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物流发展定量范文

物流发展定量范文

物流发展定量

一、背景综述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物流起步较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打开了世界市场,推动了商品、服务、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内部扩展延伸到世界范围,同时也带动了物流全球化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规模以及新兴物流的出现。由于我国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高,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市场的全面发展也不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因此,物流市场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前由于不承认仓储、运输的商品属性,实际上也不存在相关市场。物流市场的发展过程是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和社会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力度加强,给流通业、储运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了物流业的市场步伐。从1992年起,我国物流市场进入更新改造、发展创新的重要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客观上要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首次提出、实施和应用配送制,为用户解决仓储、运输、加工等物流要求。这是由于物流市场进入更新改造、发展创新的新阶段。尤其是加入WTO三年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快于经济增长,社会物流增加值与经济同步增长,稳定在9%~10%,成为拉动第三产业的稳定因素。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三年稳定在21.5%左右,小幅波动,比1991年的24%下降了3个百分。

本文以1992年为研究的基点,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我国各地区物流发展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定量分析。利用2005年中国物流年鉴的数据对1992~2004年的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作回归方程。用SLZEI代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GDPI代表GDP增长率。结果如下:

SLZEI=1.145627589GDPI

+0.04345361904(1)

从方程(1)中可以看出,AD.R2为0.730923,模型解释能力较高,只是DW值稍小。变量LNFDI的系数的t值为5.796281,是高度显著的,说明GDP对社会物流总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变量GDPI的系数为1.145627589,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社会物流总额平均增加1.1456%。说明物流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物流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考察物流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社会物流总费用和GDP取对数(因为时间序列数据存在非平稳性,取对数可以使数据无量纲化和平稳)。

用Eviews软件得出具体结果如下:

LNGDP=1.055892089LNSLFY

+0.977287701(2)

从方程(2)中可以看出,AD.R2为0.998967,模型解释能力很高,只是DW值稍小。变量LNSLFY的系数的t值为103.1489,是高度显著的,说明社会物流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变量LNSLFY的系数为1.055892089,说明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55892089%,说明国民经济对物流的依存度增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具体研究各地区物流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总体物流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对我国地区物流发展作了统计分析。

(二)地区物流发展状况统计分析。地区物流发展的统计指标:X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X2(公里/公顷)运输线路密度、X3(万人)全社会客运量、X4(万吨)全社会货运量,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X5(亿元)邮电业务总量是反映一个地区通信网络发展的速度和程度;X6(%)大中型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X7(次/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X8(%)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地区物流效益状况。根据统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选择了上述八个指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上述八个统计指标数据大小不一,为此需要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统计数据,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给变量分组,使同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从而把多个物流发展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用公共因子刻画原来变量的线性组合,使问题得到简化,并可以利用因子分析中的因子得分来综合评价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状况。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我们首先得到因子载荷阵。通过因子得分部分表可以得出在公共因子F1上得分排名第一的是广东;公共因子F2上得分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公共因子F3上得分排名第一的是黑龙江。而综合得分排名前四名的依次是广东、山东、浙江、江苏。(表1)

从各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在F1因子得分前四名的广东、四川、江苏、浙江,说明这四个省份在物流服务上表现突出,尤其是广东远高于其他省份。广东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物流业起点高、发展快,已实现与国际物流市场的对接,物流总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从其综合排名第一,总分高居榜首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在因子F2得分前四名上海、天津、北京、山东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以上海为例经济高度发达,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枢纽地区。在因子F3得分前四名黑龙江、云南、新疆、湖南在企业物流效益上高于其他省份,说明这些省份重视发展本地的优势企业。从综合得分排名的结果可以看出公共因子F1权重较大,因此在F1得分排名第一位的广东高居榜首,这也充分说明了在物流发展中物流服务起着重要作用,物流本身是一种服务,只有重视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发展物流业。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通过社会物流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社会物流总额平均增长1.1456%。可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流的发展,物流是顺应经济的发展需求而日益得到重视。

2、通过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对数线性模型可以得出,社会物流总费用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56%。从而说明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物流的推动和支撑。

3、综合模型一和模型二的结论得出物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可以看出合理发展物流的重要性。

4、从地区物流发展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物流发展较发达地区具有经济条件、地理条件、政策条件的比较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物流理念,开放的物流市场,突出企业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也是发展物流的必要条件。

(二)建议。尽管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物流发展迅速。但是,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来看,较美国、日本等物流业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齐备,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有很大关系。首先,制定全国物流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这样可以协调并落实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规划,整合物流资源,规范物流服务的市场体系。其次,推进物流市场开放,加强外资引导,尤其是与物流业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合作可以借鉴相关的物流管理措施,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再次,以物流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主带动全国各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最后,完善相关的物流法规、规范物流术语、培养更多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为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