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范文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范文

时间:2022-06-27 03:22:17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途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灵魂的结晶。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无疑是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深切地感悟中华文化的神韵,从而继承并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时至今日,我国各族人们不论耕种、打猎、结婚、亲朋聚会等,都还保留有尽情地高歌,纵情地舞蹈的传统。例如:老人去世时,亲友为了表达哀思,会演唱“丧歌”;不少民族的女孩子出嫁时会演唱“出嫁歌”或“哭嫁歌”。从国风到汉、魏乐府,从唐代的“曲子词”到宋代的《月子弯弯》,从元曲到明、清以来的“小令”“时调”,直至近代的“学堂乐歌”都是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教材。它们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从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积微成著、意蕴深远的作用。

(二)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民族民间音乐在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突出民族民间音乐的地位,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讲述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并演唱(演奏)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意识到继承发扬民族民间艺术刻不容缓;通过对民歌民乐的赏析,可以让学生走向世外桃源般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百花园。

(三)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优秀的民歌能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与人为善、热爱劳动的社会美德;传承良好的生活习惯、宽以待人的传统美德;学习自然知识、了解自然规律、传播生产、生活知识;传播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弘扬惩恶扬善、精忠报国的精神;讴歌勤劳向上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乐观主义情操等等。

二、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着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与信息化的冲击、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娱乐、互联网等媒体为学生接触到多元化音乐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流行音乐元素充斥着中小学生的耳朵,使得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传承存在着脱节、“断流”现象。具体体现为:1.对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保护与继承意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形式以及港台、日本、韩国等地区的音乐作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中国,以致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校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有关人员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现代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喜爱程度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喜欢民族民间音乐的仅占11.7%。由此可见,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前路坎坷,我们的中小学生乃至个别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保护与继承意识。2.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有待提高郭声健教授在《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谈及:“艺术教师既是教育家,同时也是艺术家。他们具备一般教师难以具有的艺术家的各种素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理论基础知识,能较好地演唱一定数量的民族音乐并演奏几种民族乐器”,然而,走进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也很难准确地演唱、表现民间音乐。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将我们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中。3.音乐教材的资源有待丰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教材的内容上明确规定:“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当地民族民间音乐课时的数量上也加以保证:“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总量的80%-85%,其余的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虽然现行的音乐教材在极力的改变民族民间音乐教材匮乏的现状,然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以至于在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材始终缺乏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因而,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化。

(二)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可喜成就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01年推行实验稿以来,中小学音乐教学硕果累累。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民族音乐高度重视,初步建立起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的机构;制订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法规和文件,改变以往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引进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法等等。这一系列可喜的改革使得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更加普遍,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一)明确音乐教学理念,营造校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课程标准,站在高度的民族性和广泛的世界性上,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加以肯定,给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普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是指导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应当以学校音乐教育为基础,而学校音乐教育应以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承为基础。那么,中小学校作为组织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当义不容辞的担当起支持并实施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责任,鼓励老师教授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相关的音乐知识;鼓励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创设条件让学生接触淳朴、乡土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等。例如: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与广播站这两个宣传平台设置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知识的专题专栏,宣传、普及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定期邀请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家、表演家去学校做专题讲座或演出;开展“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等,全方位营造校园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文化氛围。

(二)建设一支能胜任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优秀音乐教师一支高质量的音乐师资队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在当下,音乐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的音乐老师都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多数音乐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与曲目,这样,要求他们教授并传承民间音乐显然是勉为其难。那么,我们怎么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端正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民间音乐认同感与责任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试想一下,一个音乐教师都不喜欢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那他怎么去让学生喜欢上民族民间音乐呢?所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瓶颈问题,教师应该从自身开始反省。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对民族对人民有着不可置否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热爱我们民族的音乐及其文化。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富有事业责任感,对所教的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支持民族音乐教育事业,欣赏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只有这样,音乐教师才能甘为人梯,孜孜不倦地传承民族民间音乐。2.一名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民族音乐基本功底,能够透彻地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等等。同时,还必须掌握基本的音乐表现技能,如演奏演唱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吹、拉、弹、唱、演、讲样样在行。一个能随机应变、富有表现力的老师,才是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合格传承者;音乐教师要能识别和发掘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本身(如旋法、调式等)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民族音乐有较强的理解与欣赏力,并能够将自己所理解到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3.抓好音乐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高校毕业的学生在上岗前普遍存在对就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的不了解或欠了解,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因此,在音乐教师走上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岗位之前以及在他们参与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之后,都应该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聘请相关的民族民间音乐专家对其进行讲座培训,做到边教边学,万无一失。

(三)优化民族民间音乐教材,着力于本土民族音乐开发中小学音乐教材是实施音乐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更是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音乐教材的选用方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为各地区音乐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指导方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所以,每个地区、学校都可以编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教材。音乐教师应该承担起编撰音乐教材的重任,并邀请所在市、县、乡镇各级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和民间艺人参与其中,提供当地本土音乐相关材料或录制由民间艺人表演的音频视频资料。

(四)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第二课堂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第二课堂,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实践更是有着深远意义。第二课堂的建立,可以在校内和校外展开:1.校内:建立校内民族民间音乐社团民乐团。中小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条件,组建形式不一的民族乐队。如,鼓号队、腰鼓队、民族管弦乐队等,并定期组织开展排练、演出等活动。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指导,帮助中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合唱队。小学生可以组织童声合唱团,并搜集简单的民族民间儿童音乐进行排练;中学生可以根据条件,在学校、年级甚至班级组成多种形式的男声合唱队、女声合唱队、男女混声合唱队等等。民舞团。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可以组成民族舞队,学跳简单的民族舞蹈。哪怕只是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也有积微成著的意义;中学生可以选出一个队长,队长在经由专业老师指导后,定期组织排练,负责教会其他同学一些民族民间舞蹈等。2.校外:积极参与当地民族民间艺术活动在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间活动或民间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龙舟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尤其是有不少民族不仅有歌唱的习惯,而且还有自己传统的歌唱节日,如彝族的歌节、壮族的歌圩、瑶族的耍堂歌等。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应该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参与民俗活动,切身体会地方传统习俗,感受地方风土人情,了解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形成历史、发展现状、表现特征、表现形式与内容等。

四、结语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几千年以来,造就了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它是我们的珍贵财富,更是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归属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在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民族民间音乐及其文化内容的教学落到实处,除了让中小学生身体力行、学校及政府部门在物质上给予支持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加强音乐教育者即教师的民族责任感和教育事业心。希望所有的音乐教师都能行动起来,为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实践教学贯彻实施而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刘瑞芝单位: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yyyslllw/6474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