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共2篇)范文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共2篇)范文

时间:2022-02-24 03:20:11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共2篇)

(一)

一、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说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智育上,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德育上,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二、如何实施自我教育

首先,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用阅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阅读应当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要自我教育,就要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英雄人物和伟人的生活就是测量学生自身行为的最好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热心助人,将一位被别人撞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后,竟被老人及其家属诬陷,把肇事者的帽子强加给乔安山。看到这里,有些人会认为“救人反被诬”,“好心不得好报”,如果自己是乔安山的话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而乔安山却是坚定地用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来评价这件事,宁肯自己受委屈,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做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我组织了一次辩论会,题目是“乔安山可爱吗”,学生分正方和反方进行了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对两类人的社会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虽然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次辩论就能让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完善,但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学生们一定能认识到: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该做怎样的人。

其次,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正能量。自我教育的终结表现是学生把自己在认识性、自觉性、控制性培养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思想道德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各个学生的道德层次和行为表现是有差别的,我们在考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时不能机械地“一刀切”,而是要注意动态地去考察每个孩子的品行推进情况,多进行一些纵向的比较,对原来较差但现在略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表扬,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自己。对原来就比较优秀和全面的学生,则要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帮助他发展和完善自己。对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善于发现他们在班级生活中行为的闪光点,努力挖掘这些点滴的闪光点背后的思想道德支撑,并扩大这种闪光点,从而实现由点带线再到面的递进式发展。

最后,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兴趣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我教育并不是要自己强迫自己学习,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人都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实行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往往将人的求知欲扼杀。事实上没有人是讨厌学习的,只是很多人的学习欲望没有发自内心的被激发出来。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习,是激发学习欲望、实现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上的需求,这种需求正是兴致所在,如果从这种兴致上去进行学习,那不会有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的事情了。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积极的习惯,我们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每个学生都可以看成是一块璞玉,正因为未经雕琢,我们才有义务去认真雕琢,让学生从小打好自我教育的底子。俗话说“: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我们做老师的,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空,寓管于不管之中,使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律、自立的人,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自我教育不单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境界,要使我们的孩子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意识,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做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结语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用阅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阅读应当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要自我教育,就要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英雄人物和伟人的生活就是测量学生自身行为的最好的尺度。

作者:康琳高喆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二)

一、非理性对自我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

1.对自我教育的动力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自我教育是以人性善为基础的,尽管有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不善不恶论等,但是由于儒家的独尊地位,决定了人性善是最主要的认识。以此作为假定条件,自我教育完全是靠主体的自觉自悟,虽然这种自我教育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但是由于人性善这种假定具有单一性,它忽视了人性中的其他因素。而非理性主义则在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增加了情感、直觉、灵感、信仰、意欲和习惯等内容,使人的形象变得更加充实、饱满和鲜活,也为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源。

2.对理性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实际上,理性的发展和存在并不孤独,早在理性的种子生根发芽进而茁壮成长的同时,非理性的细胞就已经在酝酿当中了。如在西方哲学史上,带有神秘色彩的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灭说,柏拉图的回忆说,托马斯-阿奎那对“非理性信仰理性化”模式的论证等。此外,在被看成是将理性发展推到高峰的近代哲学家那里,非理性也绝非没有一席之地。如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其质的区别表现为单子具有不同程序的“知觉”和“欲望”,爱尔维修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即“肉体感受性”产生的。在中国哲学史上亦是如此,“就对‘理性’一词的使用来看,在中国哲学史中,大多运用于理、道、德、义、仁、知、心等概念之中,非理性则主要指不合乎上述概念的视听言动,特别是指‘人欲’。偏重于道德人伦范围,既有理性,又有非理性。历史上性善性恶之争,反映了人们对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由此可见,非理性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伴随着理性而发展的,只不过非理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直到在现代非理性主义那里才取得了应有的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教育是有限的,它不能代替也不可能掩盖教育客体的非理性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式”。他认为,由于外部事物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纷繁复杂,人们把握事物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的理性是不能完全把握客观世界的,还要靠一些非理性因素来保持同客观世界的联系。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理性教育也应该在实践中被提出并逐步加以应用。这样,有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协调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变得更加全面。

3.对自我的全面性认识

在自我教育中,自我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正确“认识你自己”是开展自我教育的必要前提。传统意义上的自我教育虽然也强调主体性,但并未形成能动的认识,这与当时人们的思维水平以及历史的局限性有关。而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完全能够充分地发挥人的主体优势,能动的全面的认识自己。非理性主义引导人们去关注过去长期被忽略的非理性因素,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人的精神主体进行全面性的认识。

(二)消极方面

1.对自我认识产生了偏差

非理性主义极大地发挥了人的主体性,引导人们去关注以往所忽视的方面,如意欲、激情、灵感等,这是对人的全面的纵深的认识,但是也激发了人负面的思维方式,如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导致一部分人对权力的向往,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支持;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使一部分陷入其中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厌学、孤独、恐惧等心理,更有甚者采取了暴力、轻生等极端的方式。非理性主义认为,理性的存在是不合乎情理的,因此要摈弃一切理性的东西,孰不知这种极端的思想,透露出了自身理论的致命的缺陷:从理性主义的极端走向了非理性主义的极端。从而使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仅限于意欲、激情、灵感这些字眼了。

2.在价值多元化条件下的无可适从

如前所述,非理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势必会对中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这个特殊的条件下,非理性主义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在社会经济方面,有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高额利润;偷税漏税等。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充斥着一部分文化暴发户,导致文化市场的无序状态。尤其是在新闻媒体方面,违背社会文化的精神,低俗新闻、有偿新闻等屡禁不止,并愈演愈烈。在社会政治生活上,恐怖主义,地方主义,官员们的以权谋私等都是非理性主义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使得一部分人不能明辨善恶美丑,导致其道德观、价值观的模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被弱化了。

二、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认识

(一)应拓展自我教育的视野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然自我与实然自我的矛盾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如前面所提到的,理性和非理性不能孤立地存在,也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使是枯燥无味的科学活动,也是感情和思想的一种净化。人们因而能够拥有最美妙、最高尚的乐趣;对艺术创造和思维的逻辑秩序之美的乐趣。”由此可见,人所从事的任何事情都是掺杂着非理性因素的。而自我教育实际上是“在主体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觉地教育方式”。这种主体意识一方面能够意识到自己对客体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以及能动的超越意识。另一个方面也能意识到主体自身的欲望、需要和兴趣等非理性因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一旦确立起主体意识,他就会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对教育客体要有全面的认识

这里的教育客体是相对于自我教育中的教育主体而言的。如果忽视对非理性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将会导致在自我教育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步伐不一致,有时甚至是相反的方向。而伴随着西方非理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我们必须直面人自身的非理性因素,从而对教育客体形成全面的认识。实际上,一部分有经验的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当中,形成了自己有益的方法,例如情感教育,它认识到情感在教育客体中的重要性,因此能充分地调动起教育客体的积极性。但是人的精神主体是较复杂的,需要多方位的去了解。除了情感之外,还包括直觉、灵感、信仰、意欲、习惯等非理性因素,这是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使自我教育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理性是通过逻辑推理所获取的一种意识,具有人化的内容,从历史尤其是哲学的发展来看,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理性最终被概念化、体系化,并外在于人本身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并非人的本质。但是它相对于非理性来说,是经过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所检验过的,也是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质,因此它更接近于人的本质;此外,从人类历史上来看,非理性和理性是相伴随而生的,只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理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非理性因素则居于从属地位,甚至一直以来被蒙蔽了。随着非理性主义的兴起,非理性因素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人们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中,取得了应有的地位。然而,由于非理性主义排斥理性的内容,很容易为那些沉迷于非理性因素的人所用,它的片面性和致命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要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他我教育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他我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自我只有从他教育的主体那里获取了理性的意识,才谈得上自我教育的展开。自我教育也离不开他教育的理性的指导,否则自我教育缺乏理性的动力,从而导致自我屈从于非理性因素。因此,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他我教育中教育主体的作用,将其理性与自我的非理性统一起来。

第二,自我教育内部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它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自我教育内部,一方面,完全囿于理性,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僵化、凝固,缺乏独立自主思考世界的能力,这显然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完全服从于非理性,为自己的本能以及欲望等加上堂而皇之的理由,这在生活中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实现自我教育内部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实现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的和谐发展,可以使自我教育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作者:薛丽丽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共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zwjylw/6393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