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儿烧伤住院护理范文

小儿烧伤住院护理范文

小儿烧伤住院护理

【摘要目的摘要:探索小儿烧伤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重点。方法摘要:观察236例小儿烧伤病例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总结、评定出住院期间的重点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摘要:通过积极的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有重点、有办法、有条不紊的整体护理,治愈209例,治愈率88.6%。平均住院天数13.6±4.1d。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摘要:正确良好的小儿烧伤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是救治小儿烧伤的基本保障;优质的住院期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缩短病程。

【烧伤小儿护理

由于小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反抗力低,以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差,烧伤后患儿创面大量血浆渗出和电解质丢失,使小儿烧伤伤情严重、复杂、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和观察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组集多年来工作经验,在2006年,采用小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法,让患儿离开家人、隔离治疗、进行整体护理,治疗了236例小儿烧伤病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摘要:

1临床资料

本组2006年共收治小儿烧伤236例,男性182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10岁,平均4.6±2.3岁,诊断标准按三度四分法,面积判定按新九分法。烧伤面积6%~76%TBSA,平均16.5±5.4。Ⅲ0.1%~10%TBSA,平均0.7±0.21。其中小于10%TBSA占75例,10%~20%TBSA占92例。20%~30%TBSA占38例。大于30%TBSA占31例。伤后入院时间摘要:1h~8d,平均4.8h±1.9h。烧伤原因摘要:热水(液)烫伤150例,火焰烧伤69例,电烧伤13例,酸碱烧伤4例,其中有头面部烧伤患儿占89例,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占15例。并发应激性溃疡5例,高热、抽搐36例,心跳呼吸骤停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2护理干预重点和方法

患儿离开父母和家庭亲人,进入烧伤隔离室治疗后,一切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全部由医护人员完成。在住院期间我们重点干预的有摘要:

2.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非凡注重头面部烧伤或有吸入性损伤的患儿,严密观察呼吸功能,监测血氧变化,床边备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保证气道畅通无阻。

2.2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障有效静脉输液。由于体液损失,循环血量不足,表浅静脉塌陷,穿刺难,宜选择颈外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粗大血管,以确保液体及时输入。采用苏州碧园厂家生产的24G静脉套管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此法操作简单,穿刺速度快、易固定、好维持,可持续7d,且管径粗,能迅速达到补充血容量的目的。

2.3严格遵循输液原则,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有效抗休克治疗。以“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晶胶交叉”补充为原则。按我国烧伤休克期补液的计算常用公式摘要:第一个24h补液总量(ml)=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生理需要量。其中K值婴幼儿为2.0,儿童为1.8,生理需要量儿童为每公斤体重80ml,婴幼儿为每公斤体重100ml,第二个24h补液总量为第一个24h计算量的一半加上生理需要量[1]。关键是伤后第一个8h应尽可能补足,一般补给总量的1/2。晶体和胶体的比例一般为2摘要:1。后16h补入其余的一半。输液过程保质保量,均匀输入,按生命体征变化,尿量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2.4认真监测患儿的神志、心率、尿量、呼吸、循环[2],优质做好休克期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神态变化和精神神经系统的改变。随时把握病情变化。认真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或1h测定、记录一次。注重保暖和预防体温过高,以测肛温为宜,当体温超过39℃,及时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抽搐。小儿烧伤后常出现脉搏细速无力,可达140~200次/min,摸触困难,以听心率为准。呼吸节律不整,可达30~60次/min。护士应注重呼吸频率、节律、肢端及口唇色泽变化,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尿量能较好地反映组织血液灌注情况。注重观察尿液颜色、性质、数量。根据尿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尿量维持在1.5ml/h.kg,婴儿应达10ml/h,儿童达20ml/h。小儿连续每小时尿量如少于每公斤体重1ml,即可定为少尿[4]。

2.5做好创面护理,减轻疼痛刺激,减少休克因素。患儿进入隔离病房后,调节室温在30℃~32℃,湿度40%~50%,注重保暖,约束四肢,保持适宜体位,保证创面干洁,加强眼、耳、鼻及口腔护理。对于环形创面,防止受压过久,加重病情,每2~4h轻柔翻身一次,进行创面换药处理。

2.6搞好营养护理,保障肠道喂养,合理静脉营养。由于烧伤打击,液体丢失,免疫低下,菌群移位和内分泌变化影响,常导致超高代谢和负氮平衡,易并发感染,加重病情。因此,住院期间的肠道喂养十分重要。早期胃肠道喂养,可防止肠道细菌或毒素移位,阻止分解代谢,利于患儿康复。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果汁等,少量多餐,同时还可防止急性胃扩张、食物返流等并发症。适应后应逐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注重耐心、细致、暖和、亲切喂食。同时注重积极进行静脉营养,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静脉营养并发症。

2.7优化心理护理,培育亲人情感,建立健康心理。患儿离开亲人,进入隔离病房,不免产生生疏和惧怕心理,护士要多和患儿沟通培养感情,经常赞扬、鼓励、讲故事、说笑话,关心患儿,给患儿亲切的笑脸,创面疼痛时给予安慰,分散其注重力,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在换药打针的治疗过程中要分散其注重力,避免白大褂“刺激”。此外,病房内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负面影响,保证小儿后期心理上的健康发育[5],使患儿感到暖和、幸福,建立健康心理。

2.8防止交叉感染。隔离治疗期间谢绝探视,室内工作人员也应适当限制。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清洁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病房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两次,床旁桌、地面均用消毒液擦洗,病床上接触物品皆为消毒用品,污染潮湿后及时更换。

3护理干预有效评估指标

3.1病情平稳,休克期过渡快,并发症少。

3.2患儿恬静,不哭不闹,精神状况好。

3.3食欲随病情好转增加,大、小便逐日正常。

3.4创面成痂好,炎症反应轻,愈合快。

3.5治愈率高,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缩短。

3.6出院时无心理障碍,体重增加。

4结果

通过积极的住院期护理干预,有重点、有办法、有条不紊的护理,治愈209例,治愈率88.6%,平均住院13.6d±4.1d。2例死亡,1例死于全身侵袭性感染脓毒血症,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草药外敷引起),25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讨论

由于小儿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未臻完善。烧伤后2~4h即可发生严重烧伤休克,是造成小儿烧伤死亡的重要因素。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休克期护理干预是救治成功的基本保障,是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

本组病例,经过护理干预,脱离亲人,隔离治疗,心理护理,患儿均能恬静,平稳渡过休克期,尤其在病情观察方面,做到了及时准确,有效地防治了并发症,处理了意外事件,如4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例,除1例因侵袭性感染严重,虽然骤停后5min心跳恢复,但10min后再次停跳死亡,其余3例均抢救成功。皆因发现及时,办法得力的结果。

在抗休克输液上,由于有护理干预,及时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尿量等方面变化,取得准确数据,及时调控输液数量和速度,保证了匀速补液,避免了忽快忽慢的无效输液。使休克期能平稳、较快渡过,减少和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