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风险管理路径(5篇)范文

企业风险管理路径(5篇)范文

时间:2022-03-16 11:24:29

企业风险管理路径(5篇)

第一篇:关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分析

摘要:在贸易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愈加复杂多变的税务和商务环境,税务风险逐渐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若不能有效处理税务风险,则会使企业的声誉、形象、经营遭受损害。如何加强税务风险管理,谋求最大化的涉税利益,已经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1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作用可从以下四点进行分析:(1)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都成为上式公司,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旦产生税务风险,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例如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曾因涉税问题而使其股票价格有所波动,给投资者造成了惨重的损失。(2)维护国家税收利益。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大型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采取各种方式逃避自身的纳税义务,这不仅冲击着内资企业,还会导致我国税收流失,损害国家利益。同时由于企业实力的增强,很多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投资,但由于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企业在经营行为的涉税方面出现问题,如重组和并购、境外投资等行为,致使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失。只有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才能构建系统完善的税务体系,使其与国际惯例接轨,有效打击外资企业逃税行为,实现内资企业的发展壮大。(3)促进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强化企业税务管理风险主要是迁移税务管理重点,使其由税后发现治理转变为税前预防。增强税中管理和税前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自控能力有所强化,以免企业出现税务风险,进而降低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和纳税人的遵从成本,促进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4)实现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现代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社会影响力很强,是地方与国家的重要税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的纳税总额达1.91万亿元,至少占据全国收税总额的35%。总之,国家税收收入取决于企业对税法遵从度的高低,这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第一,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想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从思想层面重视税务管理工作,充分意识到税务风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将其纳入到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税务风险,管理者必须要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争取从源头上消除风险,让企业在税务危机处理方面不再处于被动状态,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当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与税务相关的人员和岗位需要具备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能只在财务部门开展税务风险防范工作,将企业全体员工都作为税务风险防范的主体,制定科学的措施,使税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第二,健全税务管理制度。为了有效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应该规范行政裁量行为,对税收政策解释制度进行明确,成立专门的税收政策解释部门,针对企业税收政策给予咨询诉求,并对政策解释用语加以规范,保证税法解释用语的明确性、规范性,以免出现歧义。同时企业可以严格税务风险处理标准,尽可能减小行政裁量权,确保税务的严肃性,进一步降低税收廉政风险;或者是确立书面解释原则,强化税收政策解释的权威性、确定性,避免解释的随意性。此外,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差异,“一刀切”的层级管理模式不适应各地区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立足实际设置不同的风险管理层级。例如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大企业多是在县区级设置二三级机构,这就需要强化三级管理模式,即省局—市剧—县局,实现企业税务风险降低的目标;针对西部地区,大企业多为垄断型、资源型企业,所以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减少管理层级,实施两级管理模式(省局—大企业)。

第三,构建专门管理机构。通过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明确阐述和规范了企业设立税务风险管理组织、风险应对策略、改进和监督、沟通与信息、内部控制、税务风险评估与识别等问题。现阶段,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很多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缺乏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内部控制,所以税务机关要配备专业人才,设置专门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构建税务风险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专业化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降低税务风险。第四,创设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包含有涉税事项,各交易环节、各业务部门都存在潜在的税务风险,所以企业要加强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沟通,为各部门和人员提供涉税业务指导及税务咨询服务,强化其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使其更好地识别税务风险。另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受税务机关与企业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若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联系,势必会增加涉税利益,降低税务风险。

3结语

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不稳定,很多企业在发展经营中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源于外部环境,也源于企业自身能力与资源的搭配,所以风险防范工作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尤其是税务风险的防范。要想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必须要立足实际,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健全税务管理制度,构建专门管理机构,创设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从而有效防控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强.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J].会计之友,2014(14).

[2]林天义.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9).

[3]大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谷兆春,祝红.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原因及对策[J].涉外税务,2011(6).

作者:李传芳 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第二篇: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与此同时,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是有效利用这一创新模式的基础保障。本文以北京欣祥天和餐饮公司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为例,分析了该公司基于服务生态圈的金融供应链的形成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公司在该模式下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其他行业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好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圈;风险管理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成因、及特征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来源

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来源,组织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组织管理活动肯定会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供应链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供应链金融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供应链金融网络三个层面的不确定性。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1)信用体系不完善。供应链金融必须在组成企业间具有稳定成熟协作关系的前提下开展,而这种协作关系必须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信用缺失会加剧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模式不同于传统金融,通过供应链金融进行融资,不再将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审核分析作为主要依据,而是依据信用分级和信用评分理论,结合供应链的行业特质和交易特点,建立一套适用于供应链行业的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实现信用评估。但是,目前并没有信用指标体系的相关标准,同时也缺少中立的中介信用机构,因此无法实现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和分级。(2)供应链金融相关主体存在利益偏差。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方、融资方、核心企业等相关主体在业务过程中都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各自的出发点不同,这种利益偏差导致供应链金融相关制度在业务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风险的存在。(3)国家相关制度不完善,立法滞后。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形式多样,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供应链业务的相关主体复杂,主体之间通过人、事、财、物、信息等多种因素紧密联系,目前实行的法律无法完全覆盖各种因素,从而给供应链金融带来了法律风险。(4)供应链金融发展还未成熟。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而且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占到大多数,此部分企业不确定性也较大。以上复杂因素会导致新的风险产生。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征

(1)客观必然性与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是以供应链作为基础,因此供应链金融具有供应链的客观必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自然灾害、政治变动等外部环境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客观存在且无法以人的意识转移,这就决定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确定性。(2)扩散性与放大性。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主体共同参与,某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出现的风险都有可能传递到其他节点的企业,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扩散性。供应链上任何一个节点企业的风险都有可能对整个供应链运行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还具有放大性。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控制难点

(一)交易真实性的确定

供应链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偿性,而自偿必须以贸易的真实交易为依据。供应链金融对风险的评估方式与传统的借贷方式不同,更多的是对整体交易和个体交易的评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健康运行取决于交易的真实性。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本身或第三方获取交易信息流,但这些信息简单片面,信息之间相互割裂,因此供应链金融确定交易真实性和控制风险的难度较大。

(二)评估供应链整体信用风险

供应链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发生了较大变化,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会更受供应链的运营状况、供应链各企业的合作状况、业务交易状况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状况都会引起企业的信用风险。因此如何通过供应链上的协同个体来准确评估供应链整体的信用风险,成为控制供应链风险的难点。

(三)避免供应链断裂

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规模都很大,但企业大多是中小规模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功能就是将核心企业的融资能力转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在此过程中,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必然会沿着交易链条传播到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威胁到整个供应链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及时准确判断核心企业的风险,避免整个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四)管理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需要重点防范的。供应链金融通过自偿性的交易结构设计和有效控制“四流”,在专业的操作流程和外部监控的支撑下,构建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这一机制要求各个操作环节必须具有较高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操作制度是否完备、操作环节是否严密、操作要求是否严格都会影响操作风险的控制,因此信用风险就转移到了操作风险。(五)控制物流监管方的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一般会将质押物的监管工作外包给物流企业。质押物监管的外包降低了对质押物所有权、质量、安全、交易等信息的动态了解,导致了物流监管方的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物流监管方会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采取的措施会损害到企业的利益。此外物流监管方还会因经营不善、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质押物损失。

三、基于服务生态圈的欣祥天和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形成

(一)北京欣祥天和餐饮公司供应链业务简介

北京欣祥天和餐饮公司(以下简称欣祥天和公司)是一家为餐饮企业提供原材料的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目前有大中型餐饮连锁和小型餐饮单体店两个供应链业务。大中型餐饮连锁供应链业务模块主要为一线城市较大规模餐饮连锁企业提供食品原材料采购、半成品加工、运输、仓储等托管业务,有近2000家优质合作企业。中小餐饮单体店供应链业务主要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搭建平台,为小规模餐厅提供采购、分拣和配送服务。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全国设立7个生产、物流中心,可完成国内范围的集约配送和仓储服务。公司建有独立的品质保障系统,保证食品安全,建有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高效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能力雄厚,采购成本较其他企业有较大优势。2015年欣祥天和公司在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和强大的供应链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在发展传统供应链业务的基础上实现资金供应链业务同步发展。如图2所示,公司通过构建的综合服务平台,将采购客户、供应商、资金方以及服务机构连接起来,实现企业与供应链、资金与供应链需求的对接,同时可以获得大量交易信息,根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公司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实质是一个供应链O2O平台,客户可以在线完成采购和服务的支付,在线下获得商品和服务,这样公司就可以轻松获取供应链的交易和资金流等信息,这是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此外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可以积累到平台数据库中,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出借款人的经营和信用信息,从而为风险控制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基于服务生态圈的欣祥天和公司供应链金融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流采购向供应链服务转变。欣祥天和公司是从传统的物流采购企业发展而来的,在积累了供应链管理经验和物流资源的基础上,搭建了供应链服务平台,帮助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解放了高层管理人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上下游企业通过与该公司合作,可以在供应链服务平台上轻松获得在线下单、电子票据核对、信息共享等服务。该公司门户网站可提供产品信息查询、物流跟踪、提交订单等服务,充当了客户与供应链体系沟通的媒介。合作企业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在品牌发展和服务经营上投入更大精力,管理效率、水平得到提升,该公司也实现了从传统的物流采购企业向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第二阶段:供应链服务向供应链O2O转变。2013年欣祥天和公司借助互联网搭建了采购招标平台,客户通过平台可实现供应商资源的共享,节省了餐饮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成本,还上线了仓库管理系统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使内部管理及供应商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公司也实现了由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到供应链服务方案制定顾问的转型。公司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将稳健的供应体系和高效的服务作为商品呈现给客户,并赚取利润,实现了经营模式的转变。2014年,公司建立了O2O电商平台,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在线下单,公司客服将订单信息汇总后交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完成采购后配送至客户,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效率。此后对该平台做了进一步的开发升级,搭建起了供应链平台,供应商、客户、公司可以整合到此平台上,实现了三者之间的高效沟通,从而提高了整个链条的交易效率。通过此平台还可以将供应商和剩余客户需求进行有效整合。第三阶段:供应链O2O向供应链金融转变。欣祥天和公司是整个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业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易数据,这也是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急需扩大规模的客户企业,现金流都不充裕,欣祥天和公司在供应链中具有良好的信用,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可以帮助这些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该公司以供应链O2O平台为媒介,将供应商、客户、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将供应链业务中的信息、资金、业务需求、物流汇聚起来,使公司可提供的服务更加多样化,服务水平更加高效。同时密切了供应商和客户企业的合作关系,三者相互影响,协作发展,构建了一个服务生态圈(如图4所示),使整个供应链实现了良性发展,为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提高了更广阔的空间。从欣祥天和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基于服务生态圈的供应链金融就是针对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重构,依托互联网,将银行、基金、征信、第三方支付等资源整合进来,构建一个多维的环式网链结构,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圈”,实现各个企业获得信用化的金融服务。

四、基于服务生态圈的欣祥天和公司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分析

(一)欣祥天和公司业务模式及风险识别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不同,相应的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也会不同,因此必须通过对公司业务模式和流程分析,归纳汇总出不同工作模式可能的风险因素。(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供应链上的中小型企业可以用未到期限的账款作抵押,向供应链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资金方可以根据供应链平台中的业务流数据支付贷款。此模式的风险控制关键有以下:收货确认单和应收款确认单必须明确;付款形式、付款期限、账期、应收款需扣除金额等需在合同签订时作为要点进行审核;要有专门的回款账户管理,首选现金,以抵消银行贷款;供货商与核心企业具有两年以上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货物供应量稳定;供货商与加工企业具有两年以上长期、稳定的贸易管理;合同中具备明确的验收、收割标准和结款依据。(2)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是购货商向融资机构申请贷款以支付未来时间的货款,并由融资机构决定提货权的融资模式。企业支付购货款获得货物的未来货权,为防止虚假交易,需对货物交易进行监管,融资机构借助第三方物流机构,避免上下游企业合谋导致金融风险。欣祥天和公司具有自己的物流平台,有先天优势来开展此种业务,业务模式如图6所示。保兑仓业务可以增加供应商的客户量,降低客户的成本,增强产品供应稳定性,扩大了公司的代仓业务量。通过对此模式的分析,总结归纳了该模式的风险要素以及通过构建服务供应链生态圈可以避免的风险因素。(3)仓单质押融资模式。通过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模式,客户可以通过融资以满足临时性资金需求,业务模式如图7所示。分析仓单质押融资模式的业务流程,总结归纳出了该模式的风险要素及构建服务供应链生态圈可避免的风险因素,见表3。该模式的风险控制关键有以下:销售商保证正常经营,以免导致贷款无法按照约定回收;保证金在贷款流程最后返还,避免降低违约成本;定期查对核心企业账目,避免出现不按指令发货现象;及时掌握销售商经营状况,确保能及时追加保证金;保证货物的市场欢迎度,易销售,变现周转快。

(二)基于服务生态圈的欣祥天和公司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通过对欣祥天和公司三种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的发展过程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也有所不同。(1)事前风险控制。信用风险的控制是事前风险控制的重点,公司通过对贷款企业的严格授信,降低信用风险。一是贷款企业的事前风险控制。欣祥天和公司的融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且频繁,这部分企业的财务数据质量较差,无法作为企业信用审核的主要依据。公司主要依靠基于服务圈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关注贷款企业的交易记录、经营情况和发展潜力,详细分析企业的财务流数据,综合评估企业的信用信息,通过系统平台对企业进行合理授信。二是对核心企业的事前风险控制。核心企业的经营质量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运转状况,核心企业的信用问题会在供应链上快速扩散。欣祥天和公司将自己的供应链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和资源、资金管理,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逐步摸索制定核心企业标准,基于对生态圈上交易数据等信息的分析,结合考察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客户的管理能力,积极吸纳优质第三方企业作为核心企业。三是对上下游企业的事前风险控制。欣祥天和公司设有供应商管理部,制定了供应商管理体系,负责供应商准入淘汰、分类管理、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订单管理等工作,依据生态圈的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实现供应商管理的数据化和流程化,准确高效的评估供应商的风险等级。(2)事中风险控制。事中风险控制主要是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其中操作风险是风险防范的重点。一是操作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的操作环节复杂多变,操作风险也是随处存在。欣祥天和公司设立了专门的业务部门,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形成了一套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体制。目前企业各项业务依照制度规范操作,能够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二是道德风险控制。基于生态圈的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历史交易数据真实透明,通过严格审查交易合同及历史交易信息,加强企业合作,减少利益冲突,可以快速辨别、防范道德风险。三是市场风险控制。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到质押物的价值和销售情况,欣祥天和公司将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到基于服务生态圈系统内,可以在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选择知名度高、实力雄厚、易销售的商品作为质押物,实时掌握质押商品的销售行情和价格波动趋势,避免质押商品市场价值大幅波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四是法律风险控制。随着业务拓展,公司基于生态圈的供应链上企业数不断增加,合作过程中共同遵守生态圈联盟规范,维护生态圈体制,多方协商,弥补了法律监控空白缺陷,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五是监管风险控制。公司严格遵守政府监管部门制度,积极构建内部监管体系,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水平,防止客户信息泄露,防范监管风险。(3)事后风险控制。欣祥天和公司在放款后,加强对融资企业和担保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负债的监控,避免造成无法追回贷款的损失,同时加强对货物资金流转、质押物的监控跟踪,防范潜在风险。此外公司还制定了损失补偿制度和盯市制度,设立风险补偿金和准备金,实现快速变现处置。

(三)基于生态圈的欣祥天和公司风险管理经验

(1)以项目组织业务运营。公司设立了完善的内部组织和业务流程,明确分工和职责,业务拓展、业务管理、合同签订、资金管理、项目监管都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制定了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有效控制了内部管理风险。公司以项目的形式组织供应链金融业务,确定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进度确定各阶段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明确风险控制要点。项目组织过程中及时总结,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2)运用信息化平台。公司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电子支付等信息技术,整合原有系统,部署金融业务模块,搭建起了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提交融资申请、授信、审核、监管、还贷、传递资料等业务都可以在线完成,基于服务生态圈的所有交易数据都统一管理监控,数据透明,保证了交易真实可靠,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3)运用大数据风险控制手段。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积累了大量交易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为客户和资金方提供全面的分析报告。构建合理数据模型,分析出数据标准,通过上下游企业与标准数据的比较,评估出融资企业信用状况,降低放贷风险。

(四)案例启示

(1)供应链金融将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欣祥天和公司搭建起的基于服务生态圈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积累大量业务数据,平台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评估出企业信用状况,在放贷和授信过程中会有效降低风险。(2)企业开展供应链业务需要结合自身实力量力而行。欣祥天和公司建有物流企业,将自身内部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能避免信息不对等导致的道德风险和监管风险。(3)企业推动供应链金融新商业模式的开展,技术系统需要不断升级以应对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企业在资产、思维方面会增加负担,加大风险,但也能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4)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运,企业要加强风险控制,树立风险控制观念,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在企业架构组织和业务流程上杜绝内部风险,转移和规避外部风险。

参考文献:

[1]徐炜伟、彭备:《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研究》,《中国市场》2015年第25期。

[2]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与风险管理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1期。

作者:吕重犁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三篇: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融资的多样化,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迅速被中小企业应用,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然而,供应链融资方式下的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探究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先对供应链金融及信用风险做了详细论述,继而分析供应链金融视域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及其致因,最后提出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致因

在经济日趋增长的环境下,附随的各项业务风险也随之增加,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每年创造的经济总额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关乎着我国经济持久进步、国民就业率增高。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国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资金紧缺、管理方式与企业的运作不适应及预期目标不稳定的问题,使得企业难以获得信用资金,造成资金供应链的中断。因此,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迫在眉睫。

一、供应链金融与信用风险

1.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供应链金融在我国最早提出于深圳金融机构,它不但可以缓解中小企业在运作中的资金问题,加快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还可以从整体上减少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传统的融资业务相比较,供应链的运作模式采用金融业务支持模式,即以市场中的中小企业为主体,顺着供应链业务方向继续拓展,开展企业融资业务。供应链型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自身补偿型融资方式的延伸,基于供应链视觉,按照企业主体的信用评估,决定企业是否具有信贷资格,并且整个融资过程以及融资条件,均是企业融资时所要考虑的问题。

2.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中小企业每一项合作业务所要面临的。信用风险,指的是进行业务合作的双方没有按照合同制定内容遵守条约,发生违约情况,导致对方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通常,信用风险可分为广义与狭义层面。广义层面,指进行交易的主体违反合约内容,未按双方之间的合约条款兑现合约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如交易主体没有按照合约内容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订单量等;狭义层面,指商业金融方面的借贷业务风险,即融资方与贷款方在合约上达成贷款后,贷款方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未能及时偿还定期贷款金额,从而给融资方带来损失。本文所研究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属于狭义层面的信用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及致因

1.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的金融模式里,中小企业将自身的信用与供应链主体企业合为一体,使自身也拥有了一定的信用水准,具备了融资条件。因此,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是融资业务的信用型风险,供应链的主体企业是融资机构的主要信用评估对象,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应利用主体企业所提供的信用条件,在交易环节中采用内部控制的融资过程,减少融资业务风险,减少融资环节的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融资风险。

2.供应链金融视角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致因①主体企业资信不佳。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融资方对企业给予资金信贷,主体企业是信贷的主要评估对象,是业务的支撑点,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最为看重的便是主体企业的信用资质。在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下,主体企业向融资方进行无偿信贷使用资金,为减少运作费用,主体企业通常会向供应链上的物料供给企业无偿赊用产品,而主体企业在合约规定有限期间内,按时偿还中小企业款项,是融资方给中小企业信贷的基本参照指标。如若主体企业资信不佳,资金短缺,其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就大大增加。因此,在融资过程中,主体企业的信用资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否正常地在市场中运作。[1]②供应链发展态势较弱。融资方对企业开展融资业务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供应链上各个企业所处的产业状态。企业在市场中是否运转顺利,财政收入是否大于支出。因此,企业自身经营的完善程度与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对企业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调整,这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供应链模式在市场的未来发展动态。供应链模式是否具有可观未来,也是融资方所要面临的未知风险。供应链模式在发展中若处于劣势状态,必然会危及到供应链条上各企业的发展,企业一旦出现了运营问题,将直接带来信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还会危及到中小企业的资信。[2]③中小企业的劣势地位。融资方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市场运作现状、欠款偿还能力,均为融资方对其实施信贷时的主要条件。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资质及资金偿还能力,在进行融资时,双方可顺利洽谈实现信贷。对于供应链融资模式而言,主体企业是整个链条的主要着力点,融资方更加看重主体企业的信贷资质,在整个供应链中,主体企业由于其较为强大的竞争力,同时资金流转顺利,使得中小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主体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能力的悬殊性,间接的对其本身的信用等级造成影响,从而对后续的资金信贷产生影响。

三、供应链金融视域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1.分析风险因素、构建市场准入标准融资机构要降低中小企业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分析风险因素,结合中小企业的运营现状,针对性的构建市场准入标准。构建市场准入标准时,首先,对中小企业进行资质审核,进行星际等级评定,构建市场准入资格,保证其资信等级满足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其次,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需及时保持联系,主体企业需发挥其功能对其他企业进行引导与管理;最后,主体企业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能力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偿还贷款金额。[3]2.强化现金流管控,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现金流管控主要是针对融资机构内部进行的,包括融资机构对自身的资金流管控与融资机构对企业资金流的管控。融资机构与信贷企业之间达成融资协议,除了看主体企业资信情况和偿还信贷能力,还看中小企业的资信情况。强化融资机构的现金流管控,能够对机构的资金动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对所放贷出去的资金及额度、内部资金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做到现金流具体管控。首先,融资机构要建立一个档案信息系统,明确并详细记录机构资金的动态,掌握机构资金现状;其次,对所放贷出去的资金动态,在获得企业授权后,进行实时的资金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实行监督,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运作状态,是否能如期偿还贷款;最后,融资机构可建立财务报表,进行预期财务分析,对所放贷出去资金与信贷企业的偿还资金是否在一定的预期之内,信贷企业综合资质如何做出整体评价分析,对放贷资金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从而信用风险降到最小,保证利益最大化。[4]

3.强化贷后风险管理和全程监控融资方应树立危机意识,多方面考虑可能发生的信贷问题。因此,融资金融机构要在融资协议达成后积极的采用贷后风险管理措施,并对信贷企业实施远程监控。贷后风险管理主要是指融资金融机构对信贷,也进行后续的系列跟踪,包括资金使用情况,产品物流以及企业的质押物是否仍有效等等。实施贷后风险管理,融资金融机构:首先,要与信贷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合约内容,在合约条款中明确融资方在后续所拥有的各项贷后权利,类似于企业需及时向融资机构反应自身状态,同时融资机构有权对企业财政资金作出调查;其次,构建产品市场与价格信息搜集系统,关注质押物价格与预警价格关系,如若低于预警价格,融资机构有权要求信贷企业增加质押物;最后,融资机构有权参与企业物流监管,掌握企业的产品动向。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作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新的资金信贷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缓解了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运行困难问题,推动其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也逐步产生了多种信用风险。融资方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在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下所面临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将直接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为降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市场标准,强化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于宏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2]胡海青,张琅,张道宏,陈亮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软科学,2011(06).

[3]严广乐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分析[J].企业经济,2011(04).

[4]赵忠.李波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J].河南科学,2011(08).

作者:王凯华;李福荣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这种地位日益凸显,本文着重对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各大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与机遇并存的永远是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模式,为此,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有效加强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便成为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本身的定位是指企业董事会和监理会,以及管理层公共实施的,以下便涉及到企业的全体成员,意为实现目标过程,内部控制是在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规范的前提之下,对企业资产安全与财务报告,以及一些其他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在保证此前提的情况之下,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果,从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二)财务风险管理

具体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根据各种不带有明确性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会致使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产生损失。需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研究,正确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此为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和长久经营的不确定因素,虽然是不确定因素,但是它将有助于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正确对其进行评估与控制。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本身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交叉的系统,两者需相辅相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与革新,所以,本文的目标便是对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际情况,将具体措施罗列出来,望有关企业予以重视。

二、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风险意识欠缺

以三九集团为例,在此之前,三九集团产业不断扩大,并通过兼收并购的形式,形成从汽车到餐饮业几大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在两千零四年的时候,因为三九本身便是医药产业发家的,医药产业出了一些问题,不被要求提前偿还银行贷款,从而致使三九集团企业内部产生财务危机,由此便可以看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不健全,甚至没有一点风险意识,同时这也是进行盲目投资于决策上面的失误。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宏观条件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状况,本身的风险意识若不能有效加强,如若内部控制在薄弱一些,便会使企业发生重要的财务危机,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也不无可能。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脱节

以中航油为例,该公司在期权投资过程中,因为海外控制公司领导者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将查处油品期限,并在一定保值范围之内的业务,本身石油的衍生品交易一直没有对中国航油告知,从而造成巨大损失[1]。由此便可看出,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需对本身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出相应对策,若在面对未发生的情况之时,便需要具有一定防范意识,在有效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之上,对资金支出的控制点进行严格把控。在上文所提到的中航油中,明显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严重脱节,并且在控制方法与技术方面,没有做到全面考虑,如此一来,便会导致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管理层面,不能够在企业之中进行密切结合,面对如此情况,便无法通过内部控制将企业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分配,并且在企业日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对控制点不能够进行充分考虑其中所应采取的方法。

(三)企业财务部门服务职能与监督职能弱化

以广厦集团为例,其在运营的过程中,有伪造购销合同的现象发生,并且对其他一系列手段的应用,均见不得光,形成彻头彻尾的骗局。财务部门只是注重企业资产监督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并没有得到一定延伸。在企业之中,财务风险管理与监督职能,两者在本质上应是协同发展、相辅相成的,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重视两者所能产生的具体作用,并且还需要运用内部控制来健全财务制度与企业服务机制,使财务部门能够积极投身到企业的运用中来,充分发挥其所拥有服务职能与监督管理职能,如此一来,便能够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具体方针

一个公司成长的历史,同时也是公司内部的改革史,随着公司不断扩大规模,为紧跟公司发挥步伐,应该对内部的制度进行改革,通过采用最新的管理模式,应对随之而来的财务法风险[2]。

(一)加强与培养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1.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公司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对公司内部每个层次员工的风险意识得到提升。并且需要根据最近国家颁布的法令中的内容,对公司经营阶段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建设,并且应当前国家的要求,在每个年度中进行风险管理报告,根据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对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改变,以应对当前越发多变的市场,使自身企业可以在企业竞争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占据主动性。

2.各行业的企业中,财务部门都是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并且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企业使内部财务人员的决策能力进行提升,并且提高执行人员的风险感知能力,能有有效的应对风险产生,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机制,对财务部门进行管理,约束财务部门的活动,并且使内部的工作环节更具有规范性,减少企业内部工作差错的产生几率。

(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御机制

1.在企业之中,应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体系,使其能够在某个时段反应出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出企业是否拥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企业需对以往不同的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从中对历史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为有效进行风险预警,仍然需要企业不断通过数据模拟和业务分析经营情况,如此才能真正建立预警体系。

2.在企业内部,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不,仍然需要设计融资方案,并且与各大企业进行磋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方式,使企业能够在风险机制与风险控制方面有一定建树,一旦风险出现,使之降为最低。

(三)使财务部门的职能得到加强

1.重视人员的培养为紧跟当前市场的发展步伐,需要对财务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例如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等,并且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说,不管是应对风险还是为企业日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进行财务部门进行自身职能工作的前提条件。

2.对财务管理中的监督工作进行加强在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的各种因素,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此同时,对实际工作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体现的层次性进行提升,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有依据进行管理,将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确切的落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具有一定风险意识,并且再给内控的过程中,将风险意识具体应用到财务管理的每个关键之中,在企业内部建立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如此一来,便可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在如此情况之下,持续发展,已成定数。

财参考文献:

[1]陈剑.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1(6):98-102.

[2]崔素玲.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5(7):185-186.

作者:周爱妹 单位: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篇: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较弱,同时更缺乏税务风险管控意识,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在新一轮财税政策改革下,中小企业更需要得到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指导,来做好税务风险防范的工作。本文在阐释税务风险含义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提出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引言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十三五”期间,政府就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将对中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税务问题对中小企业影响至关重要,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地不断完善,中小型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也会得到显现,新的税制改革必然引导企业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概

要税务风险的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税务方面的管理。它是对纳税筹划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评估、分析评价,并进行防范和控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纳税行为不遵循税法规定,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企业经营决策和日常活动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负担。

三、中小企业税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涉税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一般来说,涉税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务风险。但是由于涉税人员业务素质的限制,办税人员并没有对财务、税务等法律法规理解深入,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涉税业务,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纳税风险,主要体现在:混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遵循的基本准则不同,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财务工作者容易混淆在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固定资产摊销方法与年限、视同销售、分期收款等日常业务处理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费用扣除不准确;对支出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不当;成本、费用在各项目之间划分不清晰;纳税筹划不当,筹划方案存在漏洞或者筹划方案不够全面和详细以及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善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成因,主要体现在:账簿开设不规范,科目设计不完整;发票管理不完善,造成相关税务手续不齐全;成本计算和费用计提缺乏相关手续;原始凭证不完整、不规范。

(三)国家财税政策方面的影响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总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为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另外,为适应经济转型和配合财税改革,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出台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企业把握税收政策的难度就增加了。

四、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提高涉税人员的业务水平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税务风险意识,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其次,定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主动学习、外部培训、专业咨询等方式,帮助财务涉税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税务知识,提高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可以相对保证纳税的准确和适度筹划。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从企业的风险识别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为此,企业可以参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的引导,针对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控体系,设计出合理、合法、有效的税务风险管控方案。包括账簿凭证管理、税务登记、税务档案管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设立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涉税风险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防范税务风险的发生。

五、结束语

总之,中小企业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税务管理的整过程,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想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只有结合企业运营控制、日常管理等自身情况,以企业税务管理流程为主线,参照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构建一个能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防范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彭喜阳,邓亦文,彭金屏.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操作层面成因调查与应对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

作者:吴勋贤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企业风险管理路径(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fxgllw/71243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