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效果分析范文

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效果分析范文

时间:2022-09-28 08:52:20

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效果分析

一、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1发生滚河、横河和斜河顶冲大堤险情的几率大大降低

历史上,因“横河、斜河、滚河”顶冲堤防造成黄河下游堤防多次决口。新中国成立以后,也不断出现“横、斜河”顶冲堤防,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的局面。河道整治工程修建后,控制河势的能力加强,减少了在控导工程掩护范围内发生“横河、斜河、滚河”危及堤防安全的机率。如1964年汛期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9430m3/s,沿河各地河势变化很大,不少险工脱河,被迫在平工段抢修险工。1982年,汛期花园口站最大流量15300m3/s,整个洪水过程河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没有发生平工变险工的现象。下游河道在有计划整治以前,防洪没有重点,主流顶冲到哪里,险情抢护到哪里,不仅临堤抢险紧张,而且使堤防布满险工。开展河道整治以后,减小了主流顶冲堤防段长度,使防洪有了重点,增加了防洪的主动性。如花园口险工下首赵兰庄一带,1988年汛期三坝险工受横河顶冲,5~21坝相继出险,修建了东大坝、双井、来童寨3处工程后,河势流路得到了基本控制。

2河势流路的控制力有所加强,主流摆动大幅度减小

对比分析马庄至东坝头河段1974-2001年与1949-1973年整治工程靠河机率统计资料可知,河道整治工程修建以后,该河段整治工程的靠河机率都增加20%以上,表明黄河河道整治工程对河势流路的控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同时,黄河下游河道主流摆动范围大幅度减小。据统计,1949-1960年京广铁路桥至东坝头河段的主流摆动范围4.33km,1964-1973年主流摆动范围为3.01km。此后,随着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主流摆动范围大幅度减小,到1990年代末减小为1.93km。通过整治工程的修建,主流的摆动范围得到控制的同时,其河相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高村断面主槽宽深比由12~45减少到6~19,平均水深由1.47~2.77m增加到2.13~4.26m。整治工程的修建改善了断面形态,有利于加大水流输沙能力,减少河槽淤积。

3提高了滩区安全建设水平

黄河滩地不仅是大洪水时的排洪、滞洪、滞沙的区域,同时也是广大滩区群众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河道整治以前,河势游荡多变,造成村庄和滩地大量坍塌。据统计,1949-1976年冲塌村庄256个,1950年代平均每年坍塌滩地约0.67×104hm2。河道整治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工程不断增加,河势得到改善,掉村现象已很少发生,塌滩现象也大为减轻,为滩区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也改善了下游河段引黄涵闸的引水条件,促进了沿黄工农业的发展。

二、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注意水沙条件和河道演变规律的新变化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应以河道演变基本规律的分析研究为基础,才能少走弯路,并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黄河下游河道摆动幅度大,河势演变快,在很大的随机性中也存在一定的基本规律。如东坝头河弯,历史上曾出现过截然不同的河势流路。在充分考虑了上下游工程条件及历史河势等因素的基础上,采取了在左岸修建贯台工程,完善东坝头控导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可见,掌握河道演变规律是制定河道整治工程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几十年来,通过对河道演变规律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治河经验,河道整治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并投入运用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同时,人类对河道整治的要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原来制定的河道整治方案与措施也需要作一些相应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通过实体模型、数学模型等手段,对河势演变、整治技术等深入研究,从而较好地指导整治工程的建设。

2应该注意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考虑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应该注意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考虑,兼顾防洪与护滩保村、引水等问题。历史工程实践表明,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修建的河道整治工程,上下游和左右岸工程之间缺乏相互配合,起不到控制主流的作用,如20世纪60年代原阳县境内先后修建的黄练集、三教堂等多处护滩工程,现已不存在或失去作用。1974年后,在修建时充分考虑了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修建的一些整治工程,工程位置比较准确,布局合理,工程效果较显著。如花园口-马渡河段,经过整治,基本上控制了中水河槽,减小了河段内主流摆动幅度,流路相对规顺稳定。河道整治还应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兼顾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及引水、交通、航运、生态等各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河道整治规划前期应做好调研、查勘工作,拟定治导线后应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经充分论证后确定。

3应该注意抓住有利时机,主动修建工程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应该注意抓住有利时机,主动修建工程。实践表明,依照充分论证、依据治导线布设的河道整治工程,在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靠流部位虽有变化,但经工程调整后,出流方向变化不大,能够达到控导主流,护滩保堤,有利防洪的要求。过去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因投资力度不足,只能安排部分急需工程,使河道整治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加上整治初期控导工程少,河势变化大,急需布点工程多,给主动实施带来很大困难。目前,一些平面布局比较好的工程如双井、辛店集等也都是在被动中争取了主动才完成布点的。双井工程在河势发展趋势明显,塌滩严重时,利用较高的滩地,抓住机遇主动布置工程迎溜段,因此平面形式较好。在被动中抢修的工程中,如大张庄工程是在抢险中修建的,经过多次调整改建才成为现在的工程;于林工程是在生产堤上抢险修筑的,至今上段平面形式还是当年生产堤的形态。近些年来,修建的河道整治工程,多按规划位置主动修建,如老田庵、保合寨、武庄等控导工程,都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小浪底水库控制水沙的有利条件,掌握住下泄清水的有利时机,主动布设工程,提高工程控制能力。

本文作者:王超、鲁文、林树峰、鲍建平单位:位山灌区管理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效果分析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