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范文

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2-01-19 10:42:34

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

1改革软件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标准

目前,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以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来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因而,搞师资队伍建设,就简化成提升学历和晋升职称两个抓手。时至今日,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与软件工程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教师们普遍存在过于专注学术研究而不太注重工程经验积累,技术和实践能力不足,这很难适应培养软件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此外,由于高校评价教师的标准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这就无形中引导着教师队伍建设向学术型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工程实践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成为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瓶颈,必须加以克服。要建设好适应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学校必须逐步改革工程类学科任课教师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向工程技术能力和产学合作能力转变,优先聘用有软件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并且优先考虑有软件企业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晋升;选送一线教师、青年教师到软件企业挂职工作,参与项目研发,以便掌握行业动态及最新的前沿技术;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一支能满足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的工程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2走校企联合培养的道路

笔者在近几年分管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交流较多,比较关注学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常常会听到用人单位这样的意见:大学生到了单位之后,要经过1年左右的再培养才能真正胜任岗位的需求;而大学生本人也认为,在工作单位中1年所学的知识比大学4年学的还多,即4<1。这样的看法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似乎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失败的。于是,社会对高校提出了人才培养要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即学生毕业到达工作岗位后就要立刻能很好地胜任工作。针对学生提出4<1这一论断,我们既要反思工作的不足,也要客观评价在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果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事实上,我们可以作这样一种假设,让学生高中毕业后,先在单位工作学习4年,再到高校学习1年,以COS表示5年后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与此相反,让学生先在高校学习4年,再到单位工作学习1年,以CSO表示5年后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公式当中的关系符,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呢?这一问题由读者们去思考。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认真考虑社会的需求,重视社会的诉求,因为这些诉求和看法本身都有合理的成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当下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诉求,归结起来就是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2.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

麻省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在研究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后,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写。这种教育模式系统地提出了能力培养、实施指导、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于CDIO教学模式,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指出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体现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中国高校受科学主导工程思想的影响,都是以学科为主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发展;而软件工程教育与软件产业界脱节更为严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界所注重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工程素质未能在学校得到有效培养和形成。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加以灵活运用,可以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2提高企业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学生开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最好是在真实的技术环境中进行,而高校缺乏的正是这种真实的技术环境,因此,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必须创建高校与软件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近些年,很多高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发现,企业往往考虑到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因素,对高校的回应并不热烈,仅限于为高校提供一时之需,并未从战略高度进行全盘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无法实现可持续、稳定的校企合作。要让企业真正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必须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益处,实现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三方共赢指的是高校完成既定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效益;学生学到真本事,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职业生涯和人生成功奠定基础;企业在合作中得到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在这三方中,企业是一个新的成员,其地位和角色必须有所转变。高校要改变企业仅仅是单纯用人单位的过时观点,要让企业也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提高企业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高校要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提出自己需要的培养标准,学校则设立相应的课程和实施方案,企业接收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并全程辅导培养他们融入企业。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和良性发展。

2.3切实开展3+1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开展实训是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实训是目前弥补学生就业过程中各种不足的有效方法,很多高校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与实践。校企合作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可采用3+1的教育模式,即在高校学习3年,在软件企业学习1年。在高校学习期间,学校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企业学习期间,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项目开发,让他们学习企业先进技术,感受企业先进文化,积累实战工作经验,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结语

在新形势下,要作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要有改革的意识、勇气和魄力,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有持续攻坚克难的毅力。文中所述的师资队伍建设、CDIO模式、校企联培、3+1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人事、财务、安全、企业和社会诸方面,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作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需要得到校领导的全力支持,需要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并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成效,办出特色。

作者:樊富有孟林李忠单位: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clw/rjgclw/63704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