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2-12-05 10:09:5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当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团体、群体或个人看做是其文化遗产的表演、实践、知识体系及相关实物、工具与文化场所等的统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指的是借助学校的标准化教育方法来对传承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制定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学校教育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教育整合,是当下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1.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传知识的影响范围,使其适应当下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有效教学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来对更多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教育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的特点,通过终身、代际发展的教育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人们长期的注意,实现传承的更好效果。除此之外,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利于减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负担,在学校教育当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能够有效地减少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

2.学校教育的成熟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创造了平台作为一种由专业人员承担并在专门机构中进行组织严密、目的明确、系统完善且具有很强计划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为主要目标,具有促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关键功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逐步的成熟与完善。学校教育的内容涉及了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其自然科学中对自然的各种文化空间分布的研究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重要内容,使学校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良好平台。我校根据自编的楹联校本教材通过每周一节《地方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来让小学生了解地方知识,并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对课程做出了逐步的完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与教育环境。

3.学校教育的本土化适应了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中一些乡土知识等内容迎合了同样具有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导致人们对于自身所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一方面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促使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另一方面语言差异等因素阻碍了异地人群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研究。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区域条件编制出了本土化的教材,适应了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差异性的需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教育整合的有效途径

1.教育知识的有效整合小学校本课程中涉及地域知识方面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形成地域环境的相关人文、自然机制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也对传承者掌握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环境机制与理解、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要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区域性的特点,受到时间与地域条件、传承人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传承教育时必须遵循因地施教的原则来实现其更好的传承。在小学教育中一些区域知识的内容可以同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开发小学教材时可以将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教材中来进行教育。我校位于中国文化部命名的楹联之乡———九龙镇上,其得天独厚的楹联文化丰富了我校的办学文化和品质,目前我们自己编写了楹联校本教材用于本校自身楹联文化的教学和传承,同时,也完成了一个市级课题———小学开展楹联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已经顺利结题。2015年6月26日,我校被九龙镇命名为楹联文化传承实验基地校,同时,九龙镇正在对楹联文化项目向国家申遗办公室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校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楹联文化教育,积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楹联文化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来促进楹联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2.教育方法的有机整合一方面,丰富的活动实践是促进学生加深课本知识理解与记忆的有效手段,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课外活动往往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小学教育者可立足于本土化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小学教育者可以在自编教材中融入更多的景观图片元素,或者在课堂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片、视频的展示,从而在教育中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传承。除此之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手段,项目性、问题式等研究型学习要求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后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可以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为重点收集对象,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丰富小学教育的内容。例如,我校结合地域文化优势,以楹联教育为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收集了众多楹联文化来作为重要教学资源,从而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传承楹联文化。在收集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知识进行研究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分析与思考课堂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间的联系中做出文化创新。例如,在对楹联文化进行问题式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楹联文化具有哪些贡献?”等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资料进行自主研究,在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域情感。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学科平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与价值,二者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社会以及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校有在职在编教师77人,在校学生1381人,27个教学班,是一个中型小学,预计下学期有29个教学班,1500人左右,基本成长为一所大型小学,学生规模的扩大给我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有机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将以楹联教育为特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抓住机遇,修炼内功,做精做强,提升学校办学、育人水平与档次,走精品化教育路线,在教育中整合楹联文化教育,从而丰富学生知识,促进楹联文化的传承,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陈卿历 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小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传承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xjylw/68329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