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理学视角下普爱人格的塑造范文

心理学视角下普爱人格的塑造范文

时间:2022-06-09 10:23:14

心理学视角下普爱人格的塑造

所谓“普爱”,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泛指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其核心是行为利他性。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呈式,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心理倾向与个体行为倾向两方面。具体地说,从心理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共情、善良、宽容与悲悯之心。从行为倾向上看,“普爱人格”表现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普爱人格”是对冷漠人格的根本否定,意味着人们要学会普爱生命,爱人惜物,要用真爱普洒人文的光辉。“普爱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在生命历程中将仁爱传播到普天之下,实现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依据

笔者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特质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有着广泛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依据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爱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抑制人的成长,“爱的需要受到挫折,是心理失调的主要原因,爱就像盐或维生素一样不可缺少”[1]。可见,受教育者的“普爱人格”是他们寻求自我发展,实现“高峰体验”的内驱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代表罗杰斯是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他主张在治疗中对问题儿童实施“积极关注”,强调协调与坦诚,为患者创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并对患者无条件给予关怀,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笔者认为罗杰斯所说的“积极关注”,目的在于让他们减少或避免迷茫,修复爱心人格,其实质是“以爱育爱”。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爱的力量是人固有的生本能,他指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和爱。”[2]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阿德勒认为,人有博爱、合作与利他的精神,“忽视”儿童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长大以后就会冷漠、猜疑他人,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失去爱心人格。德国心理学家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冷漠、偏爱会导致儿童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神经症。当代精神分析的权威弗罗姆认为,健康人格是有“生产倾向性的人”,这种人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相似,都能够发挥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这种人格需要重视爱的力量,他指出,“成熟的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

“普爱人格”的行为特征是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尽管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证明了利他行为是人类天生的倾向。但是,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证明了一切人格都是行为的总和,是习惯的产物,强调教养和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按照华生的理论,“普爱人格”不会自发形成,需在教养下方可习得,这就离不开环境濡染和榜样示范。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习新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强化,强化是学习利他行为的基本途径。霍曼斯认为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人们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3]。用霍曼斯的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是“交换”使然,这吻合“爱人者,人恒爱之”的中国式理解。其实,形成任何人格都需要人际互动。互动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是强化的过程。

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价值

人格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它体现着教育者对学生成长环境的判断,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普爱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近社会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社会的人际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拉近社会人际心理的距离社会人际现状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很多媒体聚焦了这件事,并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与尖锐的批评,给受众造成这样的印象:18路人的素质很低,千错万错都错在路人。笔者却不以为然,反倒认为一些媒体记者缺乏起码的社会学认知,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就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强调要从整体的有机性来研究社会行为。研究社会事实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能孤立看待,而应该从这些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关联中去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冷漠,是社会冷漠的反映。18路人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冷漠的社会关系铸就了他们缺乏爱心与德行的生活范式。2011年9月22日,《人民日报》一则醒目标题令人深思: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性冷漠随处可见。如何消除社会关系的冷漠?作为教育者,笔者的反思是:当践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普爱”精神,即塑造学生的“普爱人格”。

(二)完善人格心理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由目前学生的人格现状所决定的,有利于促使学校与教育者的觉醒人格对人生发展作用巨大,一种人格,一种人生。爱心人格的缺失,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埋下多灾多难的种子。长期以来,一线教育者总是不断发现,爱心缺失已经是较为常见的校园现象,有的学生已经因为人格局限,给自己、家庭或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痛定思痛,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爱心缺失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同样是诸多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爱的教育的缺失和教育爱的失真,是导致学生人格趋向冷漠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急剧的转型中,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向市场,分配格局由一种变为多种,社会思潮也由一元变为多元,这些变化严重地侵蚀着教育机体,使学校教育逐渐表现出“异化”倾向: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一些教师对部分优生的偏爱倾向,无不压制着弱势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个别教师淡漠了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生硬甚至体罚;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育越来越趋于急功近利,对学生达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学生淹没在书山题海中,厌恶学习以及痛恨教师的现象常有发生……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学校教育早已游离于教育原点,异化为非教育性质的活动,剥夺了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心理的诸多时空条件,因此,学校与教育者必须尽快觉醒起来,努力塑造学生“普爱人格”。

(三)纠偏目标认知价值:塑造“普爱人格”是促进个性人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取向目标是行为的方向。培养目标是教育的依据和归属。培养目标历来要受政治影响。马克思曾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因此,任何教育者都无法摆脱一定政治思想与环境。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本位论,就是从国家本位出发,认为培养目标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与国家本位论相对应的是个人本位论,认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与发展。其实,培养目标具有二重性,既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人格得到完善和发展,也是为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正如一首校园歌曲所唱:“人格需高尚,身体需健康,学问需丰富,精神需欢畅!努力建设,读书向上,发扬我国光”,就是强调受教育者个体人格的高尚,精神的欢畅,都应以国家与社会责任的担当为目标,反之,社会责任的担当,必须以个性人完美的社会人格作为前提。特级教师李宏伟倡导培养“有民族根的世界公民”[5],认为每一位学子拥有完善的爱心人格,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实现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其实是把“爱”元素作为民族人格的核心,作为“世界公民”的基本素养,是拓展学校德育生态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把培养目标的二重性统一起来。在全球化与民本的时代,塑造“普爱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家办学的应然追求。

塑造“普爱人格”的心理学路径

社会心理学启发我们,人格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形成的。社会人格的塑造,既是个性化的过程,又是社会化的过程。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各行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古语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为此,执政党要坚持科学执政,运用从众、暗示等心理学机制引领社会成员的爱心品质,中国的事情要办好,“关键在于党”。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依法行政中打造有爱心的政府。这样,党和政府的温暖就容易辐射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爱心行动的“普爱氛围”。作为教育者,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6],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并从三方面努力:

(一)普及爱的认知

人格认知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条件,是形成人格的先导,起着理智地选择心理信息的作用。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需要教育者以爱为魂,通过真的追求,善的弘扬,美的熏陶,在学生中普及爱的认知。现实可行的途径有:1.利用校园传媒。校刊、板报、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班主任博客等,是普及人格认知的重要渠道,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文化的作用,依托这些校园传媒而形成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把“爱”打造为校园里人所共知的文化符号。2.进行移情训练。具体方法有:利用校园文学、歌剧展演、艺术体操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某些情境下角色的心理感受,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的“爱”元素,倾心把“爱”内化为“人”的标识,成为引领人发展的“精神火炬”。3.实施价值引导。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用共同价值观领导个体价值观,将共同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体现于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中,着力把“爱”培育为校园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

(二)普洒爱的温暖

师爱是教师自觉的爱,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爱,是把科学精神用于职业岗位的爱,对学生有示范作用。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需要教育者普洒爱的温暖,以爱育爱:1.理解包容学生差异性。爱是理解,情是包容。教育者的博大胸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包容差异体现的。学生的差异性就是学生的个性、独特性。差异性作为学生的存在方式,要求教育者必须理解包容,既遵循“众生平等”,又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牢固树立个性化教学观。2.真诚坦荡与学生交往。教育者要不带职业面具,不用例行公事的态度,而以“真正的我”投身于日常工作。这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从而坦白表露自己的过错、失败与软弱,甚至隐私。教育者的真诚坦荡体现于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之中。3.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育者要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具有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被“爱”的需求。教师要重视借助学生的言谈举止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学生。4.积极关注学生闪光点。教育者对学生言行的积极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形成“爱”的社会情感。为此,教育者应立足于客观实际,立足于给人以希望,与学生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弘普爱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个体参与社会行为的结果,“普爱人格”是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反复强化的结果。因此,塑造“普爱人格”,除了需要教育者自身参与爱心行动做榜样以外,还需要教育者大力弘普爱的行为,可行的途径有:1.提供参与机会。比如,利用每年“12.4”普法宣传日,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能力;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给鳏寡孤独者送去爱心。2.建立利他机制。在教育管理中实施以优带劣,对学习困难同学实施救助,帮助学困同学走出困境,从机制上对学生中的利他行为进行考核,作为期末评优的必要条件。学生一旦出现自发的利他行为,教育者要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强化目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人物评选、表彰爱心人士等外部激励措施来有效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3.搞活社团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切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在社团中表现合作、谦让、共享等利他行为,帮助他们减少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让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本文作者:武兴华单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心理学视角下普爱人格的塑造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xlxgslw/6204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