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语文中学生主体性的探讨范文

小学语文中学生主体性的探讨范文

时间:2022-04-01 10:07:19

小学语文中学生主体性的探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下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适时转变观念,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前提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从主角的位置变为配角,想方设法促进学生的发展,给学生创造当主角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不是要学生来适应自己,而是寻找适合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让“教”服务于“学”。多研究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有些教师认为,好学生就应该是听话的学生,对课堂上那些积极发言,甚至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的学生动辄呵斥,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当课堂的主人。教师如果不转变观念,任何好的方法也将成为一种装饰,一种摆设,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基础。我们的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放不下姿态,以知识的权威自居,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甚至训斥责备,或进行有意无意的嘲讽。在这样的课堂中,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是绝对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怎样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第一,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配当教师。在教学中,教师不但应关心好学生,更应鼓励中差生,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怀、期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循循善诱,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第二,教师把身心投入教学中,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情绪具有感染性。教师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会产生伤心、不满、痛苦等情绪,若带入课堂,将严重干扰课堂教学,不利于民主气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善于遗忘,在学生而前学会压抑不良情感,以便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与学生分享成功的愉悦。第三,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要让学生感觉到面前的教师不但是似道授业的师长,还是可以亲近,可以交心的朋友。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答错了,善意地、友好地指出,答对了,为学生的成功而高兴。在教学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强求结果的一致性,追求结果的合理性,是语文教学民主的具体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才能真正做到快乐学习。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毫无兴趣,又怎么能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呢?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有了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就会更专注,注意力会更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感觉比较敏锐,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都会得到大幅的提高,当然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主体性自然就得到落实了。

四、下列几种语文教学形式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证

1.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语文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和空间;教师的精讲是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的奖励的实施是为活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的小组里进行讨论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彼此割裂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全面的落实,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广为推广的重要方法。

2.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读现在的语文课,教师的讲课占了一节课的绝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实际的课堂效果却并不好。尤其是上公开课时,往往经过多次的“排练”,把好好的一堂教学课上成了“表演课”,成了教师个人的表演或者是教师与部分尖子生之间的表演,严重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阅读,读中品味,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点知识,并不一定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自己领会了。因此,语文教学上要充分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阅读,比如学生多读齐读,自由诵读,重点句和段品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在阅读中获取情感体验,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味”。

3.让学生多思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理解,实际上并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因而,语文教学为让学生主体落到实处,许多时间可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生自己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得出的答案,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印象深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在学生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列出重要的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对照题目进行阅读,自学后练习思考,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4.让学生多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说,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途径。说是锻炼学生思维条理性的重要手段。学了课文,让学生说出自己学习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课文,可让学生复述,作出结果预测。如《爱之链》《三袋麦子》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得到升华,初步尝试成功的愉悦。既加深了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人理解,又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让学生多评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丰富的积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中,电视、网络、大人们的交谈、同学间的交流,无一不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良好条件。小学生已具备了判断是非的初步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调动旧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一个学生评说,其他的学生在积极思考,认真听,看哪些未评到,哪些评错了,与自己的评价有何差别,老师最后肯定了什么,极大地、全面地调动了每个人的思维,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学习的主人,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将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栋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三灶中心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小学语文中学生主体性的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xywlw/69006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