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舞蹈课程革新分析范文

高校舞蹈课程革新分析范文

时间:2022-11-03 05:16:02

高校舞蹈课程革新分析

作者:郑好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我省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师队伍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为我省舞蹈文化事业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高校教学研究型办学定位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相比,舞蹈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针对我省高校舞蹈专业办学十余年所取得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长期以来,我们的舞蹈教育一味地强调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却忽视了文化基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的舞蹈教育家李正一认为:“任何偏执的、狭隘的观念都将直接影响我们舞蹈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一定要从过去单一的、过分强调技术而忽略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误区中走出来。”

在我省舞蹈教育体系中已开设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这三个专业,从名称上看,舞蹈表演应该是培养从事舞蹈表演方面的人才,舞蹈学的培养目标是以从事舞蹈教育教学的人才为主,而舞蹈编导则主要是培养舞蹈编创方面的人才。因此,这三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既然定位不同,课程设置也应该有所差别。但经过笔者对我省高校舞蹈专业的了解后就会发现,所有高校的舞蹈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差别,我们设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效果并不一致。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我们的学生几乎是清一色地模仿能力大大提高,舞蹈风格把握到位,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但是令人尴尬的是,搞编导的学生不会编导只会模仿,学教育的学生在真正从学生转型为教师的时候由于文化素养、理论能力的局限往往表达能力不到位,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表演的学生很多貌似都能完整流畅地完成一些剧目,但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对动作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文化心理的挖掘力度不足。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流畅娴熟的动作过程中,缺乏对作品的深入了解而难以打动人心!根据目前我省舞蹈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表演专业不像表演专业,教育专业也不像教育专业,编导专业缺乏编创能力的现状,我们高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打破长期以来照搬专业舞蹈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根据自身情况及时修正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自高校舞蹈专业的侧重点补充舞台实践课、舞蹈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和舞蹈编创课程等,删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与时展不符合、学习内容不能紧密和社会衔接的陈旧课程等措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和我们的教学目标、社会需求相一致,使学生真正成为全方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二、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竞争的加剧等趋势越来越显著,在当今社会,人们愈加重视教育对个人、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提出了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新形势下探讨我省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着重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1.教学性质与教学目标的界定是人才培养的先导

作为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的基地——高校,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我国“早期专业型”的舞蹈教育体制,我们的舞蹈教育在学养上有先天不足:即使在目前舞蹈教育的本科教育中,技法纯熟而学养不深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舞蹈专业院校,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跳舞,更需要培养学生研究舞蹈背后的文化。舞蹈当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艺术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化,舞蹈应当表达人的生活、生命的体验与认知,这才是舞蹈的价值体现。由此可见,深入关注舞蹈中折射出的独特的文化信息和情绪情感是多么的重要。近年来,全国性舞蹈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几乎全是全国各地精选的原创剧目,这就告诉了我们模仿、照搬已经行不通了,要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力更持久,就必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提炼出艺术的精华。因此,我们的学生目前普遍缺乏编创意识,而编创意识的培养需要舞者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需要舞者主动学习有关于不同的舞蹈,各种门类的艺术,甚至是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信息。3同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打破长久以来舞蹈教育界教师机械传授舞蹈动作语汇,单一注重学生模仿能力的教学传统和习惯,是我省舞蹈教育界的一个艰巨而崭新的课题。

2.课程设置紧跟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因此,课程体系改革不仅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也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的核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高素质、善创新、广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之外,一些辅助舞蹈教学的其他相关课程如本土民间舞课程、田野采风课程的设置对当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也具有重大意义。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把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开设了福建民间舞的课程,还增设了民间舞采风课程。该校组织学生前往闽南地区、莆田湄洲岛和宁德地区进行民间舞蹈采风,在活动实施阶段,通过对民间舞蹈动作、队形、服饰、音乐的收集,采访各民间艺人,了解舞蹈和当地民族的文化关系以及对采风的信息处理等,不仅有益于学生对课堂上福建民间舞所学的动作技能的消化理解和风格的掌握,更能极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种田野采风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把握当地民间舞的特色风貌,为学生走向社会彩排、编创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舞蹈打下了坚定深厚的基础。我们河南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艺术特点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古代音乐舞蹈文化的现代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是中国舞蹈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河南民间舞蹈不仅种类丰富多样,在艺术特点上融汇南北,而且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我们可以针对信阳固始地区的《固始花挑》,南阳的《九莲灯》等河南民间舞蹈文化,给学生开设民间舞蹈采风课,让学生在对本土民间舞蹈挖掘整理的过程中体会我省地方舞蹈形态,舞蹈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也是需要所有舞蹈艺术工作者共同努力的重大课题。

3.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无论何时,学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教师队伍的竞争。舞蹈界中教学方法、表演深度、理论研究、文艺评论等方面人才梯队的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着舞蹈学科的深层次发展。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舞蹈教师,知识面比较狭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新时代、新需求面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不仅是专业舞蹈院校,目前综合类高校舞蹈教师也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的状态,提高舞蹈专业教师的学历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当然,提高了教师的学历不等于提高了其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关键是通过继续学习,在学历提高的同时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新的理论知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所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重构知识结构。如是,舞蹈教育的学者化、舞蹈人才培养的艺术家化的问题便首当其冲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结语

长期以来,舞蹈学科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到文艺评论,还是从表演深度到教学方法,都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严重影响着舞蹈人才的文化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培养造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我省的专业舞蹈教育既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又要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同时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舞蹈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更新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省舞蹈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舞蹈课程革新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wdyslllw/6121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