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研究范文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5 10:19:37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研究

众所周知,英国是全世界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业霸主,各个领域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的工业设计开始走上现代意义的发展之路。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赶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长期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导致英国现代工业设计经历了一段长期而缓慢的发展过程,也造就了英国设计独特的发展方式。纵观英国设计发展的整体脉络,英国设计的发展一直在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中徘徊、前进,并通过冲突完成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因此,英国工业设计既有传统又有变革,这种英国式发展道路有其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相当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思想根源。

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工业化大生产的起步较晚,一方面,由于清朝末期腐朽的封建制度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妄自尊大、闭关自守的政策又阻碍了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传入;另一方面,清末的中国成为西方工业强国瓜分的对象,民族工业虽然正在兴起却终因国势衰弱而大大落后于西方,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状面前,中国新兴民族工业在外强欺辱和压榨下艰难发展。解放初期,国民经济尚未恢复,嗣后又经历了自然和人为的灾难,工业生产一再受到遏制。直到改革开放与西方现代设计对接,中国的工业设计才得以复苏并进入理性发展时期。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中国工业设计步履艰难地发展起来。然而,究其原因,除外部客观因素的阻滞外,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和现代变革的主要因素深埋于中国内部,是一种对于传统的惯性和固执,以及物质和精神的自给自足。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现代工业设计都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对传统的尊重和延续、对古老历史的认同体现在两国的工业产品和设计观念上。本文力图从两国的地域特点、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形态的角度对中英工业设计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

一、开放型与封闭型的地域特点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组成的岛国,东面濒临北海,横隔大西洋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这样的地理环境使英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没有受到外来入侵,并且比较便利地发展对外贸易往来,因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可以说,英国社会文化与海洋文化相对应,具有开放型社会的显著特征。英国文化的特质首先表现在其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并善于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取新的元素。与大陆文化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不同,英国的开放型社会更有机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更有机会在不同文化的杂糅中吐故纳新,形成多元化的基因与广为吸纳的个性,从而促进自身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英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走在世界的前列,并以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开辟农业生产基地和商业贸易市场,获得工业化优势,为其工业设计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相对于英国的开放型社会,中国是具有统一民族文化基础和上下传承发展规律的封闭型社会。所谓的封闭型社会,是指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社会。这种社会一般具备充足的自然资源,并依靠自产的自然资源独立进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中国在农业社会时期经济和政治制度得到了充分发育,而且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富足,但缺少促进变革的刺激因素,社会发展相对迟缓。可以说,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内陆的农业文化,而英国是海洋工商业文化。这样的地域环境导致中国文化传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并自成独立完整体系。虽然中国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但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所经历的变革相比毕竟缓慢,数千年文化的发展从未出现根本性断裂,始终保持着历史的延续性和明确的统一性。

二、保守主义与中庸和平的思想架构

英国的保守主义并非简单的守旧求稳,而是以一种稳重的态度来抑制变革进程的方式和速度。在政治家埃德蒙•柏克看来,传统是联系每一个世代之间的唯一纽带。传统是传统,变革也是传统,因为变革是传统的再生,是传统在每一个世代之环节上的发展和沿袭。变革使传统延续,传统作为变革的依据而出现。英国强调传统并非否定变革,英国人既不盲目向前,也不回头倒退。英国式保守主义既不为轻举妄动所感,也不做历史垃圾箱中的陈糠烂谷。因此,英国人在偏爱传统的同时不否认变革的必要性。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他们偏向传统,同时也承认变革。这就决定了他们特有的保守主义的思想架构。思想家休•塞西尔认为,在英国保守主义思想架构中,变革和保守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变革推动历史进步,而保守抑制变革进程的方式和速度,只有两者合理的结合才能产生变革。

在英国设计的发展进程中,设计师们保持了一种审慎的态度,本着尊重和重视传统的原则进行变革。相对于英国的保守主义,中国人平稳求实的大陆型文化性格凝聚成了中庸和平的民族精神,是以“中”与“和”,换言之“中庸”“中和”为价值标准和原则。“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理学家朱熹对北宋理学家程颐的解释进一步补充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②其核心是对待任何事物保持思想与行为的适度和守常,这种中庸和平的思想架构表现在对祖先严格的亦步亦趋及对新事物的怀疑和抗拒。当然,儒家的“中道观”也提出协调中要保持差异与个性,从而达到相互依存补充。正如国学大师梁漱溟所说,与西方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所不同,中国是自为调和持中的文化精神。因此,平稳守常是中国处理社会矛盾和变革时的态度,对于传统的惯性和固执,使中国现代工业设计始终在继承和改良的发展道路上裹足不前。

三、理性思想与道统观念的文化形态

英国人的现代思维方式是一种对经验极为尊崇的理性思维方式,在传统与变革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式理性主义带有节制性、半保守、异常重视实际的色彩。英国人的理性思想是对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与分析,是英国人据以行事的依据,也是这个民族极为珍视、几乎带有宗教式的虔诚心来看待的精神财富。英国人习惯于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看待世界。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在英国思想领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伊萨克•牛顿、罗伯特•波义耳这样的自然科学巨匠,他们继承了英国科学家的实验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分析,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的体系,从而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与认识论方面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些都得益于英国理性主义的影响,反过来又有力地加强英国理性主义的地位,加速全民理性思维的形成。因此,保守主义思想架构与理性思想确实最好地体现了英国的民族精神。

而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以儒家道统思想作为文化主流,并且强调道统的承传性质。中国社会的和谐依赖于等级森严的组织和上下发挥适当的作用,每一个人都遵循社会的行为准则,即中国古代儒家之“礼”或社会习俗原则。从文化的纵向历史发展上可以看出,中国具有崇古守常、重视宗派传承而轻视权变、厌恶革新的文化形态,并且长期保持重守扼变、不违祖制、唯古是法、遵古炮制的生活方式。由于中国道统承传观念的影响,导致中国文化在横向交流与吸收上始终采取被动的姿态。中国文化具有如此强固的遵统合模、尚古拒变的历史惯性,导致其不能相对客观公允地看待异质文化,并通过较开放的文化交流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与更新。因此,中国具有道统承传观念以及求统一、尚传承、重内省、轻开拓的文化心态,最终形成了以自我保存、向心凝聚为宗旨的发展方针和独立自足、稳定绵延的中国文化形态。正是这种社会观念、传统文化心理成为近代设计艰难转型的根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崛起的经济和复苏的文化意识为理性主动地接纳、借鉴西方文化设计思想提供了条件,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真正步入一个多元的时代。

四、结语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国由于其开放型社会的地域特点,形成了多元杂糅的基因与广为吸纳的个性。保守主义的思想架构和理性的现代思维方式,使英国工业设计既有传统的特点又有变革的因素。而作为封闭型社会的中国,中庸和平、平稳守常的思想构架,以及对于传统的惯性和道统承传性质的固执强调,使中国工业设计始终在继承和改良的发展道路上裹足不前,直到改革开放才呈现出主动更新的时代特征。正是这样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中英两国截然不同的设计风貌。

作者:李朔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英工业设计发展研究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