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学脾的发生学探讨范文

中医学脾的发生学探讨范文

时间:2022-08-08 10:50:47

中医学脾的发生学探讨

一、脾的功能态演化阶段——古代哲学思维的注入

藏象学说的创生以原始的解剖学为始基,但又根本不以解剖学形态为指归,《内经》越过时代的局限,通过移植借鉴哲学的方法,成功完成了脏腑概念从实体器官到功能态的转移演化。在原始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有足以发达的技术以对人体有超出“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的解剖观察[3]。但是人类天性中的探索与好奇,迫使古人退而向其它的领域寻求帮助。当时正是以气论统天下的时代,整体、恒动、联系的气论哲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首选方法,因为气论自然观为人们提供一个整体、联系、恒动的世界。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用司外揣内、以表知里的方法,更加深入地探索人体,了解人体。同时,当时的文化选择偏向了气论的哲学观,后来又垂青于儒学的思想,使得形而下的“器”更加不受重视。这也是解剖学方法难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实体向功能态的演化过程包括几种不同的方向:本藏藏象、阴阳藏象、五行藏象、“社会模式”藏象。以下对不同方向中脾的演化进行简单的概述:

1.本藏藏象这种藏象学说是继解剖学之后最早创立起来的,是整个藏象学说不同演化方向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方法最先提出“以表知里”和“司外揣内”的方法,也就是通过研究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组织的运动规律。《灵枢•脉度》中说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素问•五藏生成》中也有“脾之和肉也,其荣唇也”。与之相同的还有《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以及在第一部分最后的论证中所引用的《灵枢•本藏》中的记载,也是如此。此时对脾的认识和理解,依然是通过对人体的观察,但已经脱离了解剖学的形态描述,转而对人体最的部分进行研究,以得出与脾有关的结论。

2.阴阳藏象阴阳藏象的构建是以对藏府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作为切入口的,其目的在于以阴阳的对立统一说明藏府之功能特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同时具有运动的属性,将阴阳的概念引入藏象学说大大满足了说理的需要。如果仅从气论的观点来看,正是阴阳相搏而使藏府之气恒动,正是藏府之气的恒动使得藏府有了各自的功能。但是数术思想的融入,则将这一朴素的理论改头换面,继而成为后来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理论。此时的脾是这样的:“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脾,仓廪之本,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这是借阴阳理论说明脾的相对位置和外形特点。又因为数术阴阳可以无限再分,即《素问•阴阳离合论》中“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于是脾便有了脾阳、脾阴之说,分指脾的功能和物质。这样一来说理就方便得多,根据阴阳的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对立制约和动态平衡等性质,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对脾的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分析。阴阳藏象的理论虽然说理方便,却也忽视了这样一点,即为藏府“贴标签”一样地规定了阴阳性质之后,藏与藏、府与府、藏与府之间复杂关系理所应当地就被简化为阴阳间的二元关系了,但是事实上,古籍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而且因为对五脏的看重,古人忽略了六腑,而未能给六腑明确的阴阳划分。那么复杂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此时就出现了五行藏象。

3.五行藏象五行学说是以五行各自的特性作为归类和推演事物五行属性的法则。通过与最基本的五行的归类和搭配,又混合了数术的思想,脾除了要与五行中的土行相对应之外,还要对应五味、五时、五声、五色、五谷、五畜等等看似完全不相干系的内容。而且这些对应在现在看来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且古人自己的解释也是牵强附会。不过为脾赋予中土的属性,在五行对应五藏的过程中,还是较为有道理的。虽然与更早的《礼记•月令》《吕氏春秋》中的脾属木记载相左,但是很显然,这种将脾归于土的划分更有道理。如王凤阁所云“脾胃为接受水谷之脏,五谷乃土所生”,故“土属脾胃二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脾与其他内容的配属则稍显牵强。如“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脾在《内经》中与四时、方位的配属还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方法,有认为“不得独主于时”而脾气四季旺盛的“四分发”,有将一年多分出一个长夏而以脾主之的“五分法”,还有一年分为八时配与四方、四隅和中央的“八分法”,足见数术思想之教条复杂对朴素中医思想的影响。4.“社会模式”藏象运用社会关系模式来类比说明藏府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所谓的“社会模式”藏象。最有名的一段论述当属《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论述。但是这一演化方向在临床应用中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也仅仅是一个演化的方向罢了。

二、脾系统观念的最后确立——哲学、数术观的渗透贯通

在藏象学说中,脾脏以其脏的属性规定为依据,在人体构成了腑、志、液、体、窍、时等的框架,即:在腑,脾脏与胃腑形成脏腑表里关系:在窍,脾“开窍于口”;在液,脾与涎相关;在体,脾主肌肉与四肢;在志,脾藏营舍意主思;在时,脾主时应长夏,又不主时而“各十八日寄治”。五行属土,位居中焦,主受纳运化水谷,滋养周身,故为“五脏六腑之大源”,被后世称为“后天之本”[4]。这样内联人体,外应自然,统率整个庞大系统的脾是最终确立的藏象的脾。先逐个简单阐述如下:

1.脾与胃之间的表里关系从解剖的角度来看,“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相距甚紧,考诸其它藏府的表里关系便知,位置关系对表里的配属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若从古代“司外揣内”的观察方法上看[5],也可得到脾与胃相表里的结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素问•生气通天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奇病论》)。两者均可说明,从外部的观察,可推知脾胃之间的表里关系。再从阴阳学说的角度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从侧面论述了相距较近的脏腑之间理应具有表里的对应关系,也就佐证了脾胃表里关系的合理性。

2.脾舍意主思首先,五藏藏神舍志,与古代“形与神俱”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所谓“形俱而神生”,且在中医的认识中,“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人身的各种生命活动的总称,后者则是特指人类的精神意识活动。由此便知“脾”形俱,必然应有“神生”。《内经》中所谓的“意”各家的解读都不尽相同,《灵枢•本神》有云:“心有所忆谓之意。”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意者记所往事。”以上的两种说法意在说明意即记忆。《类经•藏象类》云:“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医宗金鉴》有云:“意者,心行之机动而未形之谓也。”也就是指对事物的原初的心理动力。有学者认为,意与其他四志有明显不同,即意为后天的活动,而其他四志多指先天的思维活动,有因脾为后天之本,故脾藏意,顺理成章。

3.脾与液、体、窍脾“开窍于口”;在液,脾与涎相关;在体,脾主肌肉与四肢。这些结论的得出多源自解剖学的观察和经络的络属关系,在此不作赘述。经过以上的概括和梳理,希望能够基本理清脾的发生学脉络,也是笔者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点认识。

作者:谢惠迪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级五年制教改实验班在读本科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医学脾的发生学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zhongyixuelunwen/6770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