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命教育视角下体育教育探讨范文

生命教育视角下体育教育探讨范文

时间:2022-05-19 11:03:17

生命教育视角下体育教育探讨

摘要:

为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之中,技术理性遮蔽下导致生命教育缺失之现状,该文运用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生命教育的视角下,针对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契合点进行了讨论,为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体现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生命;教育;体育教育;契合

生命教育的概念始于西方国家,20世纪末从我国台湾传入大陆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热议和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将人的生命视为教育主体,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下,唯一以人的身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就是体育教育。文章从生命教育及体育教育的内涵出发,对于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契合性进行探讨,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为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体现提供理论支撑。当下,体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尴尬地位,无论是师资还是场地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问题。然而,对体育教学现实进行一系列考察,其体育教育的深层问题在于体育人或者说社会对生命本身的认知态度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现实效果。故此,对体育教学教育的生命化认识的侧重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被动态地、不断发展地赋予不同的内涵。古希腊学者认为体育之于生命,形同于血液之于躯体。运动于生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应包含4个层次:生命意识的建立、生存技能的提升、社会化生命的塑造、精神生命的达成。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包括3种内涵:一是教育要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主体性;二是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三是教育要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的生命品格[1]。我国台湾学者孙效智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2]。当下,生命不仅是学科上对人作为生物体表现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复合现象的定义,还应包括人面对生命或人生时所表现出的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个性心理方面的内容,即具有身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才能构成生命的完整性。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是一种倡导保护生命尊严、肯定生命价值、关注生命完整并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在联系

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教育渐渐趋于为赚钱谋生做准备的地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抗压能力差、人格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显现日益凸显,催生出对教育的最终目的的拷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强调作为生命载体的“人”及人的全面发展,生命成为教育起点同时也成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当前教育框架下,以人的身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只有体育教育。而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塑造发展健康的身心,还是从增强个体与集体的融合与协调等方面,都与生命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点。那么,在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关系上,可以理解为生命教育为体育教育的主题,体育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体现。

3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

体育教育中要真正体现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期待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最终走向感悟生命历程、培养精神意志、提升生命质量,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3.1遵从生命的生成性,凸现教学的体验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人从一个只会啼哭、脆弱、毫无生存能力的个体逐渐变为沟通自如、融入社会、身体强壮的个体,从懵懂无知到聪明睿智,人的生命是一个逐渐显现生命意义、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这种动态生成性意味着在对生命意义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不确定性及面向未来的可能性。生命化体育教育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身体锻炼,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对身体变化的直接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生命的理解,逐步建立生命意识,教导其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教育者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以对生命的敬惜之心,注重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动态地、整体地来把握学生的生命历程,把尽可能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文化的东西,从生命的实际需要出发纳入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有意识地关注学生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的生命体验,使体育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3.2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构建自由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每个生命个体的形成,是个人的遗传素质与具体时空中的人生社会体验的整合所产生的涌现。不仅个体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自身也是由多层次的生命构成的生态系统。”[3]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构成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体质、运动特点、性格、需要及兴趣、特长等都各具特点,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独特性,承认每一个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与理解的差异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生命独特性的需求,让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自我生命的确认感及生命力量绽放的愉悦感,从而拓展体育课堂的生命空间。只有在这种自由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们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使其身体及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向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3.3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实现生理生命到精神生命的超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任何对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方方面面保持着动态的联系。学生的生命是完整的,是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的。体育教育需要关注对学生社会化生命的塑造,直到精神生命的达成。体育课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培养顽强意志外,运用各种团队运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激发学生作为团队乃至社会一份子的责任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生理生命到精神生命超越性的激发,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身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全面协调发展。

4结语

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高度契合,使通过体育教育的课程载体来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应为可行之选。生命化体育教育遵从生命的生成性,凸现教学的体验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构建自由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实现生理生命到精神生命的超越,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中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体味生命、享受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将教育的意义落到了实处。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体能的提升与体育技术的提高,更加要关注体育教学对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关注,合理处理生存与发展,使体育课程服从于学生个体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16(4):19-21.

[2]肖敬.浅谈生命教育读本[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倪胜利.大德曰生——教育世界的生命原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科学,2007(11).

[5]马卫平.体育与人——学校体育的文化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白晓光 单位:赤峰市红山区第十一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命教育视角下体育教育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tyjylw/69378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