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职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范文

中职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范文

中职体育教学健康教育

[摘要]中职体育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终身健身为方向,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中职体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

“健康是1,事业、财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组成10、100等N种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人类与社会的和谐旋律”。6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主席发表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55周年“首届健康健美长寿促进大会”上著名免疫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如此表述。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一线工作的产业技术工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突出健康教育,以满足今后繁重工作的需要。

一、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因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重智育、轻体育,学生课业任务重,缺少休息和锻炼时间;另一方面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只有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淡化以“竞技体育”为中心,过于强调运动技术规范化,而忽视人的身心与行为对健康影响的片面倾向。也只有确立这种指导思想,才能重视人类追求和体验文化的价值取向,即重视它在竞争、友谊、合作、意志与精神方面的价值以及协调能力,发展与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使之可能继续挖掘人类赖以生存的原始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对教材、教法进行改革

要打破以往偏重竞技体育项目的传统格局,充分利用体育多功能的特征与健康多元化内涵的一致性,使体育与相关的健康内容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健身特长,删减部分竞技性强,延续性差的项目,多补充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舞蹈、健身、健美等项目,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结合起来,协调同步发展;突出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知识、锻炼方法的学习;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专业和工作需要选择教材;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健身能力、健身知识的培养。总之,教材内容的制定应与时俱进。

三、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

体育科学揭示,体质是一种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状态和特征。遗传决定于个体差异,体育教学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而不可一刀切。因为体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观赏能力,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平时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就是成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以适当的机会,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发展。

四、积极推广快乐体育教育

快乐体育就是通过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推行的三选择(学生可自由选择运动项目、上课时间、任课教师)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快乐体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推广快乐体育后,要以小型多样、游戏性强的项目代替一些技能性强、追求成绩的项目。学校运动会也应进行相应改革,增加跳绳、拔河等项目,或棋类、桥牌等小型比赛,以增加娱乐性与参与性。

五、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现代生活普遍使人感到压力增大,我国近半数人有明显或潜在的心理疾病,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近年来大中专学生、甚至中学生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问题。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导致一些学生精神崩溃,厌学、厌生不断发生。因此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成为体育的当务之急。因为体育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学生在参与中不必用语言即可进行交流,亦可找到兴趣相投的知音。体育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潜意识的冲动,提高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满足人与人交往的需要,磨炼人的意志,重塑人的性格。因此,体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独特作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照顾问题学生,多关心,少批评,及时鼓励,使其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逐步树立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进行暗示。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气氛,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清除恐惧感和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增进心理健康。

六、向学生灌输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求知欲强,生命力旺盛,正处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生活意识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体育健康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身心的舒坦,观看体育比赛或表演,享受视听的愉悦,这是一种可促进人在竞争中求进取,在运动中健身心,在挑战中长智慧,在苦累中练意志,在与同伴和对手合作交锋中增进社会公德意识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能使人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运动后虽然会感到身体疲劳,但精神却得到了莫大的满足,会进一步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目标,就应加大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拓展课外体育时空,努力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引导学生崇尚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真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总之,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突出健康教育,全面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氛围。要以迎接奥运会、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迈上新台阶的奥运会,让广大青少年以实际行动与奥运同行,充分展示新时期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2]湛育明.对新世纪高校体育教育追求“健康第一”为目标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3]新华.健康是1,其余都是1后面的0.洛阳日报,200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