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课改化学创新教法范文

新课改化学创新教法范文

新课改化学创新教法

一、传统教学思想的解放,新教学理念的树立。

旧的教材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广大教师以前的教学思想也随之显示出劣势,这就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阅读了新的化学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有四大新的特点:一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与人文性。课本中多次出现了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海水淡化工厂、检测尿糖用的试纸、煤气灶火焰、壮观的烟花、微机与手机芯片、三峡大坝、火箭升空、光纤、记忆合金等;体现人文性的如:危险化学品标志、沙里淘金原理、“白马非马”论、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司母戊鼎、各种矿物、人面鱼纹条陶、万里长城、网络搜索、英汉对照等等,这些让学生能在耳濡目染中无形的潜移默化。二是突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一主题。作为21世纪中国公民所必备的化学知识的部分,整个教材是将原来高中三册化学课本里的部分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显得贴切而自然,但其要求不高,与后续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如(必修1)中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介绍的一些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相关的知识等是贯穿于整个化学学科的一条主线,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后续课程中会加深与巩固的,不求一步到位。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基本原理上揭示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角度而引入分散系,胶体(以前高三内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后面两章介绍的几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等,均是取材于实际的,与生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易于入手,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对于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不做过多的阐述……这些都是留有余地的,兼顾各类学生,是学生毕业与继续深造所必需的。三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征,教科书采用精美的彩色印刷,采用了大量的实物、实况彩图,让学生从视觉上欣赏与陶冶。精选、多编排实验[全书共计25个实验(不包括探究、实践活动等),且没有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之分],让学生能够多动手,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实验科学!无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它还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有着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另外,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本书的衔接与过渡自然(以粗盐提纯为起点,引发开去),习题少而精,简约而不简单,多为灵活开放型试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些也足可以体现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再者,课本中增设诸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实践活动”、“资料卡片”、“科学话史”等人性化的栏目。四是更好地与初中和大学的学习接轨。以往高中化学中的较难的理论知识总是夹在新元素物质学习中进行的,而新的教材把这些难的内容分成有机、电化学、物质结构等几个模块让高年级的学生选修,这无疑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注重了知识的阶梯层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许多刚接收了新教材教学的老师都反映一个特点:新教材内容多而杂,显得丰富而不精练,教学过程中很茫然。这其实是错误的,新教材编写的内容明显不同于以前,教学设计和方法应该重新建立,所以从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实在必行!

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建立在正确认识《教学大纲》上,考虑学生学习的实情,如化学必修的两本教材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物质、易懂的化学原理、简单的实验操作等,这就需要学生多参与,积极地学习。如:第一章是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多实践操作,而不应该老在教室里讲理论,许多化学基本仪器需要学生去认识,会用——会看——会想,就达到了要求。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化学新课标,理解其实质!并多参加各种新课改的研讨会议,多与其他教师讨论、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灵活处理,体现教师的个性与风格),从而树立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加强人文教育,增加化学教学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具有持久性;

3、渗透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

4、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二、创新型教学设计和教学构型的建立。

教师怎样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脱离传统教学方法而逐步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呢?首先,教师要有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前上课,教师为学术权威,现在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少,学生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多,教师的人格权威也就会越来越大。二是教学行为的转变: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备课上,充分拓展教材资源。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抓紧课堂45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在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并非重要,但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有了这两大转变的教师就能获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也做到了彻底地从传统型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新的创新教学方法其实确立在“授人以鱼而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上。概括起来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意识;

3、结合实际,通过实验事实总结出真理;

4、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型教学设计和教学构型更加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解放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有更自由、强大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教师也应从这点上出发去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

三、创新型教学课堂的实施。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实施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成果。怎样去开展创新型课堂教学呢?“化学新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情景的假设,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通用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化学问题情景:

某中学组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我市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千米内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

1.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为0.0064%;

2.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

3.了解到热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试分析鱼类几乎绝迹的原因?

设置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是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一次提高。创设“化学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容易把知识激活,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会产生新的探究需要。

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讲授,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讨论是要有精练的课堂讲授,这是创新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防止学生走入知识的误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必要理论知识的传授。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讨论交流的前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把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要防止学生从课堂中脱轨,良好的课堂讨论交流的气氛能让学生真正地专心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假设。同时,最好让学生代表参与关键的化学课堂实验。

化学教师要突出课堂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最具有说服力,多让学生做—看—想,探索性实验有很多明显的优越性。(一)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二)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还能从中达到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要求。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而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解题,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就必须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到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首先,要结合旧习题,与新教材进行整合,拓展新题型。新教材的习题更注重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为此,我们要多研究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分析其命题目的、命题特点、题目难度等,然后整合旧教材中的有关习题,编写新教材题型的变式练习。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习题。习题的设计应从课程标准和学生两方面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其有针对性。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既不拔高,又不降低,设计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学生情绪,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习题讲解要注重过程分析,注重方法的培养和规律的总结。讲解时,要讲活讲透,不要就题论题,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一题多解的灵活,是学生思维的发散源,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多层次的认识问题,多种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多题一解的归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综合性。

四、创新型教学法的巩固与拓展。

创性型教学法能适应新课改和新时代的要求,但是其实施也受到许多地异性的因素:如许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许多实践活动不能有利的开展,许多基础或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往往跟不上而导致学以茫然,所以创新型教学法也因实际而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环境中去灵活掌握,而不是千篇一律。创新型教学法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学的有味,教师上的轻松,值得推广与拓展。但也需要不断的巩固,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光从实践、实验、交流中提高,而要求教师能辅导学生都去解决各种考题。在指导中多跟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哪个信息是有什么作用?这道题有什么样的创新之处?有什么样的创新方法?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多巩固和实践的。

总之,高中新课改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新教材的实施,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切实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探究创新,不断的交流总结并且及时地把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这样教学的新理念才会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的生命力才会逐步壮大并最终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