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患关系的医学生传播学探微范文

医患关系的医学生传播学探微范文

时间:2022-09-16 09:04:11

医患关系的医学生传播学探微

1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传播学模型分析

1.1传播学模型基本结构图

本文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模型中信息的传播、接受与处理过程,并不涉及信息的反馈环节及由之形成的双向传播模式。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传播学中最基本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型来说明(见图1)。

1.2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传播学结构图将图1所示的传播学模型套用于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当中,便可以做出如下结构图(图2):关于图2中的各项说明:①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可能会对医学生造成影响的各类医患关系舆情,包括良性医患关系事件(如医院门口张贴的患者感谢信、良性相处事件等)、恶性医患关系冲突事件(如砍杀医生事件、医闹事件等)、国家政府机关对医患关系的处理措施(如文件、公告、法规等)、普通大众对医患关系的态度(如某些冲突事件发生后网络相关意见、大众媒体意见等)、影视作品中对医患关系的表现等。②媒介和传播方式:按照传播学知识,社会舆情的媒介和传播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大众传播(媒体报道、有关书籍、社会传闻等)和人际传播(亲身体验、教学或带教、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等)。③医学生:是接受社会舆情并产生输出效果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一环。④医学生对舆情的处理:接受外界社会舆情后内心的自我分析和思考,可以通过相关的知识与情感教育进行干预。⑤专业认同感、择业观以及今后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社会舆情对医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医学生的选择,继而对医患关系产生的直接影响。

1.3对于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传播学结构图(图2)的分析

当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通过各种媒介及传播方式作用于医学生后,医学生经过思考,会对该舆情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反应进而会影响其专业认同感、择业观、今后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等,而这种输出效应会对今后的医患关系产生直接影响。若社会中充斥着关于医患关系的消极舆情,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医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上,而当这部分医学生成为医生之后,可能会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上出现误差。当然,若医患关系社会舆情的主体是正面的、积极的,我们自然不必为之担忧。但是,当前医疗行业中存在着一些关于医患关系的消极舆情,我们就有必要对消极舆情传播模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干预,使之朝着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向发展。

2模型环节阻滞及其具体实施办法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要获得积极的专业认同感、择业观、今后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而要获得这些,就必须对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传播学结构环节中的①②④环节进行干预,即环节阻滞。

2.1对“①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和“②媒介和传播方式”环节进行阻滞

2.1.1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当前一些媒体、舆论的一些虚假或未经调查的宣传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将公众(包括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引向误区,这必将造成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最终不利于我国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若要对此环节进行阻滞,笔者归纳了如下办法:①成立由专业医疗机构组成的媒体监管职能机构,对涉及医疗方面的报道进行审查,确保没有失真和失察的情况发生。若有类似情况发生,机构需在第一时间通知该媒体进行修正,并成立自己的发声平台,向社会公众告知真相。②媒体要加强自身的自我监管意识和自律性(并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和专业素质),反对片面失真的报道。若出现失真报道后,应即时更正、勘误,发表声明。③媒体应发挥其社会职能,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出一份力。另外,媒体在平时要注意对公众进行医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医疗卫生行业的性质,掌握必要的医学常识,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

2.1.2影视作品(大众传播)。影视作品作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观众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受众的社会心理有一定的干预和矫正作用。在影视作品中需要对和谐医患关系进行大力宣扬,多进行正面主旋律的表现。

2.1.3师长态度(人际传播)。北京大学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中认为获取医患关系相关信息来源主要是“亲身体验”和“观察带教教师言行”,而非“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可见,师长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态度和其自身的言传身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舆情。若要对此环节进行阻滞,笔者归纳了如下办法:①工作中,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授之以仁术,传之以仁心,明之以仁爱。教师在教授医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教学生如何换位思考,如何与病人交流。②教师要多向医学生谈及和谐的医患关系相处事件,避免过多谈及不良的医患关系事件,从而造成负面舆情影响。

2.1.4国家政府机关(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政府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关于消极舆情阻断机制的相关法律和司法体系,并为公众创造一个开放性的谣言和消极舆论治理平台。“当前的谣言核实行动仍是分散化的、从众式的。有必要从分散的公民个体行为转向常态化的集体行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认同感,通过多方联动机制的创新,建立谣言的社会化治理模式。”在消极舆情爆发后,政府应及时进行新闻,对事件的真相进行披露。注重的时效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与公众进行良性的互动,并尽快建立与媒体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突出专业医疗机构和有关专家的舆论领袖作用,以民间组织或其他社会性机构的方式形成组织化的舆情监督和预警机制。这样一来,就在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与大众媒体在消极信息治理上的深度联动,对消极舆情和谣言进行有效阻断。同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卫生法律得到健全之前,有些纠纷在处理上尚无法可依。因而,需要加强立法工作,使医方和患方都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冲突。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医患关系消极社会舆情的产生。

2.2对“④医学生对舆情处理”环节进行阻滞任何舆情如果不经过医学生自身的处理和消化,都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对医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环节是医学教育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和干预的,因此如果在这一环节进行非常成功的阻滞,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一方面,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果没有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往往会造成医学生“唯利是图”、“唯职业化”等错误的理念,而这不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当今医学模式正在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疾病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治疗,它往往需要医生给予病人心理上的关怀。因此,必须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使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主动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

2.2.2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和探究实用人文课程讲授方法。国内现有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包含了人文课程,但是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过重、学生对人文课程不重视等原因,此类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更好的安排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平衡以及提高人文课程的授课效果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学校在暑假期间安排医学生进行早期临床接触,在临床实践中使医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而在其内心打下医学人文的烙印。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视,使其主动自觉地培养人文精神。

2.2.3营造富于人文气息的医学校园文化。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必须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和融入大学精神之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凝练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8]可以通过在校园景观布置、著名医学家的肖像、名言警句、学校历史文物文化、校训、校徽、校歌等融入朴素、厚德、博爱、感恩等人文元素的方式使医学生处在一种受人文熏陶的环境当中;也可以支持校园社团的建设,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自我修养。

2.2.4基于“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的人文活动方法的探究。笔者在对某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医学生提出可以用“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的方式来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①角色扮演:医学生可以在医院陪同前来看病的病人,扮演其家属,感受患者在医院排队、挂号、检查、入院等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可以使医学生更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就医相关问题;有利于将来医学生的换位思考;②角色互换:定期于教学医院开放患者接待日,选取志愿患者和家属跟随医生进行医疗活动,使患方了解到医生的工作相关情况,从而可以作为宣传员,也可以体会医生的感受,站在医生的角度理性看待就医问题,这对于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结论

通过采用传播学单向模型对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的影响尝试着进行分析和阐述,并针对模型的各个环节分别提出了阻滞措施。后期通过现况调查数据和案例的积累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修改、按照模型环节阻滞这一基本思路,不断地提出更加有实效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一方法的探究会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赵华翔沈宇辰杜文治范娅琦吕强张瑞梁蓓蕾孔祥秦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医患关系的医学生传播学探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yhgxlw/62681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