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通识教导与高职才能培育探新范文

通识教导与高职才能培育探新范文

时间:2022-04-01 09:36:40

通识教导与高职才能培育探新

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干部和教师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就业,只要掌握一门岗位技能,即能谋好出路。这就造成许多高职院校极力推崇“实用”,重技能培养,轻人文教育,特别注重开设技能、实训课程,而开设文化教育类课程则很少,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无明确或严格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方面看,由于相当部分的学生自身在文化知识方面基础较弱,进入学校后又主要受到“就业”方面的引导,也就对文化教育类课程更加不感兴趣,认为只要拿到了毕业证书和技能专业证书,能顺利就业就是成功。这样所造成的弊端显而易见,比如,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文化素养,历史和文化常识、语言运用能力等通识教育方面的所达到的层次,远远低于现代社会所要求达到的水平。如果学生只懂得一味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身潜在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那么步入社会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技术纯良的“工具人”,自身将由于缺乏综合素质而无法得到发展,更无法承担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培养真正意义上合格的“职业人”,有必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高职院校及其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不能照搬一般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模式,而要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真正确立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从小学至初中阶段,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进入高中阶段后,不论是否实行文理科分班,都应继续将所有课程作为考核课程,不要让学生形成重文不重理或重理不重文的思想意识偏差,从而为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在大学实施效果如何,其根基还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其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通识教育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如果说通识教育不比专业教育更加重要,那么它至少和专业教育同样重要,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游离于主体教育计划之外的状况,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相符合。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确立通识教育的地位,引导教师和学生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含义,即它并非是可有可无的非专业知识教育,而是关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实际上可以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发展。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和会思考会创新的“能人”,而不是“工具人”或“机械人”。高职院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才能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现今一些高职院校很少开设除专业课以外的课程,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无从谈起。因此,学校首先应确立通识教育理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设置整合人文、社会和自然知识的课程,并且在专业课程中渗透通识教育。通过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几个通识教育模块的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识教育总学时应占全部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形象地说,就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活动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来提高自己做人的水平。

一般来说,通识课程名称可能不尽相同,但大致都可归类为三大模块,即人文精神类、科学素养类、创新能力类,每一模块对应相关层面的素质培养,进而把通识课程系统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历史和优势,使通识课程具有浓厚的本校特色。比如,偏理工科类的院校,可以在加强人文精神类模块建设的同时,利用学科优势将科学素养类模块做精做细;农林类院校,可以利用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些优势学科,将生态教育、生命教育等开辟为特色模块。通识课程与本校特色的紧密结合,既有利于通识课程的建设,也有利于增强通识教育的效果。

在通识教材方面,不宜照搬普通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材,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的实际情况,以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的特点,组织编写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通识教材。这种通识教材,应体现通俗易懂和励志的原则,并将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使高职院校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出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

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习惯。西方社会具有追求理性思维的传统,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十分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通识教育产生的一种思想基础。我们要以通识教育的实践提升大学生思维水平,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重视理性思维的先进观念,考察和吸取其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优势,在校园里营造有利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和习惯的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养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塑造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实施通识教育,在文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促进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化和现实化。高职院校应尽量为学生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进社区、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促使学生增长知识,了解社会,树立法律观念,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等等。此外,学校可以在校内精心组织一些人文、科技类的专题讲座,开展各类设计大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开发自身潜力。学校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和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识教育。比如,对通识教育课程及活动作出学分要求,开展选优评优活动和给予奖励等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让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促进通识教育不断深化。

高职院校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将通识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要使高职院校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合格“职业人”乃至国家的合格接班人,就要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学校主体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如何看待和对待通识教育,实际上也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讨论。

作者:李宁田安国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文明办

被举报文档标题:通识教导与高职才能培育探新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