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喹诺酮类药物现状范文

喹诺酮类药物现状范文

喹诺酮类药物现状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喹诺酮类药物研究现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它们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在临床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作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胃、关节和软组织感染、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呈蔓延趋势,耐药的细菌种类不断增多,近年来耐药率上升较快等。具体材料详见: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的合成抗菌药。本文首先阐述了近30多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史,继而论述了第三代、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国内外现状。并分别以氟罗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格帕沙星、莫西沙星等药物为代表,论述了此类药物的作用特点,详细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抗菌范围、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血浆半衰期。并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高效抗菌性、耐药性、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此类药物正以其独特的高校杀菌能力和低毒副作用,逐步确立了它们在抗菌领域的主导地位。随着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不断扩大,此类药物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进展现状临床应用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发现的第一个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药物——萘啶酸,以其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的作用特点,开辟了抗菌药物研究和使用的新途径。30多年来,国内外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不断进行修饰,并对其含氟集团加以变革,陆续开发出多种新药物投入临床使用。该类药物的抗菌谱逐渐拓宽,从单一抗革兰阴性菌的窄菌谱,发展到抗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广谱抗菌药。下面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药物作用特点、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1•1第一代药物为萘啶酸、吡咯酸,1962~1969年上市应用。主要作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1•2第二代药物为吡哌酸、西诺沙星,1969~1979年上市应用。此类药物的抗菌谱有所扩大,对革兰阴性菌有了较好的抗菌效果,并对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

1•3第三代药物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第三代药物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并对革兰阳性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杀灭作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最成功地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之一是环丙沙星。它在1986年第一次投放市场,从那时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各种感染治疗的价值被承认。在抗生素领域内,氟喹诺酮类是唯一可与ß-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媲美的合成抗菌药,对大多数敏感菌有快速杀菌作用。

1•4第四代药物主要有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曲伐沙星、克林沙星,1997年开始上市。与前三代相比,第四代药物抗菌谱更广、既保留了前三代抗革兰阴性菌的高活性,又保留了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

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它们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是细菌不再分裂。喹诺酮类药物易于进入人体的组织,其良好的抗菌活性极大的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而且在抗菌范围、药代动力学性质和血浆半衰期上都有明显的改变。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更宽,口服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长,可以每日一次给药,因此服用更方便,更适合老年人。

3、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作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胃、关节和软组织感染。

王米娜、张汉中等对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76例进行比较。治疗组41例,用氟罗沙星0.2~0.4g,口服,1次/日;对照组35例,用氧氟沙星0.1~0.2g,口服,2次/日,疗程7~14日。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7%,细菌清除率90.4%。对照组分别为91.4%和93.2%。氟罗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不良反应轻,突出特点是半衰期长,体内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同样疗效满意、安全、方便。

国外文献报道,口服氧氟沙星每日400mg,分2次服用,对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为84%~98%,细菌清除率为85%~97%,左氟沙星每日200mg的效果优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对呼吸道感染亦有很好的效果。余华强等用氧氟沙星治疗12类重症结核病,静滴400g/d,连续15天,后改口服60天,疗效显著。

崔健新,刘玉荣等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先后进行了小鼠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或灌胃急性试验,结果提示静脉注射毒副作用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腹腔注射或灌胃毒副作用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其结果提示给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应有所差别,口服给药交静脉注射给药毒性小,安全性大。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国外资料表明格帕沙星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脊髓炎病毒等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本品最大的特点对耐药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具有活性。另有报道:对351例无病发症的淋病男性患者,分别口服格帕沙星400mg和头孢克肟400mg,在299例可用微生物学评价的患者中,格帕沙星组治愈率99%。头孢克肟组治愈率为97%。其中16%感染对青霉素耐药的奈瑟淋球菌的患者,两足的细菌清除率无并发症的淋病的治疗中,效果相当。研究表明,本品是一种作用强而广的杀菌剂,临床上用于浅表性化脓性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

国外报道:7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口服莫西沙星,每日一次,一次400mg,连用10日,结果临床有效率为94.4%,细菌清除率为91%。疗效与阿莫西林,每日三次,每次一克,或甲红霉素,每日两次,每次500mg相当。另对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口服莫西沙星,每日一次,每次400mg,连续5~10日,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9%,细菌清除率87%。并对急性鼻窦炎患者,每日一次,每次400mg,连续7日,结果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和95.6%。对照组口服头孢呋辛,每日两次,每次250mg,连续10日,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8%和87.7%。

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通常可扩大抗菌谱,特别是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厌氧菌属抑制性活性差的抗生素联用可加强抗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分别于抗假单胞菌的青霉素类药物、头孢他定或亚胺培南联用起协同作用,与利福平联用可增加其抗菌后效应。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无协同作用,环丙沙星与氨基糖苷类和用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在玉安基糖苷类合用时,应监测肾功能。喹诺酮类在与ß-内酰胺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咪唑类药物联用时无拮抗作用,只与氯霉素联用是对大肠杆菌呈拮抗作用。

4、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呈蔓延趋势,耐药的细菌种类不断增多,近年来耐药率上升较快。为防止耐药菌株的生长,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应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减少抗微生物药的使用,从而减少耐药菌的选择作用。用药前应该尽可能做出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掌握合适的剂量与疗程。进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明确康生素的使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处方,并能延长现有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时间。总之,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耐药性的关键。

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肾功能衰退的报道中,多为50岁以上的病人。高龄病人按日常剂量服用还可以引起血药浓度升高和低血糖等。故对老年患者,宜测定CIcr,参考测定结果,调整给药剂量。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史者。肾功能减退者,应用主要经肾排出的此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等应减量使用。应尽量避免与茶碱类、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血药联合使用。因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上述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与制酶药物合用可形成络合物而减少其自肠道的吸收,宜避免合用。此类药物还会引起幼儿的软骨损害,并可分泌乳汁,故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参考文献:

1、王米娜、张汉中等,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比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545

2、余华强,重症结核病应用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临床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7):300

3、崔建新、刘玉荣等,5种喹诺酮类药物急性毒性实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1):680

4、肖少丽、肖少华,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进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6):856

5、MoorhouseEC,ClarkeDC.Efficacyofofloxacininthetreatmentof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ingeneralpracticeIbid,1998,22:135-138.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