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住宅可持续发展范文

住宅可持续发展范文

住宅可持续发展

简介:人类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旧世纪己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新世纪的特征是政治、经济、社会的积极改革,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高度活跃,伴之而起的信息化和科技化对人类社会生产和居住生活也将引起极大的变化,并将刺激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评古论今,人类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住宅的发展有着欣欣向荣的明天。

关键字:住宅设计

人类已经跨入了新的世纪,旧世纪己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新世纪的特征是政治、经济、社会的积极改革,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高度活跃,伴之而起的信息化和科技化对人类社会生产和居住生活也将引起极大的变化,并将刺激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评古论今,人类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住宅的发展有着欣欣向荣的明天。

一.住宅的发展

人类的住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从人类诞生初期的巢居、穴居,到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部落,从奴隶社会城的出现到封建社会城市的大量涌现和飞速发展,伴随着里坊制的产生、发展、兴盛、桎梏,人类住宅的质量、规模、材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无不得意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艺的创新。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得近代中国的住宅发展缓慢、滞后,但殖民者的入侵仍然带来了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随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住宅的发展几乎停滞。

建国以后,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城市不断扩大,大量的成片住宅出现,已基本形成了现代住宅小区的雏形,但那时的住宅仅仅能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并没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且建筑以平房为主,容积率低,环境较差,缺少人为布置的景观。改革开放后,由于建筑产业的发展,施工工艺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层数不高的楼房开始大量涌现,其中以企业、单位集中建房为主,这时的住宅区也称为单位家属区。但住宅区规划、房型设计等都不完善,且人均居住面积较小。进入90年代,住宅商业化的提出和房产改革的深化,使“商品房”成了时下流行的名词。开发商们闻风而动,异军突起,房产热越演越烈。进入新的世纪,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使得很多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供不应求,房产大军更是如鱼得水,不断炒作,使房屋价格一路飚升,房地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住宅小区。

二.现代住宅小区

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过程大致如下:1.开发商的资本运作、土地及前期工作;开发商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地,并通过种种手段购买到土地。2.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在获得土地后首先进行规划设计,并做好宣传工作,在施工开始的同时进行发售工作,边建边买,充分利用业主的资金。3.后期工作;在施工结束后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后期的物业管理工作,维持小区的正常的运行。由于资金等原因,一般较大的小区要进行分期开发,也就是重复上面的三个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本身已经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人性化”已经成为一种理念,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正是秉承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在这一观念指导下设计建造的住宅小区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1.科学的规划布局;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建高层,在人少地多的地方建多层及别墅,小区内用地功能分区明确。2.时尚的房型;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要求,尽量把卧室、客厅布置在南面,餐厅、厨房、卫生间布置在北面,阳台与客厅相连,进入阳台不需穿越卧室,住宅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分离。3.大面积的绿化;建立居住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宅旁绿地,道路绿地等,营造优美的环境,改善小区的生态气候。4.别致的景观;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特色鲜明的环境小品,恰倒好处的水体造景,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5.完善的配套设施;超市、饭馆、银行等商业设施,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医疗,社区活动中心,物业管理等一应俱全,同时还拥有分类供水,雨污分流,宽带接入等。6.先进的管理;进出口及主要路段设监控器,对讲防盗门,提高了安全性,水电气划卡交费提供了便捷性,物业管理透明及业主大会体现了民主性。

三.未来住宅小区

展望未来,住宅小区仍是主要居住方式,住宅小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对自然资源要尽可能去爱惜。可持续发展已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小区的发展也应该符合这一目标。目前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小区开发时大量采用人工造景,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使不可再生能源濒临枯竭的危机。未来住宅小区的建设应提倡节约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要求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应用。对不可再生的能源要注意有效利用和减少浪费,如:在进行供热和制冷过程中应配置合理的制冷、热源系统和结构构造,以降低能源消耗;在进行供水时,采取节水的设备与配件,或将污水经处理后做为浇灌、绿化、洗车和冲刷便器等用途,使小区能源的利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此外,还应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建材,以减少小区的空气污染、放射污染,最终对地球、对人、对环境生态达到无害化的效果。

2.绿色生态

绿色生态要求对自然状态的原形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人类生存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浓郁的绿丛。但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却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在建造住宅小区时往往忽略了原有地形,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形地貌,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同时也缺乏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染、辐射污染、垃圾污染的重视,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价值。未来小区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地物,以及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使居住者能尽情享受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3.智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住宅建筑的建设水平,而且提高了住区的功能质量,也满足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智能技术的住宅区应装备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与信息网络等系统。安全防范措施的智能技术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及闭路电视监控、可视防盗门控制、住户报警等,通过综合科技手段,达到安全文明的效果。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水电气热等表具远程抄收计量、电梯供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车辆出入和停车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物业计算机管理等,使小区实现智能化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主要为实现上述功能进行科学合理布线,如采用电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或高速宽带数据接入网,并能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求医、教育、购物以至办公和指导工作等,总之,智能技术的住区将与信息时代同步前进,让人们感受到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但同时也应注意与城市的信息设施水平、小区开发的经济性相接轨,达到实用、先进、经济的综合效益。

4.环境均好

环境均好性是提高商品化住宅区的特征,未来的住宅小区要求尽可能使各家都能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要强调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与共享,对于住区内的清澈的水景、层叠的树景、秀丽的山景等在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让所有住家均享受这些优美的自然环境,当处于不能均享的限制条件下则应做出弥补的措施,创造人工景观,使住户在自然环境有所失的情况下,在人工景观环境方面能有所得。其次,要强调归属领域的均好,也就是每家都能分配到一个较贴近的领域空间,这个空间虽然不属于他家所私有,但却能很方便地去享受和使用,而且也被他们所认可,因此,规划设计时就要弱化过去常设规模庞大的中心绿地,废弃住区公共空间城市公园化的作法,因为那里虽然气势宏伟,景观诱人,但实用性较差,领域性与归属性也较弱,应该强化围合性强,形态各异,环境资源丰富,安静安全的院落空间,它能供老人和孩子休息游乐,供居民亲切交往,又是景观宜人的场所,从而达到归属领域均好的效果。还应强调的是物理环境的均好,使每家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隔声和朝向,在规划时就应保证有效的日照间距,引导夏季主导风向的流通,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隔绝外来噪声的干扰以及创造具有温磐、朴素和亲切的视觉环境。

5.生活便捷

完善的配套设施与相关的服务设施是满足居民方便与舒适生活的需要。住区配套的公建主要包括商业服务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动静交通设施等内容。住区商业服务业应呈多样化,即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与便民店、专业店相结合,其布局应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即在住区临近城市街道处或出入口处集中布置,形成较大型的商业服务中心,发挥集聚规模效应,在住区内部分散布置小型便民网点,发挥机动灵活、方便居民的优势。住宅区文教设施,一方面由于小区内上学人口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家长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上学由就近而转向择校,由此住区学校规模宜趋于缩小,而教育设施标准却要求提高,此外,还应将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向居民开放,以满足居民健身活动的需求,同时通过各项文教设施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基于私家车数量增长较快,动静交通组织日益复杂,住区内不应苛求绝对的人车分流,但人行车行任意交叉也不可取,而采取车行,内部人行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停车方面要注意避免盲目追求高停车率,因为停车要占用场地和提高投资,但亦应注意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辆的增多而备有停车发展的余地。停车方式要从安全、节地、防干扰、经济、适用综合进行分析,并根据住区的等级分别选择地面、室内和地下等不同的合理停车方式。

6.老龄设施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老龄化即将到来,如何保障和改善老人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是一个不可避免且应积极解决的问题,老龄人居住环境应充分考虑安全性、自主性、健康性和适用性。未来在住区内安排老龄住宅和老龄设施是完全必要的。住区内老龄住宅应具有多样性,为适应不同家庭和老人需求,可建造合住型、邻居型、分离型等多种老龄住宅,住区老龄设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设置老人体育健身和社会交往的活动空间,并且必须全面实施无障碍设计,保证老人方便到达,容易辨认,可以控制和安全地利用它们;二是分级配套社区服务,如设置生活援助中心、医疗保健站、老年人活动站、老年人室外居住环境以及养老设施,养老设施可安排托老所、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等,本着服务网络化、规模小型化、氛围家庭化的原则,形成住区老龄服务网络,使老龄居民的晚年生活能获得自主、自娱、自我服务的环境,最终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境地。

从人类诞生至今,住宅一直是在发展、进步的,这也直接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住宅的建设数量和质量也将继续提升。同时,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会使未来居住模式发生变化,这也将对住宅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现在站在住宅发展的历史制高点,展望未来,还有更多的高峰等待着我们去攀登,去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