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糖尿病护理管理研究(3篇)范文

糖尿病护理管理研究(3篇)范文

时间:2022-01-25 04:52:57

糖尿病护理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全程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率为95.08%,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率为7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2-4]。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5]。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6]。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其痛苦。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医学相关知识普及、并发症的检测和自我管理技巧培养等[7]。本研究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应用于我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中,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6.36依9.26)岁;病程0.7~18.6年,平均病程(8.62依3.21)年;本科及以上16例,大专及以下45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6.79依8.97)岁;病程0.8~19.2年,平均病程(8.85依3.34)年;本科及以上15例,大专及以下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一般知识,包括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在教育的时间选择上无特殊性和针对性,医护人员被动地接受患者咨询。观察组在进行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由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组成护理小组。医生主要负责统筹管理和协调关系,并统筹开展有关健康教育工作;护士负责分配和指导,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患者应积极学习疾病相关知识,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患者家属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负性情绪。主要内容包括:淤入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并同时进行评估,加强从业人员专科知识培训,包括相关健康和护理、血糖和尿糖的监测、用药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项目;于组建健康教育中心,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盂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和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包括生活、用药、心理指导等,教育可采用专题讲座和一对一讲解的形式;榆对不同患者确定其需在院治疗或不在院治疗,并对相关患者进行追踪记录和教育,定期回访期间可采用多样化灵活的教育方式;虞教育注重人性化与个性化,对患者的相关疑惑要予以拓展性的解答,并派发相关治疗手册或视频供患者学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后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约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44例,控制一般14例,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37例,控制一般13例。观察组血糖控制率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表1)。

2.2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率(75.41%)明显高于对照组(40.98%)(P<0.05,表2)。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97%)(P<0.05,表3)。

3讨论

糖尿病为慢性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8],病情易反复且并发症多[9]。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仅需要临床治疗,还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而在此病初期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是指向患者传授糖尿病常规知识,教导患者如何控制血糖,最终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其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患者可以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10]。传统的健康教育主要以护理为主,目的性和针对性较为缺乏,导致健康教育目标模糊,且较被动,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欠佳,并发症发作频繁[11]。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系统且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知悉如何预防和治疗,进而了解病情,同时改善自身健康状态,有很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高效性[12]。其内容包括进行系统化教育如健康知识、日常生活、血糖监测等方面,并制定个体化方案,定期回访期间采用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从院内教育延伸到院外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小组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路径,注重从业人员专科知识培养;根据患者的病情、知识背景和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教育[1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还可以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和患者依从性,充分发挥家庭支持功能的积极影响,更好地避免低血糖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实现患者的心理归属感[14]。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控制率(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81.97%)(P<0.05);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率(75.41%)显著高于对照组(40.98%)(P<0.05);满意度(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97%)(P<0.05)。可见,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杨成萍,李乃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0):159-160.

[3]闫福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41-42.

[4]李锦萍,王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54-55.

[5]刘艳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4):43-44.

[6]陈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89-92.

[7]李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9):1390-1392.

[8]黄向宇.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176-175.

[9]国歌,王剑锋.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4):74-76.

[10]何运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91-193.

[11]张桂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66-67.

[12]吴秋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6):2284-2285.

[13]贾文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7):1076-1077.

[14]曹慧芳,刘向阳,潘婷婷.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04-205.

作者:徐芳 李薇 邢媛媛 单位: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第二篇: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某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量血压的34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标准组和强化组,每组170名。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月收入、平均病程等一般情况,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标准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0.05,无显著性差异;分别对比标准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比强化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标准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达标数,P>0.05,无显著性差异;对比标准组干预前后的联合达标率,P>0.05,无显著性差异;对比强化组干预前后的联合达标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联合达标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管理;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需要终生服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使得患者的寿命缩短、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升高,增加了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如何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健康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如今,社区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聚集地,社区服务中心肩负着糖尿病管理的重要角色。本社区自2009年采取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1)年龄为32~85岁;(2)在本社区居住达5年及以上;(3)经确诊为糖尿病,可同时患有其他的慢性病;(4)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年龄<32岁或年龄>85岁;(2)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患者;(3)流动性大,依从性差的患者;(4)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至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量血压的34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标准组和强化组,每组170名。

1.2研究方法

1.2.1管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均给予基础的糖尿病管理,管理内容包括:(1)糖尿病知识教育:每月举行一次关于糖尿病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讲座,讲座的主要有关于糖尿病的介绍、防治糖尿病的方法、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的分类及使用、胰岛素的应用、并发症的发生、血糖的监测、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等;(2)随访管理:标准组每3月随访1次,强化组每2月随访1次,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记录填写随访表。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糖尿病症状,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检查患者的血压、体质量、心律等临床体征,检查患者的血糖、血脂等项目,根据患者每次随访时的病情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为患者制定用药的方案;(3)饮食、运动干预:依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患病情况、参与体力劳动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恰当的饮食方案以及运动方案;(4)自我监测: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要自我监测病情,以便对于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每2周监测1次血糖,每3月监测1次血脂,每年检查1次眼底和1次肝肾功能。对于尿微量清蛋白的监测,标准组为每年1次,强化组为每6月1次;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标准组委每6月1次,强化组为每3月1次。

1.2.2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管理2年后,评价其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联合达标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月收入、平均病程等一般情况,P均大于0.05,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水平

对比标准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0.05,无显著性差异;分别对比标准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比强化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联合达标率

对比标准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达标数,P>0.05,无显著性差异;对比标准组干预前后的联合达标率,P>0.05,无显著性差异;对比强化组干预前后的联合达标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糖尿病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病,在疾病的控制的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在社区糖尿病的管理中,使用强化管理的模式,其管理效果通常优于常规的社区管理。通过本次研究表明标准以及强化的社区糖尿病管理都能显著的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其中强化的社区糖尿病管理还能显著的降低联合达标率,进一步的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任丽,苏建彬,王雪琴,等.三级医院-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交通医学,2013,1:53~55.

2张建东,庄宁,高丽娟,等.社区与三甲医院联合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评价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25:2927~2930.

3朱美英.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10,6:460~462.

4林吉祥,傅东波,徐洁,等.上海市高桥社区糖尿病新型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6:412~414.

5柳胜生,傅东波,毕安华,等.团队管理群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6:630~632.

6彭金玲,张文汉,胡素君,等.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社区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国医学工程,2015,6:170;173.

7王连青.糖尿病“团队型5A式”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现代医院,2015,10:154~156.

8张淼,刘敬华,李国华.管理干预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4,4:150~151.

作者:程占锋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三篇:医联体同质化应用于社区糖尿病管理

摘要:

目的:探讨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以期创建一个新型有效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常规研究方法,将3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分别进行管理,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控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社区医护人员的专科业务能力及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升(P<0.05)。结论:通过探索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优势,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增强了社区医护人员的慢病管理能力,为其他慢病管理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医联体;同质化;管理;社区;糖尿病

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范围内的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1]。2006年,卫生部《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结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鼓励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在此背景下,上海、温州、郑州等地成立了医联体试点[2]。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机制”,我国医联体全国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序幕[3]。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是河南省首家医疗联合体,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为首,由郑州西部一、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3家医疗机构共同组建。伴随着医联体的发展,对护理专业也带来了机会与挑战。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医联体内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学历偏低、资质较差、基本技能掌握不足、专科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水平差;缺乏慢病规范化管理;居民对社区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信任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实践探索医联体护理同质化管理很有必要。2013年3月至今,通过实践医联体护理同质化管理,对基层医院护理基本技能、急救技术、院感控制等方面帮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了慢病规范化管理和专科培训。以本院优势学科为主导,通过开展常见慢病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社区常见慢性病科学管理水平,达到了预期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活方式和疾病模式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已逐渐成为中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4]。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5],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不规律,导致现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发生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并且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6],我国最新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7],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380例,因问卷无效剔除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80例,男85例,女95例,年龄32~76岁,平均(59±5)岁;对照组180例,男86例,女94例,年龄28~79岁,平均(57±7)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问卷调查

(1)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主要内容涉及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对专科护理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发现社区医院医护普遍存在学历偏低、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准确。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亲自询问并指导患者填写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60份。

1.3干预方法

1.3.1定期培训

定期对社区医生和护士进行集中培训,随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指导。培训内容:糖尿病的发病现状、临床表现、专科检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常见急慢性并发症及其危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胰岛素注射技术、口服降糖药的应用、低血糖的识别及处理、血糖监测管理等,培训者大多数是三级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偶尔请内分泌科医生参与授课,培训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培训前后均进行书面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3.2干预组管理

(1)建立完整、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档案,并进行长期定时随访[9]。信息涵盖患者一般资料、体重、身高、有无烟酒嗜好、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等。

(2)定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每月一次大课堂教育,内容涵盖糖尿病饮食管理、糖尿病运动管理、胰岛素注射管理、口服降糖药应用、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及处理、自我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糖尿病治疗误区等,主要派有经验的糖尿病专科护士采用多媒体方式讲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发放糖尿病健康小手册和糖尿病教育处方;利用多种教育工具做患教,如多种仿真食物模型、卡片等更据直观性,便于理解和记忆,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学习兴趣;每次随诊时针对患者提出不同问题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教育;针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专题讲座,详细讲解胰岛素的作用、注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讲述自我注射胰岛素全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医护人员应针对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切实存在的误区、限制和恐惧,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7]。让本组患者参与三级医院举办的每季度一次的糖友俱乐部活动,内容涵盖专家讲座、免费检测血糖、血压,专家面对面答疑解惑、个体指导、患者互动、有奖抢答、教授糖尿病保健操,开展丰富多彩的医患互动小游戏等,在活动过程中愉悦了心情,开阔了视野,增加了交流,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许多患者踊跃参与,还不断介绍亲朋加入到俱乐部中。

(3)管理架构:在护理部和分管组长的指导下,按照每名内分泌科医生和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一个责任小组,和社区2名医生和8名护士结为一个帮扶小组,共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分管36例患者。医生主要参与定期到社区医院坐诊、社区义诊和疑难问题解答等,健康教育主要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承担。

(4)门诊咨询和电话咨询:有需要者可直接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糖尿病教育咨询门诊进行咨询,由糖尿病专职教育护士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运动计划,手把手教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将注射规范和技巧及注意事项讲给患者;也可进行电话咨询,方便患者及时解决问题。

(5)患者随访:主要为电话随访,前3个月每半月随访一次,以后1个月随访一次,个别高龄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予家庭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健康教育者,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从而满足对患者的需求[10]。

1.3.3对照组管理

单纯由社区医生和护士对本组糖尿病患者进行普通管理,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50名社区医护人员接受培训前后糖尿病主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按照同质化管理要求,通过对社区医生和社区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和帮扶,提高了他们的专科业务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及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方法,提升了社区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在社区居民心中的信任度,通过培训前后考核对比,达到了理想效果。50名社区医护人员接受培训前后糖尿病主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见表1。

2.2干预后两组各指标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知识掌握全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患者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管理技能,实现改善代谢控制,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中社区干预模式起着关键性作用[11]。糖尿病管理和干预可使患者正确掌握饮食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达到理想控制血糖、减少药物用量及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12]。本研究利用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力量,将糖尿病的预防、治疗知识与技术推广至各个社区,使得社区相关卫生服务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并使得社区糖尿病患者能够充分认知,从而降低糖尿病管理的难度,提高社区医院管理糖尿病的能力[13]。由于社区医院更加贴近于患者的生活,因此可以更加快捷地向社区患者推进健康教育工作[14]。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同质化规范化管理,采取定期集中宣教、一对一个别指导、专家定期坐诊、义诊、随访等措施,增加了患者与医生护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患者提供饮食、运动、药物使用、血糖监测、心理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增强了自我管理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国内外经验表明依托社区开展防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最有效选择[15]。经过完善的社区管理能够使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更加全面、正确的了解,提高自我控制水平[16]。现代生活水平提升后,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糖尿病会导致各种并发症,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糖尿病始终是重要的防治对象[17]。目前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着糖尿病管理手段落后,社区层面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脱节,社区缺乏医疗和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的[18]。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升社区医院慢病管理的能力,以社区为平台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帮助患者更加便捷、轻松地对糖尿病进行治疗[19]。以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赢得社区居民的信任。为此,作为医联体龙头医院担负着重要责任。通过医联体护理同质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在联合体内就医的患者可以在不同层级的医院内享有同等质量的优质服务。通过开展社区糖尿病同质化管理探索研究,将大型综合医院的管理经验和专科护理模式融入到社区医院,使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和专科疾病管理得到了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社区慢病管理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同质化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医联体优势、加快社区医院慢病规范化管理步伐,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创新观念、认真总结经验,进行更多更好更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藏芝红,廉爽.谈基于国际视角下的我国医联体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2):117-119.

[2]梁颖,鲍勇.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309-1311.

[3]田剑,牛雅萌,沈颖,等.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方法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0):70-72.

[4]赵燕萍,方红,何丹丹.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29-732.

[5]吕明月,刘玉红.知己健康管理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63-764.

[6]王乙香.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护理研究,2015,9(19):248.

[7]高岩,刘秀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及轮换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07-309.

[8]代庆红,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06-208.

[9]荣丽红,张秀华,黄思灵,等.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57.

[10]陈晓凤,司艳红,吕小红,等.电话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3):28-30.

[11]杨水仙,叶子,汪丽春.社区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7-9.

[12]刘莉莉,孙子林,金晖,等.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3):275-277.

[13]熊建箐,田国栋,卢伟,等.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15-17.

[14]李申.开展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129-131.

[15]金彩红.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经验[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6):312-313.

[16]黄东英,张一丹.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57-58.

[17]宋雪琴,梁健,吴德仁.糖尿病的社区防治进展[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4):294-296.

[18]姚建红.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2):65-67.

[19]吴秋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6):2284-2285.

作者:王晓燕 李春红 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糖尿病护理管理研究(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tnblw/70204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