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范文

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范文

时间:2022-08-12 09:10:18

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168例,年龄0-6岁,平均3.28±1.23岁。其中2013年6月-12月的86例为对照组,2014年1月-7月的8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民族、耳聋程度、是否内耳畸形、植入体种类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路径

1.2.1对照组应用外科手术患者通用的健康教育路径,按照入院宣教—检查指导—术前指导—术后宣教—出院指导的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2.2观察组通过访谈,搜集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在单病种治疗路径的基础上,医护双方共同探讨制定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并鼓励患儿家长积极参与,结合患儿的性格类型和家庭教养模式[8],细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①入院当天:除常规的环境、安全宣教外,指导办理医保手续、卫生行为常识,重点介绍诊疗流程及医疗护理技术力量,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②入院2-4天: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完成各项术前检验、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及听力学专科检查,一对一指导喂养照护知识。③术前1-2天:由手术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对患儿及家属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采取图片、视频等多种教育形式,手术医生介绍人工耳蜗的原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耳蜗产品性能,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听力状况及家庭经济条件理性选择,同时介绍麻醉、手术方式及手术风险,帮助家长树立对麻醉手术和听力言语康复的客观期望值;责任护士做好术前用药准备、清洁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后快速康复指导。④手术日晨:术前排空膀胱,小儿使用尿不湿,穿宽松开衫。⑤术后:每日医护共同查房,了解术后康复情况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指导合适体位、活动、饮食,有头晕、呕吐等不适者,指导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嘱咐避免头部撞击、受压及抓挠手术区域,防止污水入耳导致感染。⑥出院当天:指导远离磁场及强噪声环境,禁用耳毒性药物,不做MRI,少做CT,说明术后1个月开机事宜,预先指导耳蜗装置维护及听觉言语康复知识,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1.3效果评价应用自制量表记录两组患儿的以下情况:①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包括听力学常识、检查知识、围手术期的配合护理知识、耳蜗产品及维护知识等10个问题,在出院前由护士长和健康教育质控护士测量;②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患儿行听力学检查前,一次标准剂量给予口服水合氯醛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镇静,能确保检查完善且无药物副反应为合格;③术后敷料包扎松脱率:患者术后发生伤口包扎敷料非计划性松脱移位的比率;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发生头皮血肿、伤口感染、植入体移位等并发症的比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观察组家长对10个项目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为93.19%±7.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70%±12.81%(P<0.05)。

2.2两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的比较观察组检查前一次镇静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2%(P<0.05)。

2.3两组患儿术后敷料松脱率的比较观察组82例患儿发生敷料非计划性松脱6例,松脱率7.32%;对照组86例患儿术后发生伤口包扎敷料非计划性松脱38例,松脱率44.1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所有患儿出院后观察未发生感染、植入体移位等远期并发症。观察组82例患儿术后仅发生头皮血肿1例,发生率1.22%;对照组86例患儿术后发生头皮血肿7例,发生率8.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医护合作型模式可以保证健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教育过程的规范性传统健康教育的主体是护士,多采用随机口头宣传、书面文字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工作存在随意性,往往不能满足患者需要[9]。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应体现计划性和针对性,使每例患者得到完整、连续的健康教育服务。研究显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10]较之单纯的护理教育模式更适应患者需求,确保教育内容准确全面,医护患间多向互动交流更能丰富教育过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诊疗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11]。本次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采取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证明,医护合作利于帮助家属树立客观期望值,了解听力学及耳蜗产品,正确掌握装置的使用和维护知识,形成良好的家庭康复氛围。

3.2医护合作型模式利于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研究显示60%以上的患者对病房环境、工作人员感到陌生,需要了解主要医护人员的职称与技术水平、病房环境和管理制度,因担心治疗效果及手术成功与否,术前对治疗护理知识的需求强烈,需要更多的知识以应对心理压力及术后不适。60%-80%的患者希望在疾病各阶段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内容,一半以上的患者认为最满意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医护人员与病人直接交谈。本研究中采取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就是通过访谈,顺应聋儿家长对于专家准确信息的需求,在单病种治疗路径的基础上,医护双方共同探讨制定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编制科普手册、视频,制作图文并茂的宣教卡片,规范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流程,使大家按统一标准执行,内容细化至入院至出院每个阶段,减少漏项,采取集体教育和一对一教育结合的形式,增加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直接交谈的时间及频次,调动家长的主动性,指导自我管理和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促进了家长和患儿的健康行为,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医疗护理质量,真正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3.3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模式利于提高治疗护理效率人工耳蜗植入术属于高新技术,术前需要专业的听力学检查,如听性脑干反应(ABR)、听性稳态反应(SR)等。由于婴幼儿自制力差,其情绪和行为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对未见过的仪器产生好奇,不会配合检查,需进行强制性治疗后才能完成,因而临床上多采用睡眠剥夺法配合口服水合氯醛或注射苯巴比妥钠镇静制动辅助完成检查。但由于健康教育不到位及部分家长的接受能力和配合度较差,本研究中对照组86例患儿中有6例未能一次性成功镇静完成检查,家长们表示“孩子刚放到检查床上就醒了,着急,没办法”。观察组经过医护合作预见性教育,根据孩子检查预约情况指导家长合理安排睡觉和喂养时间,避免在易醒期给药,结果82例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达100%。

人工耳蜗植入体位于耳后,临床常用环形包扎法进行头部包扎固定,对于低龄儿童患者,由于天性好动,加之麻醉苏醒后躁动、抓挠,如遇家长管理不当、医护人员教育观察不及时等原因,临床上敷料松脱现象频发,易使伤口暴露,增加皮下血肿及感染机会,严重的可导致植入体外露移位,造成手术失败。因此术后医护患三方的合作管理非常重要,适当的头部制动、防撞跌措施及合理的伤口敷料包扎固定是预防切口并发症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中观察组由于医护合作教育,家长应对积极,患儿情绪相对稳定,术后伤口敷料包扎松脱率和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大大提高了病患的舒适度和满意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标新 胡翠霞 刘志尊 邱建新 汪咏梅 蔡恩 朱子秀 张娇娜 刘静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被举报文档标题: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jkjylw/67724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