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院教育成本核算应用范文

职院教育成本核算应用范文

时间:2022-01-26 10:14:23

职院教育成本核算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学校管理者、学生及家长等各方越来越关注教育成本方面的信息。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成本信息薄弱,学校管理缺乏成本意识,致使很多学校陷入发展的困境。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管理的新思维,不但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还可以使成本控制更有效,成本管理更精细。文章尝试运用作业成本法这一比较先进的方法核算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探索一种教育成本核算的新思路。

关键词:

高职;作业成本法;教育成本

一、作业成本的涵义及核算原理

作业成本法,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ABC为作业、经营过程、产品、服务、客户等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分配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的分配方法。其基本原理可阐述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而作业导致成本费用的发生。作业成本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去,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如图1所示,表明了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图中实线表示成本计算和形成过程,虚线表示资源的消耗过程。上图表明,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按资源动因把其成本追踪到作业中去,从而得到作业成本,作业又按作业动因把其成本追踪到产品中去,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因此,作业是资源与产品之间的联系桥梁,作业成本计算的着眼点与着重点是作业。

二、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可行性

作业成本法在西方国家的应用已比较普遍,特别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先进制造企业中应用效果显著,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大力推崇。根据西方国家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经验和作业成本法自身的特点,具有下列特征的企业或机构比较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1)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2)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的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3)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4)产品品种结构十分复杂;(5)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6)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7)竞争激烈,需要有正确价格策略的产业;(8)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上述条件不完全具备的企业或机构可考虑引进作业成本管理思想,根据实际需要部分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为一种管理辅助手段。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机构,尽管与企业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在很多方面却具有“类企业”的性质,在很多方面与作业成本法的要求相吻合。高职院校具备了实施作业成本核算的许多条件:(1)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中大部分都是间接费用,即间接费用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较高,成本动因复杂。除直接发给学生的困补、价补、实习费等可直接计入某专业学生培养成本外,其他大部分培养费用,如:教学管理部门发生的组织教学费用,学生管理部门发生的日常管理费用,相关管理部门工资、水电、采暖等费用均属间接费用等;(2)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呈现多元化,决定了提供教育服务的种类较多,不同大类(如: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层次(如:中专生、专科生、本科生、函授生等),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成本费用相差很大;(3)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职院校一方面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一方面又存在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成本管理效率低下,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已不能满足国家、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需求,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有效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4)高职院校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其复杂性。高职院校是集教学、科研、产业、后勤为一体的综合体。而培养学生发生的费用主要与教学、后勤等活动有关。不同类学生的教学有其各自的活动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活动有其侧重,应具体分析各种活动特点、发生原因等,归集为不同作业,形成作业链,这也有利于在管理中找出漏洞;(5)各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系统是按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规定,按国家统一要求设置,如随意更改,报表口径等将无法与国家上级部门衔接,不利于国家统一领导,因此很少调整会计核算系统。综上,不论把高职院校看成是一种生产性还是服务性的机构,在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方面符合了许多适用条件,具有可行性。

三、高职院校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需界定的问题

(一)成本对象培养人才的层次划分,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一般以专科生为主,有些院校兼有本科生、函授生、中专生等。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存在很大差异,其培养对象各不相同,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全日制专科生为成本对象。对于专科生教育成本的确定,可以根据高校的规模及管理的需要,以学院为单位计算,也可以系或具体专业为单位。本文以系为单位,计算专科生的教育成本。

(二)成本核算范围本文研究的教育成本是狭义的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对于那些与人才培养无关的耗费应予以剔除,如离退休人员的支出,已实现社会化改革,独立承包,自负盈亏的机构等。

(三)成本计算期间无论是按会计年度,还是按教学年度计算,学生在校期间的总耗费是固定不变的,但为了便于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本文将会计年度作为成本计算期。将在校三届学生视为一届学生的不同培养周期,以简化教育成本的计算。

四、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一)高职院校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总体设计依据作业成本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的指导思想,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其教育成本的总体设计如图2所示。首先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作业中心及相关作业。按照与学生培养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将作业中心划分为直接作业中心和间接作业中心两大类,其中直接作业中心主要由直接承担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系组成,间接作业中心主要由与学生培养工作非直接相关的部门构成。然后分别在间接作业中心和直接作业中心归集作业中心内各作业的资源耗费,汇总后构成各直接作业中心和间接作业中心的作业价值。分析各间接作业中心有关作业的作业动因,将间接作业中心的作业价值按照作业动因数分配计入各直接作业中心,直接作业中心的作业价值汇同从间接作业中心分配计入的作业价值,再加上各直接作业中心的直接成本,即未经作业归集,直接计入作业中心成本的终结动因资源的耗费,就构成了各直接作业中心即各系的教育总成本。分析直接作业中心各作业的作业动因,分别将直接作业中心和各间接作业中心的作业价值按照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计入各专业,将各专业学生的直接成本,即未经作业归集,直接计入各专业学生教育成本的终结动因资源的耗费,加上从直接作业中心和各间接作业中心分配计入的作业价值,就构成了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总成本。

(二)高职院校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具体方案高职院校作为一所高校,要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其教育成本,也应遵循上述过程。按照如图3所示的四个主要步骤来实施。

1.确定作业与作业中心和企业一样,一所高校可能有数以百计的作业,如果对每一种作业都单独进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过程将是异常繁琐,并且是不必要的。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多个相关的作业合并,归入一个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相关作业的集合,它能够反映其内部各项作业的成本信息、所耗资源的信息以及作业执行情况。从生产的过程来看,高校的“生产”过程不是流程式的纵向结构,而是一种职能式的平行结构,因此,可以从高校的组织机构职能分析入手来确定其作业中心。由于各高校的组织结构不尽相同,每个学校对于内部职能的划分各有侧重。在判断主要作业时,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有分有合,有时一个部门就是一个作业,但有时可以把几个部门合并到一个作业,有时还可以把一个部门分为几个作业,这些都要视管理需要与资料完备程度而定。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工作实际及其主要机构设置情况,一般应确定如表1所示的作业及作业中心。

2.将资源归集至作业中心确定了各个作业中心及相关作业之后,按照“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需要将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中去。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收集与整理资源耗费的数据资料。可按下面的程序进行:(1)对财务账户中的数据进行调整。财务账户上累计的支出并非都是教育成本,应根据成本相关原则(即是否与专科生教育相关),将耗费的未用于培养专科学生的教育资源,从中扣除,不予归集。(2)从财务账户中提取资源耗费。这要结合学校财务会计对资源耗费的分类,高职院校对资源耗费大致分为两类,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其中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工资、社会保险;日常公用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采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维修费、招待费、低耗、实习费、课时费、讲义费、其他费用。其次,分析资源动因,按资源动因将各项资源耗费分配计入各作业中心。我们可以把与培养专科生有关的资源分为二类,终结动因资源和非终结动因资源。结合高职院校作业的划分,其作业与资源流向如图3。终结动因资源是能直接确定为成本对象的特定消耗,如各系直接向学生发放的专科生奖学金、助学金及向辅导员发放的辅导员津贴等,该类资源可不再经作业归集分配,直接计入教育成本。非终结动因资源包括作业专属动因资源和非作业专属动因资源,主要通过间接作业中心和直接作业中心的各作业进行归集。作业专属动因资源可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其分配可通过作业成本计算表(如表2),逐一归集到各作业中心的作业中。非作业专属动因资源的耗费,无法直接将其计入某一作业,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发生的,全校性的管理活动所耗费的资源即属于此类资源。应将其单独归集至学校相关管理作业中心各有关作业。在分析成本动因后,依据一定的量化标准,将其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教育成本中。按照上面的方法,专科生教育所耗费的各项资源就可以归集完毕,并按资源动因将其归入各作业中心的相关作业。

3.确定作业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作业动因反映了产品消耗作业的方式和逻辑关系,是进一步将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分配到各成本对象上去的依据。确定合理的作业动因是分配成本费用的关键,作业动因的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作业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对此必须审慎考虑。结合高职学院间接作业的设置,其间接作业中心各作业的作业动因确定如表3。综上对各间接作业中心作业动因的分析,结合各作业的作业成本、作业动因数量,按照R=C/A(R:作业动因分配率;C:作业成本;A:作业动因数量)确定间接作业中心各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4.分配作业成本,汇总学生教育成本首先,分配间接作业成本至直接作业。根据前面计算的间接作业中心的各作业动因分配率将间接作业中心各作业的作业成本分配至直接作业即各系。然后,汇总各直接作业中心的教育成本。直接作业中心即各系的教育成本包括如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直接归入各系的终结动因资源;二是从各间接作业中心分配计入各系的作业成本;三是各系发生的作业成本。将上述三个部分汇总即得到各系专科生的教育成本。根据需要,我们还可进一步将成本标的设定为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成本。与系教育成本核算相比,核算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成本,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终结动因资源归集到各专业;在分配间接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时,按照各专业的作业动因数进行分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作业如学校相关管理作业中心下的水、电、暖、资产维护与折旧等,对于专业而言,其作业动因数很难准确划分,数据资料难以统计。因此,对于这些作业的作业成本,将其分配到系以后,再按照各专业的学生人数进行分配;直接作业中心归集的作业成本,在分析作业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后,按专业发生的作业动因数分配计入各专业。

参考文献:

[1]宁亚平.作业成本法适用条件调查研[J].财政研究,2012(3).

[2]王苏敏.关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1(4).

[3]李泰然.民办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1(7).

[4]杨世忠.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4).

[5]凌芸.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流程优化设计[J].财会通讯,2014(19).

作者:戴薇 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职院教育成本核算应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cbhslw/68637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