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淋巴管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范文

淋巴管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2-03-21 09:44:08

淋巴管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改变,盆腔淋巴结被膜及髓质内见增生的LAM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角形,围绕腔隙排列,细胞质嗜酸性或空泡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aldesmon、desmin、vimentin、ER和PR均阳性,腔隙内衬细胞CD34和D240均阳性,上皮样瘤细胞HMB45阳性,MelanA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LAM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肺部,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极为罕见,结合组织学形态、临床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为今后进一步分析LAM的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管肌瘤病;淋巴管肌瘤;盆腔淋巴结

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是一种原因不明、罕见的进行性间质肿瘤,由淋巴管及其周围增生的细胞组成。LAM好发于肺部,肺外LAM可见于腹膜后、肠系膜、阔韧带、子宫、网膜及纵膈等沿淋巴管分布的淋巴结。病变局限者称为淋巴管肌瘤,累及多部位或广泛发生者,则称为LAM[1]。发生于肺外的LAM极其罕见,国内仅有个案报道。本文现报道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发生机制及预后。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8岁,原发不孕,月经不规律20余年,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因腹痛来院行B超检查:宫腔内实性占位,需除外内膜癌(宫腔内见高回声,大小48cm×32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盆腔磁共振:符合子宫内膜癌MRI,子宫前倾前屈位、位置右偏,子宫体积饱满、内膜明显增厚,结合带局部模糊,显示不清,子宫颈管-阴道区见斑片状长T2信号,膀胱充盈、壁尚光滑。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较多异型细胞及坏死,考虑腺癌。诊刮病理:子宫内膜样腺癌,余检查未见异常,遂于全麻醉下行筋膜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探查: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右侧盆腔淋巴结可见增大。

1.2方法

切除手术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及切片,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光镜下观察。一抗SMA、Caldesmon、desmin、vimentin、ER、PR、CD34、D240、HMB45、MelanA及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根据免疫组化标记不同,分别滴加相应的一抗,选取已知阳性切片为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1眼观

全切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标本:颈管内见一灰白色肿物,大小35cm×33cm×08cm,切面灰白色,质脆,肉眼观察肿物似侵及浅肌层,距灰白色肿物15cm宫腔内见一大小55cm×3cm×3cm肿物,质脆,肉眼观察肿物似侵及浅肌层,肌壁间未见明显结节及出血点,双侧附件未见明显病变。

2.2镜检

术后病理: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型腺癌改变。双侧盆腔检出淋巴结34枚,其中3枚淋巴结可见病变(左侧2枚面积分别为03cm×02cm、02cm×02cm,右侧1枚面积为05cm×04cm)。盆腔淋巴结髓质及近被膜处见多灶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区,其向淋巴组织及淋巴结周边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晰。梭形细胞区内见增生的瘤细胞,散在或束状分布于血管结构的周围,细胞形态温和,呈梭形、圆形、多角形及上皮样,胞质嗜酸性或透明状,胞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可形成窦样不规则腔隙,内衬以扁平内皮细胞,偶见淋巴细胞灶分散在瘤细胞间,多为淋巴结残骸。

2.3免疫表型

增生的LAM细胞表达SMA、Caldesmon、desmin等肌源性抗体;vimentin阳性,部分瘤细胞PR、ER(图5)均阳性;腔隙内衬细胞CD34和D240均阳性;上皮样瘤细胞HMB45阳性,MelanA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1%)。

2.4病理诊断

子宫内膜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型腺癌,盆腔淋巴结LAM。

2.5随访

患者子宫内膜样腺癌IIIA期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目前患者术后2个月,恢复尚可,已行子宫内膜癌1个疗程化疗,有轻微脂肪肝,余全身检查尚无异常发现,正在密切随访中。

3讨论

LAM由VonTsosse于1937年首次报道;1966年Cornog和Enterline将其正式命名为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2010年欧洲呼吸学会全球首部PLAM指南,我国对其认识较晚,自1986年首次报道PLAM以来,近30年文献报道仅有130余例[2],肺外LAM则更是鲜有报道。目前认为LAM来源于血管周细胞,分为散发LAM和遗传病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肺淋巴管肌瘤病两种,一般以散发病例为主。本例属于散发病例。

3.1临床特点

LAM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偶有男性发生的报道,成年女性散发LAM发病率约1/400000。LAM常见于肺部,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和乳糜性胸水等。CT示双肺弥漫性薄壁囊性类圆形低密度影,病灶分布均匀,部分囊壁边缘可见血管影。肺外LAM临床极其罕见,多见于纵膈、盆腹膜后的器官或组织等,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能触及包块等,有时伴腹胀、恶心、乳糜腹水,近半数患者伴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生于腹部或盆腔者,CT示囊实性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累及淋巴结者,可表现为肠系膜、纵膈、颈部、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广泛肿大,本例患者因腹痛前来就诊,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术中发现淋巴结肿大,行淋巴结清扫时无意发现患有LAM,无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肺部检查无异常,为原发性盆腔LAM。

3.2发生机制

目前,LA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普遍观点有以下几种。(1)LAM与TSC1及TSC2基因突变有关,TSC1编码错构素,而TSC2编码马铃薯球蛋白,此两种蛋白发生交互作用,结合成TSC1/TSC2复合体,是小GTP酶Rheb蛋白的抑制剂。发生LAM时,LAM细胞内TSC1/TSC2复合体功能丧失,刺激Rheb活化,从而影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靶点失调,激活TSCRhebmTORS6K1/4EBP1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2)LAM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一定关系,Matsui等报道LAM细胞上的ER、PR分布存在异常,而LAM的患者使用外源性雌二醇治疗不孕症后导致LAM病情恶化,说明该病与雌激素刺激有一定关系。此患者表现为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型腺癌,属于Ⅰ型子宫内膜癌,为雌激素依赖型,大部分学者认为雌激素长期持续刺激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因素之一,患者LMA中部分瘤细胞ER、PR均阳性,进一步证实雌激素在LMA中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例虽同时存在子宫内膜癌和LMA,但致病因素却相同。另外,患者多年不孕,且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与雌激素长期失调可能也存在一定关系。(3)LAM细胞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LAM中网络的形成,细胞外基质在维持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为Ⅳ/Ⅶ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蛋白聚糖等;其中,Ⅳ型胶原有六种α链。有研究者证实PLAM中Ⅳ型胶原中的α5减少或者缺失,因此诸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等一些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可能在该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有文献报道LAM中血清MMP9表达升高,且MMP的抑制剂TIMP3有所减少,在PLAM中会导致局部的蛋白水解酶和抑制蛋白酶的不平衡,使基膜的结构破坏,从而形成腔隙样或囊性结构。推测此过程与瘤细胞迁徙和转移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是在肺外LAM中此机制仍然有待明确。

3.3病理特征

PLAM中肺泡破裂常形成多囊性改变,肿瘤细胞呈小巢状或小簇状分布于囊腔的边缘或沿血管、淋巴管及细支气管分布。盆腔淋巴结LAM中增生的细胞散在或束状分布于血管结构的周围,增生的LAM细胞之间有时可见淋巴细胞聚集灶。虽然发生部位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LAM镜下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梭形肌纤维母细胞样,可表达SMA、Caldesmon、desmin等肌源性抗体;另一种为多边样上皮样特征,除表达肌源性抗体外,还可以表达HMB45,HMB45是恶性黑色素瘤特异的标记之一,此外还可以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透明细胞瘤的细胞中表达,超微结构表明这些细胞由血管周细胞的前体衍变而来,从而更加证实包括LMA在内的上述疾病均属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HMB45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众多研究认为其为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仅有较少病例中HMB45呈阴性。

3.4鉴别诊断

LAM好发于肺部,原发于肺外者临床罕见,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因其他疾病进行诊治时无意中发现,因此肺外LAM极易漏诊和误诊,需与以下肿瘤鉴别。(1)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内见不同比例的厚壁肌性血管、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和成熟脂肪组织,虽然免疫组化标记HMB45及肌源性标记均阳性,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成熟脂肪细胞可以表达S100,大多数肌细胞及少数脂肪细胞有时可以表达CD117,另外形态上一般不形成腔隙样结构,且厚壁血管及脂肪成分为LAM不具有的。(2)淋巴管瘤:可见大小不等相互吻合的囊腔,壁薄,内衬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腔内充满蛋白性液体,可见淡染的淋巴液和淋巴细胞,有时腔隙周围可见不完整平滑肌组织,但是免疫组化标记HMB45呈阴性。(3)多囊性间皮瘤: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腔,囊壁内衬细胞间皮和角蛋白标记均阳性,而LAM的囊腔内衬上皮CD34和D240均阳性。(4)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由圆形或梭形细胞构成,胞质密集,界限不清,富于血管,血管形成“鹿角状”,管腔大小不一,一般CD34、CD99及BCL2均阳性。(5)平滑肌肉瘤:瘤细胞一般具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易见,细胞增殖活性高,多有坏死,梭形细胞不一定围绕血管排列,且瘤细胞HMB45呈阴性。

3.5预后及治疗

虽然LMA瘤细胞一般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罕见,Ki67增殖指数较低(<1%),形态表现为良性病变,但LAM呈进行性、持续性病程,瘤细胞可迁徙并转移,形成新的病灶,故肺部LAM患者预后较差,自然病程一般为8~10年,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顽固性乳糜胸水、腹水引起的全身脏器衰竭。放、化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无效,黄体酮治疗和卵巢切除可不同程度缓解症状,最终需进行肺移植。散发于肺外的LAM一般局部切除后预后较好,但有学者指出部分肺外LAM在发病1~2年可发展为PLAM。

近年来,LAM作为低度恶性肿瘤的观点逐步被国外广大呼吸科及肿瘤科专家接受。目前,LAM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往临床主要采用细胞毒素剂、皮质甾类、抗雌激素进行治疗,减缓病程进展速度,但其长期疗效尚不能肯定。随着对LAM分子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揭示,MMP抑制剂多西环素、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等分子靶向药物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原发淋巴结LAM临床较为罕见,通过观察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为进一步分析LAM的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龙举,梁毅,钟小宁,等.国内三十余年肺淋巴管肌瘤病130例临床与病理文献复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329-334.

[2]杨文圣,胡君程,林摇蓁,等.肠系膜淋巴管肌瘤病/淋巴管肌瘤1例及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10):1136-1138.

[3]杜雪梅,昌摇红,陈弈至,等.淋巴管肌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10):1146-1148.

作者:朱琳1;周莉1;秦东瑞1;迟亚松2;马广贞1

被举报文档标题:淋巴管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lbjlw/7033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