.27个百分点。到2009年,南宁市的工业化率增长了10.83个百分点,达到33.66%,但是仍落后于广西3.53个百分点,落后全国6.4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广西是一个工业欠发达地区,南宁市的工业化率还达不到广西的平均水平,可见南宁市的工业落后程度,而与全国水平相比,南宁市的差距就更大了(见表4)。

南宁市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够,2000年南宁市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8.87%,到2009年也只达到25.74%,上升了16.87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但也只有38.22%。与同为西部省会城市的成都相比,2009年成都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30%,比南宁高了20.56个百分点,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南宁的差距就更大了(见表5)。

2.产业结构虚高度化。南宁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并不是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而是呈现一种虚高度化的态势。

从1992年以来,南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次产业的排名由一、二、三变为三、二、一,这表明南宁市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从下表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从1950年到2000年,以十年为一跨度,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由最低时的24.53%增加到53.20%,但是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却从最高时的49.26%跌至30.28%,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并不是以第二产业的高度充分发展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处于一种虚高度化的状态(见表6)。

南宁市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三产业的高利润促使投资偏向第三产业,工业投资相对减少,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又吸收了更多的投资,这又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形成一种非良性循环。以2009年为例,工业投资为241.5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为780.67亿元,为工业的3.23倍。

(二)产业集聚不明显

1.产业集群力度不够。南宁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大企业少,2007年南宁市8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4家,占0.5%,中型企业71家,占8.8%,小型企业732家,占90.7%,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普遍规模不大,2007年732家小型企业实现工业总值3778148万元,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47%。从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中小企业都是一些全能企业,企业产品结构基本雷同,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普遍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

南宁市工业企业主要以生产加工一般的资源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另外,南宁市工业企业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内普遍存在“小、散、乱”的布局特点,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扁平化的问题。产业和企业难以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集聚也就很难实现。

2.支柱产业不强,主导企业不优。南宁市的食品、铝加工与机械、造纸、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制造、电子信息六大重点产业中,在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企业少之又少。下表列举出南宁六大行业的龙头企业,除了南南铝业、玉柴专用汽车公司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外,其他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知名度、综合竞争力都不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强、规模不大,直接影响着这一产业的规模效应的实现,无法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结构中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

南宁市的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

2007年全市807家规模以上企业,亏损企业162家,亏损率达20.07%,4家大型企业,亏损率为0,71家中型企业亏损数为11家,亏损率为14.29%,732家小型企业亏损数为151家,亏损率为20.63%。

南宁市的上市公司的营业情况也能说明南宁市企业的经营情况。2008年,注册地在南宁市的7家上市公司总资产318.41亿元,占广西上市公司的42.88%、总股本33.31亿股,占广西上市公司的31.89%,年底总市值170.68亿元,占广西上市公司的35.38%。2008年有五家公司实现盈利,2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率达29%。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南宁作为一个产业项目和产业资源都相对薄弱的城市,只有通过引进项目和资金,才能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另外,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引进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南宁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仍需大力加强。

1.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直接利用外资数量有限。从表8可以看出,南宁市的外商投资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与西部招商引资大市相比,南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金额还是项目都较少(见表7)。

2.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存在“两多一少”的问题,即企业投资考察多,在谈项目多,真正签约落实的项目少。2008年南宁市共签订工业投资项目合同149个,亿元以上项目29个,合同引进资金223亿元,实际到位的资金只有12亿元,到位率只有5.38%。

(四)工业企业融资难和用地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融资问题仍然是瓶颈。目前,南宁市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之一。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困难,9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满足率不足20%。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状况依然突出,全年技术改造贷款到位资金仅占当年到位资金4.74%。融资渠道有限,现有国有银行很少对有中小企业项目固定资产贷款业务,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只是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

2.工业用地难仍然较为普遍。第一,土地储备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工业园区都没有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储备较少,土地供给远不能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部分开发区存在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第三,用地指标及其有限。南宁市建设用地指标中真正用于工业项目的农转建设用地指标比例较低,工业项目农转用地指标严重不足。

(五)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南宁市是全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集中的地区,但是南宁市在人才培训,人才队伍构成和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南宁的高校办学层次低。2009年,南宁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0所,南宁市共有在校生25.76万人。南宁市有研究生培养单位6个,南宁市共有在校研究生1.13万人。第二,人才层次不高,高级专家、高层次人才少。截止到2007年底,南宁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1万人。从学历层次上看,引进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只占2.75%。从职称层次上看,副高级以上人才只占3.69%。

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强大的战略资源,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而南宁市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高层次人才的缺失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制约着南宁市人才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对策研究

(一)全方位的开放政策

1.全方位的人才政策。

(1)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开放应从改革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对本市需要的非本市户籍人口在就业招工、子女入学、购买住房等方面的政策。

对具有较高素质、能带资金到南宁市发展的人才和劳动力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南宁落户。

(2)重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统筹南宁市内众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产学研工作,并加强同市外、区外、境外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校)的合作与协作;针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进行学科和课程的设置;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内建设实训基地等等。

(3)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能力。首先,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不仅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还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

其次,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应更新观念,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以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人才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南宁本土培养和拥有的高层次人才非常有限,南宁市应千方百计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

可建立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以吸引南宁外流的高层次人才的回归;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和补贴;在户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人才政策贯彻到非公有制领域,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引进人才的力度;不拘一格降人才,除了对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外,还应侧重对具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进一步优化软硬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对全市4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南宁市投资环境满意度居全区首位。但是,南宁市在投资硬环境方面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除了继续完善投资硬环境,南宁市还要在投资软环境方面下功夫。

第一,简化行政管理机构和审批管理手续,提高办事效能。

第二,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和南宁市为优化投资环境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增加优惠政策的透明度。第三,营造良好的亲商氛围,形成“合作共赢”的理念。第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用政策优势和完善合理的投资法律法规来吸引客商。第五,培育基础产业,完善配套服务,提高中间产品的本地供应能力。第六,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南宁市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联合各企业,共同推动南宁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要注重对信息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项目的建设。

在招商方式方面,应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对外招商方式,采取网络招商、品牌招商、委托招商、专业队招商等多种方式,广泛利用网络、媒介、中介等途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契机,搭建招商平台,实现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大项目的拉动作用。

(二)培育产业集群产业是发展的基础,要不断提高产业聚集能力,解决好目前南宁市存在的结构扁平化的问题,培育南宁市的产业集聚和龙头,提高南宁市的综合实力,应在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1.依托龙头企业,加大力度培育优势产业链。南宁市应依托内源型项目生成和外源型项目的引进,扶持、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生成,促进相关产业项目的集聚。此外,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本地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主动融入到相关产业链中,增强优势产业上下游的配套能力。并通过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扶持重点项目和推动产业链形成。

2.增进企业协作,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南宁市的龙头大企业应带动其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合作、契约、参股等形式,把部分生产经营环节转移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为大企业提供产品加工、原材料、零部件等配套服务,促进“配套集群”的形成,增强本地配套能力。

3.以区域特色为依托,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南宁已经初步显现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消费品工业,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等优势产业。

培育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在短期内快速形成气候,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

4.以特色工业园为重要载体,提高产业的聚集水平。园区管理部门应着力引导已有同类企业进入产业园。另外,在项目引进和开发上也应注意特色性、系统性、集聚性,将新生企业引进产业园。形成同类企业有机结合的集群发展,增强产业聚集能力,推动集群发展优化升级。从而达到深化分工,加强合作协作,增强竞争能力的目的。

(三)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南宁市尚处于资源集聚阶段,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0.22亿元,与国内重点城市比较,除北京因奥运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以外,上海、广州等中国特大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仅为10%左右,表明南宁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要推动南宁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合理高效利用资源。要通过经济、行政和立法等多种途径,降低对产生高污染的资源的消耗强度。大力推广节约成本,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与占用量,包括严格土地审批制度,保护耕地,节约用水等。

2.产学研相结合,改造传统产品,培育高科技产品。

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只有不断加速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南宁市应结合支柱产业战略,不断提高科技三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3.提升高等院校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南宁市要主动联合、帮助高等学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努力构建科技自主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或企业联合建设研究开发院、科技研发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产学研结合点前移。

4.多种举措促使科技成果转化。首先,市、县(区)、开发区政府要给予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际的资金支持。另外,要建设一批符合南宁产业发展需要、开放性社会化的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一批示范性大中型企业中试基地,加强企业中试基地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

最后,发挥工业园区在科技成果中的作用,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南宁市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

5.加强科技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的协作,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创新技术平台;依托现有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公共检测平台;依托现有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建设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平台;依托行业协会及行业技术中心等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四)着力于解决工业发展瓶颈问题

1.拓宽融资渠道。

(1)加强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首先,政府主导,担保机构积极介入,主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其次,还应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做好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2)创新投融资方式。可尝试国有资产存量置换方式增加财政投入。如在基础设施领域采取BOT方式,TOT方式融资,以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作抵押向社会发放转换债券。同时,加大对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贷款比例,促进民间私人投资。

(3)积极利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资金支持。加大与各大金融机构的联系,以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2.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用地难问题。

首先,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用地效率,要求能建多层不建单层。

其次,分期建设项目,规定项目建设期限,逾期不开工的项目,依法强制收回土地。再次,严格控制污染企业进区,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投资密集大,占地面积小的企业。最后,盘活现有土地存量。

对园区内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对逾期不开工项目,依法强制收回土地。

被举报文档标题:工业经济增长阻碍要素及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ylw/gyjjlw/61025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