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范文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范文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恰当的制度安排,以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位居前列,但制造业比例偏高、自主创新程度不足、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产业内分工的视角,分析技术创新演进的内在逻辑,提出江苏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并就相关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一、产品内分工与技术转移

(一)产品内分工的特征。产品内分工理论将分工研究的对象由产品拓展到工序,认为“从原料到最终用户”的供应过程或供应链包含产品设计、品牌创造、制造、营销、支持服务等活动或环节,不同工序或环节可交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区位完成。在产品内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供应链主要根据环节控制力的大小来分配创造的价值,这一分配格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与技术和产品成熟度有关,但与供应链内部环节的位置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讲,进入壁垒最大的环节也是利润分配最丰厚的环节。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高新产业,如信息产业,关键部件制造商的控制力比最终产品品牌商的控制力强,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如服装制造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广泛普及,加工制造环节控制力很低,品牌商的控制力占主导地位,零售商的控制力也较强。其它产业供应链中控制力的分配较复杂,可能介于上述两类产业之间,如汽车制造业,品牌商、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商、最终组装环节都享有较强的控制力。

(二)制造业外包的角色定位与固化。上世纪6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形成技术密集程度差异明显的分工结构:第一层次,拥有核心技术的美国制造商。第二层次,拥有关键技术的日本、欧盟制造商。第三层次,拥有工艺技术的韩国、我国台湾等制造商。第四层次,拥有熟练劳动力的制造商。产品内分工起源于要素禀赋结构和价格比例关系的不一致,反过来又通过规模经济强化既有的要素优势,从而有可能固化原有的分工格局。那些控制力较差的制造商一方面需要依赖关键部件生产商、品牌商或供应链协调商才能继续生存,另一方面他们进入其他工序所面临的门槛越来越高、壁垒越来越多,有陷入所谓“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或倾向。制造业外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范围内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供历史性机遇,客观上也推动我国制造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升级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试图改变分工格局,特别是要从“制造”上升到“创造”,不是依靠简单的政策就能实现。

(三)服务业外包的角色转换。在传统的制造业外包模式中,发包和承包关系受市场契约关系约束,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服务业外包的兴起改变了企业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当一个企业将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动漫技术、质量服务、工程研发、信息安全等IT密集的商务流程发包给外部厂商完成时,外部厂商就自动拥有和管理这些流程。显而易见,即使这些活动不是发包方生产经营的核心活动,也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来自承包方的扰动都可能影响发包厂商的运营绩效。在信息产业进入网络和互联网时代后,世界服务业外包市场已改变了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格局,以印度为代表,软件业和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甚至形成全球知名的品牌,为发展中国家找寻国际分工的角色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传统产业发展理论认为,后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化和其他的高端服务业则是后工业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此相对应,产业发展模式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道路逐步演进。目前,江苏省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但全面进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发展阶段的条件仍不成熟。苏南和沿江地区制造业高度发展,已进入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信息化和高端服务业的需求非常旺盛。近年来,在“工业第一方略”政策引导下,江苏省制造业发展表现出“单兵突进”的倾向。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服务业发展,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具有实施信息化战略所需的人才储备、科技基础和财力支撑,只要“先行启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端服务业,以十大高技术新兴产业和十大高技术优势产业的应用为突破口,则江苏省的产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以外包化实现创新“融合”和合作共赢。服务业外包可成为江苏产业发展新模式、经济成长的新动力。服务业外包输出的是智力,获得的是定单,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关于服务不可贸易的基本假定,可将大量的服务就业转移到国内,这既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势,又不会对国内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对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拓展,服务外包的比重越来越大。走国际化的道路,分享产品内分工的巨额红利,是江苏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跨国公司经营中的新尝试。外包化将有助于发挥后发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平台上展开竞争与合作,有助于开拓企业的国际视野,使企业获取必要的要素和技术。长期看,外包化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改变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利地位,实现发展中国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以园区化引领服务业集群和产业升级。目前,江苏省有特色产业基地54家,科技创业园132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布局优化,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但从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和计算机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看,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分散,企业弱小,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和协同。印度倾全国之力打造“信息之都”班加罗尔,其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围绕江苏省“双十”产业的发展,在加大各城市科技创业园区建设力度的基础上,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功能强大的核心服务园区,引领江苏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服务园区应建设成基础设施高度集约的国际一流的发展平台,努力创造人才集中、信息集中、资本集中、培训集中的园区优势,在最初的几年内,园区内企业可以成本价格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园内各种基础设施。园区管理中心应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快捷服务,包括:审批项目,验关出口,为创业者提供孵化器服务,等等。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与措施,以吸引企业入园,促进园区迅速做大做强。

(四)以一体化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围绕产业规划中有待突破的重大技术问题,实施一批能体现国家乃至国际水平的科技支撑项目,力争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业向高端环节攀升和提升传统产业高附加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推进这一目标的主体是谁?《纲要》认为,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应加强企业内部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投入有很强的门槛要求,技术创新在企业间的分工主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臆想。在我国目前的研发体系条件下,生产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脱节是制约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

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是推动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是一直以来被关注的话题,但在实践中,产、学、研仍是相互独立的主体,在技术市场不很发达的条件下,合作深度、广度都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由产学研合作转变为产学研一体化是解决产学研分割状态,提升研发体系总体效能的根本性举措。

三、江苏省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一)尊重市场,发挥比较优势。江苏省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受要素禀赋结构和相对价格的约束,受传统比较优势限制。建立创新型省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资本和知识构筑高位壁垒的过程,不能急躁冒进,图一时之快,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适时做出调整。同时,要根据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制定合乎本地区发展条件的创新战略。对苏北地区而言,如何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提升制造业就业层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技术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具有各自的行业特点。对大部分市场主导性产业,企业是技术需求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利益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试图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从而带动这个产业发展的想法不切实际,也是反市场的。微观上,技术创新的分布与社会成员的天赋、可用的物质和科学知识相关,也与科技人才与实验设备的匹配完善有关。在科技创新上,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能否产生或吸引出一流的创新人才,主要看是否具有一流的环境,包括实验条件、团队水平,是否具有一流的待遇与保障。这里的一流,不仅表现在国内各阶层的比较上,还表现在国际人才市场的比较上。

(二)搭建平台,创造竞争优势。政府应及早退出一般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将财力集中在对一些基础性、公益性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上,特别要将服务业园区建设和外包业园区建设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来抓。要站在全球分工的视角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尽早规划服务业园区和外包业园区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及早启动园区建设,展示江苏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信心。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流的基础设施是一流形象、一流品质的前提,一流的配套服务反映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加大人才培养、风险基金设立等支持力度。应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手段,鼓励服务性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业务范围从低端迈向高端,鼓励服务对象由国内转向国外,鼓励人才来源国际化,企业来源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