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网络分析的碎片化探讨范文

社会网络分析的碎片化探讨范文

时间:2022-02-23 12:59:06

社会网络分析的碎片化探讨

[摘要]

依据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提出“碎片化”的概念。在碎片化背景下,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出“碎片化”应用。以某大学本科班级的全体学生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从结构性,因素性,关联性三个方面探究碎片化时代下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结果显示碎片化时代群体重聚现象显著。

[关键词]

碎片化;社会网络分析;人际关系;重聚;群体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在日益加快,空间移动与转换频率的增加使得人们有限的时间被划分的越来越细,呈现“碎片化”的特点[1]。移动互联的的兴起让生活变得愈加便捷,“碎片化”应用充实了碎片化时间,即便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位置,群体间依旧可以相互联系得以重聚。因此研究了碎片化时间与“碎片化”应用相结合,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的变化。大学生是当代活跃度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群体,本文旨在通过大学生这个典型群体从结构性、因素性、关联性三个方面得出普遍规律。

2碎片化时代的概述

“碎片化”起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的学术研究中,原意为完整的事物被分成零碎的部分。近年来,“碎片化”作为一个新兴词汇在不同的领域的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在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碎片化”时间指的是移动化的“等候时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出差途中等一些分散的时间。“碎片化”应用是人们在零碎时间内消费时间使用的一种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任何位置,状态下进行。“碎片化”应用使用时间是碎片化的,短则一分钟,长则半个小时,应用种类是多样的,“碎片化”应用凭借其良好的体验逐渐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2]。碎片化下的重聚指群体利用应用软件进行交流沟通重新相聚相识的过程。重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同群体之间互动性增强,另一方面主要指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群体按照兴趣,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共同的行为方式重新聚集起来。

3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基础及现状

3.1社会网络分析简介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核心概念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收集和获取网络数据更加便利,社会网络分析逐渐受到公众和学界的青睐[3]。社会网络数据基本测量包括密度、中心度等。密度是度量客体之间互相联络程度的重要指标,网络密度越大则关系越密切,点度中心度是考察各个节点的相对中心度,即与该点有关系的点的数目。中心度研究集中在各个节点,而中心势考察的是一个整体的内聚性,即整体中心化的程度[4]。

3.2社会网络分析有关人际关系的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在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结构性,关联性,因素性三个方面。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性主要体现在依据不同的属性划分出不同结构的人际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网络,为进一步量化提供数据及依据,包括情感网、咨询网、情报网、信任网等。Milgram的“六度联结的小世界”充分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关联性,通过计算平均距离即人们通过多少个中间人建立联系,进而说明人际关系的关联性。人际关系的因素性是研究影响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普遍意义[5]。

4碎片化应用对群体影响的研究设计

[6]4.1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按大学生在关系网络中的结构主要分为情感网和情报网,情感网表现在个体与他人的亲密程度,包括聊天,学习,旅游,休闲娱乐等,情报网主要研究个人获取他人信息时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碎片化时代下,应用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现实的生活需求都会间接转化为应用呈现给群众,现实与虚拟已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对应关系,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结构性进行前后对比,利用数据对人际关系网络的关联性与因素性进行探究,最终验证重聚现象。

4.2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本专业全体28名同学为研究对象,主要的原因包括:(1)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群体具有双重特征;(2)大学生是青春与理想兼并的一代,对于信息技术及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兴趣;(3)班级全体同学因为性格等方面不同呈现的人际交往关系具有普遍性。

4.3数据收集与处理

4.3.1情感网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文数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观察、访谈以及材料分析,首先通过微信与班级中的全体同学建立联系,根据日常生活班级人际关系的观察,一对一进行针对性的提问,问题主要基于“碎片化”应用的背景,在现实生活中,与应用相对应的一系列互动包括某人自愿主动性的和某同学去图书馆学习,逛街,看电影,享受美食及旅行等,根据班级全体同学的回答建立28×28矩阵。其次基于碎片化时代下应用的普遍,研究班级同学使用相同休闲娱乐类应用的情况,本研究以手机游戏为例,通过3个微信游戏将全体同学联系在一起,同样建立28×28矩阵,与上一个矩阵进行对比分析。

4.3.2情报网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文情报网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更多探究班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全体同学的角度,班级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构成一个人际关系网络,把班级全体同学看成一个相同的社会群体,班级同学所共同关注的对象构成另一群体,实则是研究不同群体在碎片化时代下所呈现的状态,群体内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不研究。这项数据的收集是通过微博的微关系对班级全体同学关注的对象进行汇总,最初的数目庞大,分析生成的社群图过于复杂,难以发现其规律,于是不断求平均值从最初的100多缩减到20个个体,这20个被关注者至少有7个研究对象关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5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1情感网人际网络关系图1表示现实生活中班级同学彼此存在非组织共同活动(唱歌,看电影,逛街)的关系,有两名同学社交关系十分薄弱暂不考虑,此社群图实际是26个样本。从整体角度分析,图一的网络密度为0.1749,该数值较低,说明大学同学共同活动更多以寝室为单位,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的机会甚少,存在小群体现象。节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645,即任意两个人进行沟通平均需要2个人作为媒介,个体之间关联性较弱,同学之间的互动频率低。图2则表示通过碎片化时代下的应用班级同学所形成的密切关系。班级中有4名同学不玩此类游戏,因此样本总数为24。图2的网络密度为0.933,该数值明显高于图1,则表明在碎片化应用的条件下使群体重聚的现象十分显著,同学们互动频率加快,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链;节点的平均距离为1.067,任意两个人都存在沟通的机会,每个同学之间都建立了一条交流通道,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络关联性增强。通过社群图图2,图2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看出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明显的重聚现象。碎片化时代下的应用加强群体的内聚的同时,成员自身的中心度也在不断增加。“核心人物”即点度中心度排名靠前的个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5.2情报网人际网络关系从微博的角度出发,被关注的人更新了一条状态,那么本班同学中同时关注这个人的一些个体也会查看到,这些不同类型的个体可以实现在该被关注的人下发表评论、收藏以及转发等功能,进而引起被关注人的关注,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形成了一个交流环网。该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涵盖许多因素包括社会阶层、家庭背景、学历、收入、兴趣爱好等,微博作为一种碎片化时代下的产物促进社会群体重聚。

6结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碎片化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应用使群体重聚现象得以体现,这种重聚是重新聚合,相同群体之间的重聚即通过虚拟促进现实人际关系,虚拟与现实的一致性是我们一直所期待的。不同群体之间的重聚相对复杂,但同时这种重聚更具有现实意义,碎片化时代下人际关系的独到之处正是不同群体的重聚,社会地位、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不同的个体都能依据某个特征聚集在一起,社会分化也是群体重聚的过程,重聚也是分化的进一步提升。社会网络分析为重聚现象的提出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所研究的样本较小,只是对这种现象进行初步探索,重聚的形成包括各种因素,后续的研究可以从内因,外因入手搜集更全面的社会网络数据,利用网络动态学,复杂网络理论等进行更深入研究[7]。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冉.“碎”眼看“聚”———以微博为例看碎片化背景下的群体重聚[J].新闻世界,2011(8).

[2]常政.移动时代的经济学———碎片化应用[J].程序员,2011(6):56-58.

[3][美]诺克,杨松.社会网络分析[M].第2版.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4][美]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申?,周策.社会网络分析法在人际关系中应用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6]郭金龙,陆宇杰,许鑫.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大学生现实与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

[7]殷国鹏,莫云生,陈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促进隐性知识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z1).

作者:王京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社会网络分析的碎片化探讨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