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浅谈范文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浅谈范文

时间:2022-02-09 09:34:01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浅谈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

认知隐喻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结合,促生了二语隐喻能力研究的兴起。基于国内近年来隐喻能力实证研究的部分成果,管窥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发展状况,尝试提出“隐喻介入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隐喻能力;隐喻介入;认知

一、隐喻能力的概念

隐喻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行为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Lakoff和Johnson提出隐喻与人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充满了隐喻[1]1。隐喻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语言学习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一环,隐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认知隐喻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结合,促生了人们对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的关注。“隐喻能力”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界定,但对其内涵已有较多探讨。国外以Danesi和Littlemore的阐述最具代表性。Danesi将隐喻能力概括为在说话和写作中识别和应用新隐喻的能力,包括识别目的语中概念隐喻和心理意象的能力[2]489。Littlemore的阐释则强调对隐喻的理解和创新能力,具体说来分别是隐喻产出的原创性、对隐喻解释的流利度、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以及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3]。国内王寅、李弘认为隐喻能力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同时包括能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甚至还可包括丰富的想像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4]。袁凤识等人根据古典隐喻理论、现代隐喻理论、语用学隐喻理论以及应用认知语言学中对隐喻本质的认识等,对隐喻能力提出了新的理论定义,即认知主体基于自身体验在两个不同范畴的认知对象之间构建一定语义关联的能力[5]。“隐喻能力”是继“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语言习得与研究领域内出现的又一重要概念。尽管迄今为止学界尚未对隐喻能力做出一个成熟、精确的定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开展隐喻能力教学的尝试和探索。

二、隐喻能力与第二语言习得

Petrie和Oshlag认为,隐喻可以使已有知识以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传输到未知领域,有助于记忆和学习[6]579。Petrie等人甚至提出,只有通过隐喻的方式,人们才有可能学习过去曾经一无所知的知识[6]579。Petrie等人的表述实际上揭示了隐喻不但是一种认识机制,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机制。隐喻之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也促使人们开始认识隐喻能力在二语学习中的地位。Danesi提出,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标志是要达到概念流利,即将词汇、语法等表层结构和其所反映的概念底层结构匹配起来的能力,而隐喻能力是概念流利的一个重要下层结构,二语学习者只有获得本族化的隐喻能力才能达到概念流利。Littlem-ore和Low等则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隐喻能力渗透于语言交际能力所涵盖的各个层面,隐喻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中发挥核心作用[7]44,[8],[9]293。姜亚军认为隐喻能力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实际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10];王寅、李弘明确指出隐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者熟练掌握目标语语言能力、迅速提升交际能力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4]。与此同时,隐喻能力欠缺或不足将对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Littlemore发现,外国学生在语言课堂上难以快速准确地理解教师话语中所使用的隐喻,这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3]。隐喻能力的缺乏会造成学习者无法达到类似本族语者的地道性,而阻碍中国学生实现地道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隐喻能力的缺乏[11]。

三、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现状

(一)学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水平

笔者梳理了近年来国内部分相关的实证研究,以期获知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水平。姜孟通过问卷检测学生隐喻性词汇的产出频数,受试包括低水平组(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71名学生)、高水平组(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一年级47名研究生)和英语母语对照组(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36名二、三年级学生)三个组别。对前两个组别隐喻产出频数的统计发现,无论英语水平高低,两组受试的隐喻能力都较低,使用隐喻的意识也非常薄弱。这种状况主要是由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学习者有限的隐喻能力水平限制了其隐喻产出频数[12]。黄红兰对广东某高校英语专业高(研究生二、三年级学生30人)、中(本科四年级学生30人)、低(本科二年级学生33人)三个组别学生的考察发现,大部分受试者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相对较强,而解释隐喻的流利性和产出隐喻的原创性两项指标则比较低[13]。邓雪梅等对英语专业三年级51名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学生的隐喻能力测试成绩不够理想,且存在两极分化现象[14]。

(二)隐喻能力与学生英语水平的相关性

隐喻能力与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也是国内隐喻能力实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中,以姜孟和魏耀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姜孟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其隐喻能力水平也稍高,但是高低水平组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高水平组的隐喻词汇产出频数只比低水平组高出8.1%)[12]。魏耀章的研究以上海一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4个班共计89名学生为受试,以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成绩为水平参照,考察受试者英语水平与隐喻理解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其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受试群体的语言水平与其隐喻理解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魏的发现部分支持了姜孟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相关性的显著程度有所差异,前者的显著程度更高。

(三)隐喻能力与教师隐喻素质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对隐喻能力所做的研究可归为可学性研究和可教性研究两类[12]。前者关注外语课堂环境下学习者如何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展隐喻能力,后者则关注外语课堂环境下教师如何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习者发展隐喻能力。我们发现,可教性研究往往侧重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实验过程的描述以及教学效果的分析,而对教师自身的隐喻素质极少关注或鲜有论及。所谓教师隐喻素质主要是指教师自身是否具有理想的目标语隐喻能力(主要包括识别、理解和产出能力),是否具有强烈的隐喻教学意识和意愿,是否具有明确的隐喻教学理念,以及是否掌握得当的隐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教师自身上述条件的缺失无疑会对课堂隐喻知识或内容的输入数量、质量、效果等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延缓学生隐喻能力的提高。

四、“隐喻介入式”教学模式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足量且优质的隐喻输入,包括教师隐喻输出的匮乏、教学及测试材料中隐喻输入的欠缺等,都将导致学生隐喻输入和输出的严重不足。基于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设,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隐喻知识的讲授和训练环节,增加隐喻输入和输出的比重,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和产出意识,从而使学习者的口语、写作等产出性活动获得更好的评价和认可。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提出了“隐喻介入式”教学模式。概括来说,“隐喻介入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隐喻理论及相关知识的讲授,如隐喻基础理论知识、常见英语隐喻表达、英汉隐喻对比分析等,同时开展适度且有意义的隐喻理解与表达训练等环节,以帮助学生夯实隐喻基础知识,提高隐喻意识,培养其识别、理解和解释隐喻,并进而能够创造性地产出隐喻的能力。从具体措施上说,首先应当从教师话语、教材、技能训练材料、测试内容等方面加大对学生隐喻性语料的输入比重;其次,应设计合理的隐喻教学方案,选取具有可理解性和趣味性的隐喻教学项目,并保证足够的隐喻输入量;最后,还应当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隐喻素质。“隐喻介入式”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尚属较新的概念,但是在教学实践方面,国内已有研究者作了有益尝试。赵明针对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实施了为期16周的隐喻教学实验,实验后测数据显示,实验组发现隐喻、理解隐喻和解释隐喻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前测成绩,且明显高于对照组[16]。教师在实施“隐喻介入式”教学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课堂隐喻介入不是随机无序的,而应该是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行为;其次,隐喻介入的比重应根据具体课型而定,保证隐喻的介入限定在一定的比例之内,不应因过度介入而造成喧宾夺主,甚至改变原有课程的性质;最后,教师在隐喻教学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母语隐喻的迁移现象。杨连瑞指出,母语隐喻迁移现象在学生的二语写作中客观且普遍存在,负迁移会造成二语写作的错误或不自然现象;因此减少母语隐喻的负迁移,利用母语隐喻的正迁移,可以有效提高二语写作的隐喻产出能力和质量[17]。

五、结语

隐喻能力是目标语习得者不可或缺的一项实际语言运用技能,隐喻能力的培养对促进习得者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语言知识、丰富语言产出,以及加深对目标语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认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140-143.

[5]袁凤识,许保芳,王立非.再论隐喻能力的定义[J].外语教学,2012(5):1-7.

[10]姜亚军,张辉.国外隐喻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2):1-7.

[11]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4.

[12]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4):27-34.

[13]黄红兰.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隐喻能力实证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12):49-55.

[14]邓雪梅,肖坤雪.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与接受性水平的相关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2):47-52.

[15]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隐喻理解的影响[J].外语界,2012(1):82-89.

[16]赵明.隐喻教学促进隐喻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84-186.

[17]杨连瑞,宣菲菲.二语写作中的母语隐喻迁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0-115.

作者:周文岭 刘扬 单位: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浅谈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