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胃小凹形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范文

胃小凹形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2-08-01 09:40:48

胃小凹形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

【关键词】胃黏膜;糜烂;胃镜;胃小凹;中医证型胃黏膜糜烂是胃镜下常见的一种胃黏膜病理性损伤。随着电子胃镜检查方法的普及,胃黏膜糜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目前研究文献来看,中医辨证治疗有肯定的疗效,但辨证分型多为个人经验分型,难以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用于指导临床。胃小凹是胃腺开口处,在胃镜下放大能够肉眼直接观察到其形态,根据Sakaki分型标准,将其分为A、B、C、D、E、F型6种形态[1]。本研究将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胃小凹的形态表现相结合,以期寻找该类疾病较为客观且直观的辨证分型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胃镜室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黏膜糜烂,并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18~75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7d,平均214d。发病原因与情志、饮食、饮酒、吸烟及长期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等因素有关,其中以饮食、饮酒因素最为突出。

1.2纳入标准胃镜下具有胃黏膜糜烂表现;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研究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2.1研究方法

选用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OLYM-PUS-H260-Z型内窥镜。收集入选患者胃镜下胃小凹的形态[2],对每例患者进行四诊采集并确定中医辨证分型。

2.2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因子分析及对照观察的临床研究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胃黏膜糜烂患者胃小凹形态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3结果

3.1胃小凹形态

120例胃黏膜糜烂患者中,将在内镜下观察到的胃小凹形态按照Sakaki分型标准[1]分型,患者分布:A型58例,占48.33%;B型24例,占20.00%;C型13例,占10.83%;D型25例,占20.83%。

3.2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编写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3]、《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由本院3位固定的具有中医专业临床经验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医师进行统一辨证分型,分型标准如下。(1)实热证主症:①胃脘灼痛,痛势急迫;②口苦咽干,嘈杂反酸;③脉弦滑数。次症:①呃逆,嗳气;②烦躁易怒;③恶心呕吐,大便黏滞;④口苦口臭,渴喜凉饮;⑤舌质红,苔黄。(2)气郁证主症:①胃脘部胀痛或疼痛窜及两胁;②每因情志因素而作痛;③脉弦。次症:①嗳气频繁,胸闷喜太息;②咽部梗阻感(无器质性改变);③胃脘痞满,不思饮食;④精神抑郁;⑤舌淡红,苔薄白。(3)气虚证主症:①反酸或泛吐清水;②呃逆,嗳气;③神疲乏力。次症:①胃脘隐痛或胀满;②食欲不振;③大便溏薄;④舌淡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4)瘀血阻络证主症:①胃脘痛有定处、拒按;②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点瘀斑。次症:①胃痛日久不愈;②大便色黑;③面色晦暗;④脉弦涩。(5)寒热错杂证主症:①腹胀;②口疮;③便溏。次症:①口干口苦;②口中异味;③反酸;④畏寒肢冷;⑤食欲减退。(6)胃阴不足证主症:①胃脘隐痛;②胃脘灼痛;③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次症:①嘈杂似饥,饥不欲食;②口干舌燥;③大便干结;④脉细数或弦细。以上各证辨证要求均为:①主症中任意两项加次症中任意1项;②主症第1项加次症中任意两项;③符合以上任1条即可诊断。按胃小凹分型患者例数由多到少分布如下:A型>D型>B型>C型;没有收集到E、F型的患者,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可以预见胃镜下观察胃小凹形态可以作为胃黏膜糜烂辨证分型的一个客观指标。

4小结

本次研究结果将相关证型合并后得到6种证型,分别是:实热证、寒热错杂证、气郁证、气虚阳虚证、瘀血阻络证和胃阴不足证。通过因子分析统计可以概括为:本病病位主要是肝(胆)、脾胃。肝胆病变表现为肝胆气滞、郁热。脾胃病变表现为脾胃实热、湿热、气虚、阳虚、寒热错杂等。结合本研究中的发病因素,以情志失调、生活不规律、饮食辛辣油腻为多。急躁、抑郁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伤肝则气滞热郁,伤脾则生湿蕴痰化热,日久伤及阳气。气郁日久则致瘀血,肝经郁热日久则伤阴;饮食劳倦则伤肝气,气机升降失常,以致脾虚,生痰湿蕴热或寒热错杂。现代多数医家[5-7]认为,胃黏膜糜烂的病性属实,病机主要是脾胃湿热、肝胃不和等。但本次研究发现,本病常因实热、湿热、气滞、痰阻等实邪发病,病初常不受患者重视,以致邪气长期滞留,日久损伤正气,胃络失养,故病性既有实,又有虚,常出现虚实夹杂的情况。故在治疗本病时,不仅只着眼于祛邪,也要适当地扶助正气,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2]王强,童强,张卫国,等.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2):73-74.

[3]张万岱,李军祥,陈治水,等.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4]赵东升,赵东杰,周毅萍,等.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及其与胃镜像的关系[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60-161.

[5]焦安钦.湿热虚瘀与慢性胃炎[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18-19.

[6]王艺.慢性胃炎须重视湿热之我见[J].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3):29.

[7]康旭烽,张海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5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0):689.

作者:徐秋云1,指导老师:李志红2 单位:1.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民医院,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胃小凹形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zyyxlw/7172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