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委社会管制革新行动方案范文

市委社会管制革新行动方案范文

时间:2022-10-10 09:37:24

市委社会管制革新行动方案

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作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和服务管理方式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基础和改善民生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政策体系和方法手段,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规模化,切实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坚持五项原则,实现五个目标:

一是坚持社会协同、广泛参与原则,让社会管理更科学。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更深层次整合社会管理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二是坚持夯实基层、重心下移原则,让社会基础更稳固。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努力实现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管理责任在基层落实,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打牢社会建设管理的根基。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原则,让社会服务更全面。把为民利民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普遍提升。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依法治理原则,让社会关系更和谐。把依法治理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全过程,确保社会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五是坚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原则,让社会发展更协调。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公共管理向农村覆盖,努力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管理模式,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及责任分解

全市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构建“五大体系”,具体实施十五项工程(简称“515”规划)。

1、构建规范化基层组织体系

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及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管理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实施“固基工程”,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班子,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选村(居)民代表和村(居)务监督员,形成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居)民代表决策、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实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组织架构。开展党建带团(工、妇)建活动,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发挥好群团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必建,探索依托产业园区建立区域性非公企业党组织,继续择优向“两新”组织选派党务工作者。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创”活动,巩固“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成果,推进“双联双促”,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

(2)实施“自治工程”,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和发展服务型、公益型、活动型、维权型、管理型等各类社会组织,引导其有序参与管理服务,实现社会管理自治化。重点建立“四类”组织:服务主导产业的合作组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成立柑桔(茶叶)专业合作社、畜牧(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力争2016年社员与农户比达到60%以上;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成立化工、建材、纺织、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产业协会,促进企业联盟,抱团发展打造优势企业集群;服务各类人群的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计生、体育、科技、文艺等自治协会,壮大和发展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服务协会。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织。村(社区)按照“一网格一团队一批志愿者”模式,激发“三员三代表”(党员、政协委员、村务监督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争当志愿者。扩大青年志愿队、巾帼服务队、“吴天祥小组”、党员义工等志愿者队伍,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中心户”为主体的互助组织。按原自然组推选“共建中心户”,中心户领头推动“生产互助、困难互帮、文化互学、矛盾互调、治安互防”。

(3)实施“网格工程”,加强基层服务组织建设。抓住市确定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的机遇,全面实施农村及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将村、社区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每一网格招聘一名网格管理员。市设网格管理综合平台,乡镇(街办)设立网格管理中心,村(社区)设网格管理站。网格管理员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管理,增加村(社区)网格管理层级和力量。以信息化为支撑,在农村建设人口、法人、“三权”(房权、地权、林权)三大基础信息系统和居住人口、流动人口两大服务系统;在城市建设人口基础、矛盾化解“两大信息系统”,为城乡提供优质便捷的社会服务和管理。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计生局、市总工会、市综治办、市电子政务办、团市委、市妇联、市经信局、市农业局、市体育局、市文化局、市畜牧局、市科协、市残联,各“双联双促”单位,各乡镇(处)

2、构建一体化民生服务体系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李鸿忠关于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民生“八字经”要求,推动社会管理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

(4)实施“宜居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均等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搞好集镇、村庄布局,出台城乡一体激励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道路建设,整治当家堰塘,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领域的差距。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住房保障、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工业项目推进,加快被征地农民安置房建设,规范和有序发展农民还建小区、农民公寓。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鼓励农民转变居住方式,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每村建好2—3个集中居住点,全市建好12个中心示范村。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扩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到2016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基本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市供电公司、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各乡镇(处)

(5)实施“畅通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交通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形成立体式、便捷化的现代交通支撑体系。加快交通主干道路建设,全面提升县乡公路等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积极扩大公交覆盖范围。到2016年,力争90%的乡镇通达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5%以上的县道达三级公路标准,98%以上的乡道达四级公路标准,实现城乡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加强客运站场建设,建成陆城二级客运站,确保所有乡镇建成五级客运站。

责任单位:市交运局,各乡镇(处)

(6)实施“放心工程”,逐步实现城乡食品药品安全服务均等化。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构建食品“三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和药品“两网”(监督网、供应网)工作体系,积极探索食品“三网”、药品“两网”并网运行的“3+2”城乡共建共创模式,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定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立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讲堂,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整合各监管部门基层维权资源,建立覆盖所有街道(镇)和村居(社区)的食品药品安全维权网,在村(社区)配备1~2名食品药品维权协管员,负责村民(居民)食品药品消费维权等工作,确保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

责任单位:市药监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各乡镇(处)

(7)实施“健康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创新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和医护队伍建设,到2016年,确保乡镇卫生院均达到一级医疗机构标准,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省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标准。二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卫生进社区,健康进家庭”的上门服务,巩固完善医、药分开试点,让群众买上“放心药”、“平价药”。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高标准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一户一档”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定期进行免费体检。开展老年人就医上门服务,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问题。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加新农合达到98%以上。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和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确保重大疫情、灾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不明原因疾病及时得到救治。四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完善大病救助机制。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医疗援助、医疗补贴办法和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办法。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应急办,各乡镇(处)

(8)实施“素质工程”,逐步实现城乡文化教育服务均等化。以“四城联创”为抓手,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提高市民综合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大公益性文化投入。抓好农村文体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每年重点扶持10个村,建设高标准市级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巩固乡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和文化中心户阵地建设,实现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所有村。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继续采用财政补贴的办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培育乡土农村文艺人才,建设村(社区)文艺宣传队;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改造农村小片网。

坚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城乡孩子“有学上”。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继续巩固“校财局管”体制,实行学校安全、教师工资、教学设备及贫困子女入学“四个保障”。2015年前,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校点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城乡孩子“上好学”。坚持对山区薄弱学校投入大于城区中小学,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小学寄宿制配套建设工程、初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义务教育阶段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保证农村中小学达到市农村寄宿制示范学校标准,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100%;建立和推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扶助贫困学生,确保城乡孩子“能上学”。完善《市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管理办法》,开展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全程资助,在国家免费政策基础上,对城乡贫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职高生、大学生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和学费资助。努力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等化示范县(市)目标。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广电局、市财政局,各乡镇(处)

(9)实施“夕阳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障服务均等化。创新办法,扩大覆盖,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为主向覆盖城乡居民转变。一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完善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城镇居民等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力争综合参保率达99%以上。二是完善城乡养老服务。完善市社会福利院和农村福利院建设,全市“三无”五保老人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老年公寓,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一批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规划建设集服务、教育、文体活动于一体的市老年人服务中心,让城乡老年人享受均等化服务。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委老干部局,各乡镇(处)

(10)实施“宜业工程”,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均等化。搭建创业平台,以创业促就业。加快以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就业基地建设,以园区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聚集;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全民创业热潮,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开展投资项目就业论证评估,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规模的拉动能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活动,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强化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适应市场需求,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等服务,帮助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采取“校企联合”方式,和重点建设项目企业对接,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岗位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以服务促就业。完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和各项服务举措;加快乡镇(处)、村(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就业服务中心向基层延伸,强化其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信息、政策宣传、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

责任单位:工业园区,市人社局,各乡镇(处)

3、构建联动化治安防控体系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运用多种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将防范、管理、控制、打击、建设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治安的满意度,全力打造平安。

(11)实施“枢纽工程”,建成十二大联动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建设和完善市网格监管中心、市110服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市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市特殊人群帮教中心、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市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市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市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和虚拟网络管理中心等12个中心,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建设,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联动综治格局。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群众工作部、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计生局、市人社局、市老干部局,各乡镇(处)

(12)实施“平安工程”,建强三大机制和十支队伍。围绕平安乡镇(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医院)、平安交通(铁路)、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努力构建三大联动保平安机制:“严打”长效机制。保持高压态势,“稳、准、狠”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实行治安形势定期评估,分期分段进行整治打击。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每月通报和领导捆绑破案责任制。重点管控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社会治安的整治、管控。建立企业、学校、城郊结合部等重要区域隐患排查制度和警力管控责任制。奖惩考核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平安创建责任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责任网络。完善平安创建奖惩措施。

在技防领域,加快建设市、乡镇两级视频监控系统,高标准打造市110服务中心,安装高清晰视频监控平台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在县道以上所有出入口建立视频拍照卡点,在城区主要道路和繁华街道安装监控探头,在所有乡镇、管委会建立视频监控平台,在所有村(社区)推广经济实用的技防措施。全市建立起街面防控网、农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城乡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网、区域民警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的联动体系。在人防领域,不断充实基层一线警力,建立健全村(社区)警务室。组建和规范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公安防暴、门房保安、综治协管、交通协管、民事调解、网格管理员、共建中心户、治安巡逻队等十支队伍,构建群防群治与专业力量联动的全方位防控体系。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群众工作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应急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市民政局、各乡镇(处)

4、构建全程化矛盾化解体系

进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努力实现信访量、矛盾隐患、群体事件明显减少,通过风险评估、畅通民意、“三联”维稳等措施,促进地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13)实施“疏调工程”,联动化解社会矛盾。从源头预防,制定社会风险评估细则,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事项实施的前置程序,纳入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和群体性事件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坚持风险预测常态化、风险评估公开化、风险化解定期化、风险处置制度化。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实行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上门走访制度。健全民意诉求研判机制,定期对群众诉求进行研判。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制度。深化村民说事、“每户必访”、民情联系卡和“双联双促”活动。以隐患联查、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为基本思路,以媒体对话、网民交流、公众信箱、集中听证等多种形式,积极疏导积怨情绪,联动化解社会矛盾。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各乡镇(处)

5、构建人本化社会救助体系

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关注、关怀刑释解教、吸毒、精神障碍、问题青少年等特殊人群,强化管理服务,使其回归并服务社会,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14)实施“关爱工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机制,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关爱贫困户、困难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建立政策扶持、结对帮扶、企业资助、社会关爱等有效机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行动,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等形式,确定帮扶对象,实现时间、空间全覆盖;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逐步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视助残事业,加强残疾人服务工作,建立服务残疾人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政策体系。多渠道增加社会救助投入,将社会救助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社会救助需要。支持和鼓励贫困群众参加社会保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弘扬社会互助新风。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创办民间慈善机构。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计生局、市工商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乡镇(处)

(15)实施“回归工程”。建立帮助教育、管理控制、劳动就业、法律服务、社会救助、心理矫治“六位一体”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制度和公安、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机制,进行帮教、转化、管控。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建立回归安置基地,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生活等实际困难,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有人接、就业有人扶、创业有人帮、困难有人助”的目标。对服刑人员落实好“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三项任务。充分发挥社区禁毒、戒毒职能作用,积极为吸毒人员联系矫治、技能培训等工作,帮助其早日康复,顺利回归社会。对迷信邪教、等人员要通过教育转化、心理矫正等方式进行正确引导,真情感化,确保不发生危害社会事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坚决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

加强对精神病人的服务管理,完善公安保安全、医院管治疗、家庭管监护、政府作保障的精神病人治疗管理机制,依靠家庭、社区、单位及社会组织,落实精神病人特别是易肇事、肇祸的重度精神病人的日常排查、监护管控、心理疏导等措施,防止危及社会。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依托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加强对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保护,加大农村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爱和扶持力度。定期排查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边缘青少年,落实建档帮教,预防违法犯罪。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民宗局、市610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各乡镇(处)

四、时间安排

1、组织发动阶段(2012年7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市动员大会后,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迅速召开会议层层传达贯彻,动员部署,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基层村(社区)的宣传阵地,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动员,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2、整体推进阶段(2012年7月中旬至12月底):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对照本方案的责任分工,逐项制定工作方案,并按照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将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到市委政法委。同时,按照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督导检查阶段(2012年12月底至2013年上半年):年底,市综治办结合年度综治检查考评,对照考评标准,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并接受省、市综治委的检查考评。2013年初做好迎接省、市综治委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4、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2月底至2013年上半年):按照市综治办和省、市综治委年终考核情况,查漏补缺,及时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巩固提高试点工作成果。

五、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2、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对照事项,按照责任分工,细化任务分解,认真落实目标任务。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督办的作用,保证各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责任和措施的落实。

3、强化资金保障。适应社会管理发展形式,加大市、乡镇两级财政投入力度,从政策上、资金上、经费上、项目上给予倾斜。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各乡镇、街道、部门也要切实保障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资金需要,确保资金用在关键处、需要时。

4、强化督导检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督查专班、市综治办要加强对创新工作检查督办,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各单位进行跟踪督查。

5、强化考核兑现。把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检查验收与年度绩效目标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中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落实,未完成工作目标,影响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单位取消年度绩效目标和综治评先资格。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落实,发生严重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黄牌警告或实行一票否决。

被举报文档标题:市委社会管制革新行动方案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angan/xdfa/61123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