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研究生教育中奖助体系构建探究范文

研究生教育中奖助体系构建探究范文

时间:2022-06-19 09:59:39

研究生教育中奖助体系构建探究

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自此以后,研究生奖助体系经历了多次转变。1978-1993年,国家实行单一的助学金模式,研究生学习阶段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且还有一定的补助。从1993年开始,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又分成了计划内非定向、非定向、委培和自筹四类,其中委培和自筹培养不再由国家财政进行承担。从2013年开始,国家根据形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旨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质量保障。由是观之,奖助体系、教育投入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与方向。

一、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复旦大学于2007年加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以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为核心,改革选拔机制,优化培养过程,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资助制度,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北京大学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研究生工作,构建了以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岗位为基础,以助教岗位和专项助奖学金为补充,以调控招生计划为特点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南京农业大学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人为本,以全覆盖为基础,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条件;以高额度为手段,激励研究生奋勇争先;奖助体系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亦积极探索实践,构建了奖助分离、校内外资源统筹规划使用、分层分类动态资助学生的特色体系。

二、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供需矛盾突出2013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研究生的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机制,构建多元长效的研究生机制。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日趋增加以及研究生科研及研究成本的提高,政府对研究生的经费投入较为有限,不少高校在满足不断扩大的研究生费用需求时时常力不从心,难以支撑,经费供需矛盾突出。

(二)不同学科奖助体系差异明显不少高校程度不同的存在偏重理工类,而轻视人文社科类的现象。理工类学生参加科研比赛或者相关竞赛项目所得奖品奖金明显高于文科类学生。同时,理工科学生的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相对容易,可申请的额度也相对更高,而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有关科研项目申请相对困难,所申请的项目经费额度通常也较低。尽管个中因素复杂,但轻文重礼的观念客观上也助推了学科奖助体系的不平衡。

(三)筹资渠道单一受诸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部分培养单位筹资水平一般,汲取社会资金能力较弱,致使奖助经费来源单一,基本依赖于政府投入,奖助金数量有限,即便有时有部分社会资金加入,也难以持续。受教育者尤其是低等奖助金获得者、无法获得奖助金的学生,迫于生活而无法安心读书和开展科研,自然难以学业有成,遑论实现国家所开展的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

(四)奖助覆盖对象有限奖助覆盖对象存在缺陷,其中缺乏针对延期学业学生的奖助。为了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按时毕业,培养单位通常都设有一定的学年限制。而作为学历获取难度最高的博生研究生,其研究工作通常较为复杂和具有较高挑战性。部分博士研究生需要超过所规定的学年限制延期才能完成研究任务。而培养单位对超出年限后的学习生活往往不再予以提供相应的奖助支持。这无形给这部分群体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从而容易诱导博士候选人开展难度较低的研究工作。

三、对研究生奖助体系构建的建议和思考

(一)经费来源多元化,稳步提高研究生待遇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在国家统筹拨款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各种支持,吸纳企业的资金资助,鼓励优秀校友对母校的捐助与支持,稳步提高研究生待遇。对于家庭贫困学生可开通“绿色通道”,为其提供助研、助岗、助教等工作与机会,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学业需求。条件成熟,则可对延期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一定的资助,确保使其安心学习与研究,敦促其尽快完成毕业要求。

(二)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奖励激励机制奖励激励机制是激发研究生学习热情和科研潜力的重要措施。结合时代变化,充分考虑当前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成长需求,积极加强奖助体系的相关宣传;改革奖助考核方式,完善奖助评价体系,强化奖助评审的监督,规范奖助体系管理;优化奖励激励机制,寻求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结果奖励与过程激励、外界奖励轻与自我激励之间的平衡。

(三)不同门类与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引导管理者、研究人员转变“重理工,轻人文”的思想观念,消除学科偏见与歧视。积极采取措施,打造不同学科之间定期交流平台,创新不同学科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减少不同门类、学科之间的差距,促进不同门类、学科协同推进,共同发展。同时尽量缩减人文社科类的项目申请限制,适当增加其经费申请额度。

参考文献:

[1]程翠玉.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33-36.

[2]史耀媛,卢毅.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3):54-58.

[4]刘明利,杨虎,张林,周婧.论奖助工作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调控功能——以北京大学研究生奖助工作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

[5]罗英华.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励作用——以复旦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16-19.

作者:聂清华

被举报文档标题:研究生教育中奖助体系构建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yjsjylw/71532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